APP下载

类型化医事法案例教材设计和实践教学研究
——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教学为视角

2021-11-25

法制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纠纷案医事类型化

汪 枫

(皖南医学院人文与管理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医事法学是一门综合性、跨学科法律学科,涉及法学和医学专业知识,其首要特征当属交叉性。我国各高等院校开展医事法学课程,其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在于为社会培养医、法知识、能力兼备的复合型人才,擅于分析、解释、处理医疗卫生相关法律事务,特别是医患纠纷案件处理的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医事法学人才不仅需要具备扎实的法学、医学理论基础,同时还必须具有较强的法律实践能力。面对目前广泛存在的医事法学人才专业基础理论弱、司法实务能力差的特点。这些年,我国各法学院校或医学院校,实施了一系列医事法学理论联系实践课程教学改革,逐步开始重视医事法学案例教学的重大意义,为适应这一需求,各院校开启了医事法学案例库的编写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医事法学的教育质量。

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系医事法学的重点和核心内容,也是我院法科生未来的主要就业方向。因此,我院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教学为主要突破口,着重加强法科生应对医疗纠纷案件的实践能力。在实践教学中,强调类型化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的案例教学法。通过类型化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教学工作,更有利于法科生形象、生动的理解医疗纠纷中涉及的医学问题和法律问题及其之间的相互关系。

类型化医事法案例教学模式是将医事法理论教学融入类型化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真实案例讨论和深入解析之中的新型案例教学法。先由指导教师在课前精心准备类型化医事法教学案例与布置思考题,学生在课外查阅资料做好初步准备。然后,指导教师在课堂上组织学生分组讨论与发表观点,并在归纳各组讨论观点后,引导学生多角度对思考题进行进一步讨论与深入思考。最后,指导教师作深刻剖析。下文作者将阐述我院进行类型化医事法案例教材编写和实践教学的研究情况。

一、医事法教学案例选取

以2013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的全国各级法院的医疗损害诉讼案例为选择对象,共选择2000件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作为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教学案例库。案例库覆盖面广,包括安徽省、上海市、广东省、北京市等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各级人民法院公布的一审、二审、重审和再审案例,还包括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再审案例。教学案例案选取的时间跨度大,反映了2010年7月1日《侵权责任法》实施后,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举证责任的立法转变和司法实践裁判思路的变化。

二、医事法教学案例类型化

类型化案例教学模式是将理论教学融入类型化真实案例讨论和深入解析之中的新型案例教学法。先由以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教学案例库为基础,根据杨立新教授以医疗过错类型之不同,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类型化教学案例区分为医疗伦理损害、医疗技术损害、医疗产品损害和医疗管理损害案例。

(一)医疗伦理损害责任纠纷案例

医疗伦理损害责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违背医学伦理规范,具有医疗伦理过错,并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为了类型化教学的需要,根据违反医疗伦理的类型又进一步区分为违反告知义务案例、违反知情同意案例、违反保密义务案例和过度医疗案例。[1]

类型化案例教学例举了郭某某诉XX医科大学附属XX医院案(特殊检查告知不当),杨某某、薛某等诉XX省立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侵犯知情同意权),石某某诉XX市立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出院医嘱告知不详),俞某诉XX医科大学总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再审案(医患沟通缺陷)等。结合医事法学教材,依据《侵权责任法》和相关司法解释的规定,分析了告知义务、知情同意权、患者隐私权和过度医疗的定义、法律规定及司法适用的共性规律和特点。

(二)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纠纷案例

医疗技术损害责任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违反医疗技术的高度注意义务,具有违背当时的医疗水平的技术过错,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2]依据医疗技术行为的目的之不同,将医疗技术损害责任案例分为诊断过失损害责任案例、治疗过失损害责任案例、护理过失损害责任案例、手术过失损害责任案例和麻醉过失损害责任案例。[3]

类型化教学案例列举了何某某、方某某等诉XX县人民医院、XX长海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漏诊过失)、王某某诉XX鼓楼医院、XX省立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激素治疗过失)、李某诉XX医学院XX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手术时机选择不当)、曹某诉XX县第二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术中损伤)、李某某诉XX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术后观察不当)、来XX诉XX市第七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纱布遗留)、汪某某诉XX市中医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麻醉损伤脊髓)。研究分析上述类型化案例的基本案情、鉴定意见和法院裁判的依据,分析了医疗技术损害责任纠纷的发生原因及其共性和特点。

(三)医疗产品损害责任纠纷案例

药品、消毒制剂、医疗器械和血液等是医疗机构及其医务人员在开展医疗服务过程中必然要使用的医疗产品,医务人员只有借助这些特殊的医疗产品,才能顺利地实施既定的诊疗行为。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是医疗机构在履行医疗服务合同过程中,使用的药品、消毒制剂、医疗器械以及血液等医疗产品或准产品存在缺陷,造成患者人身损害的责任。依据医疗产品种类和功能的不同,将医疗产品损害责任案例区分为医疗器械损害责任纠纷案例、医疗药品损害责任纠纷案例、医疗消毒药剂损害责任纠纷案例、血液及血液制品损害责任纠纷案例和疫苗产品损害责任纠纷案例。[4]

类型化案例教学列举了张某某诉XX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医疗器械损害——钢板断裂)、陈某某诉XX县医药公司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再审案(用药过错)、戚某某诉XX省XX市立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血液损害责任)。

(四)医疗管理损害责任纠纷案例

医疗管理损害责任是医疗机构及其人员违背医政管理规范和职责的要求,具有医疗管理过错,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损害责任。主要选取司法实践中常见的医疗机构违法出租、违法承包科室案例。类型化案例教学列举了姚某某诉XX市第四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李某某诉XX县人民医院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

三、医事法常规案例教学的缺点

(一)医事法案例教学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

长期以来,由于受传统教学方式影响,大多师生对医事法学案例教学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我国属于传统大陆法系国家,受成文法思想的影响,医事法学案例教学的目的通常是为了向法科生解释医事法法律概念、法学理论和法律准则。进入21世纪,随着司法机关选人用人制度的改革、律师业务的迅速发展,法学教育所面向的职业需求出现了重大变化,对法学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要求不断提高。在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下,医事法案例教学成为传统教学方式的附属品,导致案例教学目标无法实现,已不能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求,必须进行改革和创新。

(二)传统医事法案例教学缺乏师生互动

受传统教学理念影响,现实中,医事法案例教学中仍以教师讲授为主,师生未能就具体医事法案例,展开激烈且充分的讨论,并在相互探讨、交流的过程中,从不同视角分析问题,得出不同的意见和结论的法律职业能力,这才是医事法案例教学法的价值所在。类型化医事法案例教学模式将医事法理论与多个类型化案例相结合,实现了从教师单一讲授书本理论到学生实际参与的跨越。指导教师重视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与交流,给学生提供了充分表达与交流各自创新观点或思路的平台,这使学生结合实践案例更深一层次理解法条和理论,有利于丰富学生的知识层次,有利于提高学生解释与表达概念以及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传统医事法教学案例不能实现教学目标

为了有效培养法科生的医事法律实践能力,精选典型类型化医事法案例是关键,特别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类型化医事法案例教学有助于法学知识教学和实践教学更加全面而紧密地结合,实现法律职业人才的知识传授、能力训练和职业素养一体化培养,并克服传统实践教学培训学生实践能力单一化、碎片化的问题。

四、类型化案例教学的优势

(一)案例库建设的必要性

医事法学类型化案例教学的效果取决于教学案例的选择质量。因此,建立适合法科生的医事法学教学案例库,特别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库是医事法学案例教学改革的关键。我国很多医学高校和法学高校在医事法学教学过程中,都试图或已经建立了医事法学教学案例库,教学案例分析、讨论等均来源于案例库。医事法学教学案例库的构建对提高法科生分析与解决医事法问题的能力有一定的帮助作用,特别是处理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件的能力具有很大促进作用。但笔者认为,应对医事法教学案例,特别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进行类型化处理,以提高案例课堂教学的效果,增加学生实务操作和应用能力。[5]

(二)类型化案例教学顺应司法实践的需要

在我国案例指导制度构建的背景下,聚焦于微观视角下的指导性案例逐渐成为学界研究的主流趋势。第一,通过对具体指导性案例的教学研究,可以分析指导性案例中适用的法律方法、法律思维等。第二,通过对指导性案例的教学研究,灵活运用演绎式案例教学法,培养学生掌握在裁判要点中事实识别和法律识别能力,准确理解裁判要点体现的普遍适用的法律规则或原则。第三,在大数据背景下,特别是中国裁判文书网公布大量医疗损害责任纠纷判例的基础上,采取实证分析的方法,通过指导性案例的教学,可以增强学生对司法现状及存在问题的理解。第四,类型化案例教学应有批判态度,主要采用归纳式案例教学法,通过列表比较的方法,辅之理论分析、归纳和总结,引导学生在类似的公报案例或典型案例中发现具有类型化案例品质的案例,力求实现发现和丰富类型化案例的更高目标。

(三)类型化案例教学可以增强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类型化案例中法院的裁判要点具有相似性,裁判要点固定了关键事实的范围及其法律意义,学生可以通过类比推理的方式解决新案件中的相关问题,并得出相似的结论。在医事法学教育,特别是医疗损害责任纠纷案例教学中,加入类型化案例指导教学可以提高法科生最基本的对社会现实问题和法律规范的理解适用乃至对立法完善方向等方面进行法律透析的能力培养作为特别宗旨。教师通过组织学生对医事法类型化案例的讨论,能全面了解学生对相关医事法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发现学生学习中存在的不足与症结所在,并可以针对性地在后续再讨论环节对学生进行适当引导与思路开拓,继而在最后的剖析环节对学生知之不解的问题进行深入答疑解惑,也让晦涩的理论知识变得通俗易懂,有利于调动法科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提高教师授课的可接受性。

理论是实践的源泉,实践是检验理论的标准。理论虽多终究相对有限,实践却是多变且无穷无尽的。法科生需要理论的指导,需要全面掌握法律规范以及为其支撑的法学原理,方能深入地懂法。但更需要掌握在瞬息万变的实际生活中灵活地用法,未来方能正确地执法。如果学生缺少最重要的将理论融入实践的活学活用的本领,毕业时面对法律实务必将手足无措,对法律职业而言则为致命的缺陷。

猜你喜欢

纠纷案医事类型化
张慕歧与张葱玉的一段医事
我国警察盘查行为类型化分析
行政诉讼类型化之批判——以制度的可操作性为视角
房资纠纷案
科技背景下医事刑法应对的基本立场
从一件侵权纠纷案谈并列独立权利要求的撰写
民事一审撤诉的类型化研究
船员劳务合同纠纷案评析
新时期医事法学面临的挑战及机遇
新都市爱情电影的类型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