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战略知识产权管理及其发展

2021-11-25

法制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专利申请专利知识产权

高 华

(郑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河南 郑州 450099)

目前,知识产权已经成为国际间竞争的重要手段,其对技术升级创新和企业发展均具有重要作用,因此,必须落实知识产权战略,并做好相关管理工作。在实际进行管理中,应提升对知识产权的了解,明确其战略价值,并在了解知识产权管理内容、缺陷的基础上,采用有效措施对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开展进行优化,从而为社会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一、知识产权发展

1893年,国际知识产权保护联合局成立。1967年,正式成立世界知识产权组织,该组织于1974年成为联合国专门机构之一,我国于1980年6月3日成为该组织正式成员国。

二、知识产权战略及战略意义

知识产权战略属于国家长期发展战略,在提升国家综合实力和国际竞争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在知识产权战略方面,我国制定了5项战略,包含:(1)知识产权普及战略。该战略制定基于我国基本国情,主要目的是让人民群众了解知识产权,以及包含的相应规则。(2)创新战略。该战略实施目的是让知识产权成为一种激励人民积极创新制度,并防止知识产权被滥用。(3)应用战略。此类战略主要应用于短期未能发挥其价值,但在长期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此类战略实施需要依托于国家相关单位支持。(4)保护战略。该战略主要用于保护知识产权拥有者合法权利,战略适时中需要依托于司法支持。(5)人才战略:战略实施中以利益保护为主、辅助实施评奖等手段,并将知识产权产生的相应经济效益交予知识产权所有人。

三、知识产权管理内容

(一)知识产权管理标准

在具体进行管理中,为保证相关工作开展合理性,应严格按照相关标准展开工作。而知识产权相关标准主要有以下方面:(1)专利法。要求依法建立专利保护制度,加强对发明创造专利权维护力度。(2)商标法。应结合时代发展变化进行适当的修正和调整,确保其可为管理工作开展提供指导。(3)著作权法。随着新型著作作品诞生,适时进行修正。(4)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当下以2002年实行的《计算机软件保护条例》为标准。(5)植物新品种保护制度。(6)《企业知识产权管理规范》GB/T 29490-2013。

(二)知识产权管理模型

该模式是在企业管理模型基础上形成的新模型,管理规则遵循PDCA循环,管理中通过输入知识产权所有人管理需求,可输出知识产权管理成效。

(三)知识产权管理过程

该过程根据管理工作落实流程,可分为四个阶段:第一阶段,获取管理。获取的知识产权主要来源于公司研发立项或购买他人知识产权,管理中应先制定产权获取工作计划、方式和途径,并建立检索跟踪机制,提升对获取风险和成本估量,并留存知识产权获取记录,同时在获取中还应做好技术产权秘密保护。第二阶段,维护管理。应先建立知识产权分类管理档案,并对知识产权进行评估,确定其维护成本和价值,然后根据价值选择继续维护或放弃。第三阶段,运用管理。知识产权涉及各个行业和领域,且可使用、许可和转让,在投融资、企业重组等相关活动中,知识产权可发挥重要作用。应尽可能实现对知识产权多样化运用,如利用知识产权提升商品市场竞争力、银行质押融资、获取使用许可费用、获取税收优惠等。第四阶段,保护管理。通过加强对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仅可起到激励发明和创新知识成果作用,而且利于引进更多资金和先进技术,提升企业自身竞争实力,可提升技术商业价值。在进行保护性管理中,应从风险管理、争议处理以及涉外贸易管理等方面进行考虑,并针对不同方面制定不同管理措施,如风险管理中,可配置更加先进办公设备及软件,并制定风险管理体系,落实风险识别和评测,以此提升对风险管控力度[1]。

四、我国知识产权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保护措施缺乏战略规划

目前,我国多数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管理中,管理的重点依旧在有形资产方面,尤其是中小企业,缺乏知识产权管理意识,且对相关工作开展不到位。从战略层面而言,企业并未制定适用于专利保护的相关战略,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开展中缺乏相关参考依据。

(二)专利保护意识薄弱

很多企业在发展管理期间,过于重视当前利益,且对创新和今后发展规划重视程度不足,导致内部未能建立相应专利制度和运用制度。且针对可能产生专利项目,企业专利申请量较少,且质量低下,甚至缺乏对外国专利方面考虑,导致知识产权管理制度等方面停滞不前,限制了专利产业化发展[2]。

(三)管理组织缺乏严密性

要实现对知识产权有效管理,需要依托于严密组织和规章制度。但当前我国多数企业发展中,在涉及专利方面问题,通常采用聘请专业律师方式协助完成,多数企业并未设置关于专利方面专业性部门,导致缺乏专业性人才,影响了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开展。

(四)缺乏专业管理与运作人才

人才是企业实现发展的核心力量,而由于我国很多企业发展中对专利方面保护意识不强,导致尚未建立专业知识产权管理机构,配备专利人员,使得很多专利申请后无人管理,难以实现对其充分利用,在极大程度上影响了专利方面经济效益。

五、知识产权的战略管理优化策略

(一)提升专利保护意识

在现代化社会中,知识产权私有化,使其成为一种无形财产权,已经成为法律中财产保护的重要内容。而专利作为保护知识产权的重要方式,通过专利方式不仅可提升知识产权价值,而且可实现对其管理,利于提升知识产权所有企业核心竞争力。在市场经济全球化发展背景下,为提升企业市场竞争力,必须重视知识产权作用,并通过不断建立专利方式,加强对企业财产保护力度。因此,企业相关部门必须提升创新意识,并树立专利保护意识,加强对知识产权了解,并在现有法律手段基础上,积极主动地使用各种有效法律武器,加强对自身知识产权维护,从而保证自身利益。在此过程中,企业应提升对技术创新方面关注程度,提升对专利申报意识和保护意识,并通过做好全面宣传工作,给予在知识产权诞生中做出贡献的员工奖励,以此激发员工科技创新积极性。同时企业还应适时对企业中专利管理人员,组织专利申请培训,提升其对知识产权、专利保护和专利申请方面知识了解程度,促使其可主动配合专利管理部门展开相关工作,加强对知识产权侵犯问题的防范,以此减少不必要的经济利益损失。

(二)健全知识产权管理制度

完善的知识产权管理制度,对企业开展知识产权保护以及专利申请等工作具有指导作用,同时可提升对知识产权管理水平。因此,企业在开展知识产权管理工作前,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并结合实际需求对制度进行完善,确保其适用于企业知识产权管理需求,并符合国家制定的最新管理规范。在实际进行专利制度制定中,应确保该制度可应用到企业生产和经营等环节中。并制定档案管理制度和专利保密制度,确保专利申请工作可在保密前提下得以落实,并通过制定完善专利档案管理制度,提升知识产权管理水平。

(三)建立专利管理专业人才队伍

人才是企业实现发展的核心资源,而专利管理专业人才则是实现知识产权保护、提升专利经济效益的基本保证。因此,企业在进行知识产权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专利方面专业人才队伍。首先,应建立专门用于知识产权管理组织机构。其次,可考虑引进熟悉相关法律法规,且有丰富的实践经验复合型人才。最后,应定期对原有人才培训,提升其综合素质能力[3]。

六、结论

随着国家对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推进,各种知识成果所有权维护已经深入到各个企业中,知识产权体系得以建立并不断被完善,提升了对知识产权管理水平,还应加强对知识产权了解,掌握具体管理内容和管理方式,了解有关工作开展中存在的不足,然后从多方面进行考虑,采用适合方式进行有效管理,从而推动知识产权战略的推进。

猜你喜欢

专利申请专利知识产权
专利
发明与专利
重庆五大举措打造知识产权强市
关于知识产权损害赔偿的几点思考
专利申请审批流程图
专利申请三步曲
知识产权
专利
国外专利申请如何尽快被授权
China handles 467,000 patent app lications in H 1,up 9.6%on ye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