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视频图像侦查技术在侦查假设中的应用研究

2021-11-25

法制博览 2021年17期
关键词:嫌疑人犯罪监控

张 伟

(河北公安警察职业学院,河北 石家庄 050000)

作为一种新兴的高科技侦查手段,视频图像侦查突破了传统侦查的时空限制,削弱了调查访问过程中对被调查者个人能力的依赖,具有证据固定的独特优势。它不仅可以在一定时间内有效地记录下发生在其“视觉范围”内的“所有事件的经过”,而且可以作为诉讼阶段的直接证据,完整地表现出来,依法惩处犯罪行为。随着各个省、市“天网”系统的建立和完善,大量的视频图像资源在确定侦查方向、缩小侦查范围、锁定关键嫌疑人、确认犯罪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使用视频图像进行有效的侦查破案,可以使违法犯罪活动无处藏身,对于在新的形势下开展打击违法犯罪活动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侦查假设在视频图像侦查中运用的含义

(一)我们所说的视频图像侦查中的侦查假设,是指侦查人员利用监控录像所记录的犯罪现场、犯罪行为等视频信息,借助公安机关所掌握的各种信息资源,对犯罪嫌疑人在监控录像中“无根据但有可能存在”的行为动作进行假设,再通过对视频信息的分析,找出犯罪嫌疑人的可能行为进行求证,从而发现新的破案线索,为案件突破指明方向。

(二)视频图像侦查中的侦查假设不是分析性推理,也不是胡乱猜测,而是侦查人员根据主观上的自然联想或合理怀疑进行判断的前提和指南。视频图像侦查工作中的侦查假设,就是运用这种侦查假设方法,发现犯罪嫌疑人的踪迹,是一个“无中生有”的过程,是“网上研判到落地行动”的体现,是视频信息在侦查破案中更高层次的应用。所以侦查假设可以说是一种“无招胜有招”的视频信息运用技巧。

二、视频图像侦查的主要方法

(一)目标追踪法

目标跟踪法,是指在犯罪发生后第一时间提取中心及其周围的监控录像,发现犯罪嫌疑人后,根据其可供辨认的特征,在其他视频图像中进行跟踪定位,从而确定犯罪嫌疑人的行进路线、逃窜方向和可能的落脚点,从而减少甄别范围,降低侦查难度,为侦破工作指明方向。

(二)区域排查法

区域排查法,是指根据犯罪嫌疑人在视频中出现的时间、地点的频率,前后连贯的时空关系,分析其固定的作案规律,寻找更多的侦查线索,集中于其出现频率最高的侦查地点,扩大搜索范围,锁定犯罪嫌疑人身份,在其频繁出现的时间、地点实施布控看守,定向打击,将犯罪嫌疑人绳之以法。

(三)信息关联法

在分析犯罪嫌疑人行为特征及作案细节的基础上,利用居民身份证信息、前科人员信息、在逃人员信息、暂住人员信息、机动车信息等多种情报资源,提取犯罪嫌疑人可疑人员信息,进行比对、锁定,拓展查证渠道,为破案提供有力线索[1]。

(四)案件串并法

案件串并法,是指从多个案件的录像监控入手,通过现场资料和录像证据的收集,梳理同类案件的资料,根据嫌疑人可识别的特征,结合其犯罪方式、行为特征、目标等具体情况,运用各种信息系统进行查询,梳理相似案件的关联,串并侦查,以拓展侦查思路。

三、视频图像侦查技术存在的问题

(一)视频图像不清晰

由于视角、光照、雨雾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视频监控中的图像辨识度不高,无法从原始监控录像中获取有用的线索。其原因主要有:一是视频设备材质差;二是自然环境光线较暗或存在角度误差;三是图像处理手段或处理效果差,远不能满足侦查取证的需要。

(二)监控盲点较多

1.一些偏远地区没有监控点,迫切需要投资建设视频监控站点。

2.部分监控点数量不足,无法形成网络,在许多地方出现了监控点的盲点。

3.有些地区尽管有监测点,但缺乏科学规划。比如侦探定位错误,出现重现点的同时,有些角落变成了监视死角,很大程度上还是靠运气破案。要实现监控,必须对监控设备进行科学的设计和安装,扩大其应用范围。

(三)视频图像检索

获取视频图像数据后,需要检索涉案视频图像。在实际侦查过程中,视频图像资料信息量大,检索时间长,单纯靠侦查员检索费时费力,容易被忽视。近年来出现的视频图像处理技术,虽然有了一定的发展,但在解决问题的同时,也需要有懂业务的专业技术人员。

(四)视频监控系统管理不规范

1.视频监控设备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影响到视频资料在侦查活动中的使用,而我国目前安装视频监控设备最容易出现重安装、轻管理的现象。

2.监控摄像头日常管理和维护不到位,部分监控摄像头因自然条件的影响而老化,甚至损坏。

3.监控摄像头设备更新不及时,导致获取的视频资料模糊,影响侦查工作。

4.加强对视频监控设备的日常管理,对监控摄像机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维护保养,确保其正常使用,为侦查活动提供真实可靠的线索和证据。

四、视频图像侦查技术的应用

(一)视频监控的特点

1.视频图像监控资料是开展视频侦查工作的原始资料,它所提供的时间、空间等信息,以及附带的人员、车辆、物品等信息,可以用来扩大侦查范围。一般来说,视频相关参数越高,侦查员得到的具体案件信息就越直接、丰富。

2.视频质量的优劣并非开展视频侦查的关键因素,优秀的视频侦查员能够充分挖掘出视频中的有用信息,有时是几帧大小的图像,有时是模糊视频中发生案件的关键特征,无不体现视频侦查人员对视频图像的充分理解。

3.对于如帧、场的概念、基本的图像处理技术等,视频图像基本概念的理解及经验总结,是视频侦查专业的体现[2]。

(二)犯罪嫌疑人特征分析

1.犯罪嫌疑人其主要特点有:身体特点、职业特点、地域特点以及与受害人的关系。犯罪嫌疑人特征刻画与侦查方向和范围的确定有密切关系,是确定侦查队伍的重要依据。

2.视频图像能直观、动态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特征。因此,利用视频图像侦查往往更加方便、准确。

3.人的特征主要包括脸部特征、衣着特征、动作特征等,一般可以通过视频资料直接获取,从犯罪嫌疑人的着装、行为动作等方面分析判断其职业特征和地域特征。

(三)分析盲区,判定条件

1.对于犯罪嫌疑人在盲区内作案或在盲区内失踪的案件,侦查员首先应分析这是犯罪嫌疑人的反侦查意图,还是客观条件的限制。如果被认定为犯罪嫌疑人有意识地反侦查行为,就可以认定其具有反侦查能力。

2.犯罪嫌疑人之所以能够选择监视盲区作案,说明其有充分的预谋准备过程,可以排除临时起意作案。

3.犯罪嫌疑人能够发现监视盲区的原因是,他很熟悉现场监视探头的位置。同时,犯罪嫌疑人还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获取熟悉现场监控探头的位置信息,即长期居住在现场或有一定的知识背景,或者多次踩踏现场。

4.如果认定犯罪嫌疑人有较长的现场生活经验或某些知情条件,则侦查范围将大大缩小,假设认定犯罪嫌疑人有多处踩点,并且在多处踩点之前,现场或沿途的监控录像可对此进行记录。因此,通过录像延伸回查,往往可以发现嫌疑人的真实影像信息。

(四)创新模式,提高侦查效率

1.侦查模式是侦查主体在侦查过程中对采用侦查方法的概括与抽象。传统侦查模式是基于犯罪现场勘查和物证检验结果,其基本特征是“从案到人、从人到案、从案到案、从物到案”的方式开展侦查工作[3]。

2.现在的视频图像可以真实、动态地再现犯罪过程及其前后的时间、空间、人物、事件等要素,准确地反映犯罪嫌疑人的身高、步态、体形、活动轨迹等侦查线索。在此基础上还开创了以视频监控图像为基础的“由像到人”“由像到车”“由像到案”的新型侦查模式。

五、结语

在新的形势下,视频侦查技术破案已经成为实战部门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为了使科技侦查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展,公安机关还应增加在科技侦查领域的投入,加强科技侦查技术战法的研究和推广,注重提高侦查法治化水平。新时期侦查工作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创新,以达到“信息战、科技战、合成战、证据战”的要求,使视频侦查在破案中的应用更加完善。

猜你喜欢

嫌疑人犯罪监控
The Great Barrier Reef shows coral comeback
你被监控了吗?
Televisions
Zabbix在ATS系统集中监控中的应用
光从哪里来
定位嫌疑人
20年了,我还是嫌疑人吗?
什么是犯罪?
重新检视犯罪中止
PDCA循环法在多重耐药菌感染监控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