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小学生品格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

2021-11-24李殿清薛虹张钦泉

中国德育 2021年21期
关键词:品格评价课程

李殿清 薛虹 张钦泉

近几年来,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全面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对标核心素养,以培育学生良好品格为目标,以家校构建协同育人共同体为契机,立足学校实际,家长、学校、学生合力在小学生品格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

品格教育课程资源是指以培养学生好品格为目标,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校内外学习生活经历为基础,家、校、生三方主动参与,发掘课上与课下、校内与校外、显性与隐性的有利于促进学生良好品格养成的各种元素的综合。品格教育课程资源既是学生品格教育内容的载体,也是学校实施品格教育的媒介。

一、挖掘具有学科特色的课堂教学品格教育课程资源

课堂教学是品格教育的主阵地。学校结合课程标准、学科德育纲要、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按照学校提出的“品润无声”理念,从备课、上课、评价等教学流程挖掘品格教育元素,开发符合学科性质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品格教育课程资源。

学校就课堂教学中品格教育的挖掘渗透作了具体规定。课前教学目标的确立、每个教学环节的设计,各教研组都要深挖品格教育元素,做足功课。在课中要让孩子在悄无声息中得到品格教育的滋润。评价要正面为主,富有学科特点,在评价形式上,可分为个体评价、小组评价。个体评价指的是教师及时抓住课堂上学生的闪光点给予激励性的精准点评,小组评价适用于分层分组评价。两种评价形式可以以个体或小组发放品格币,开发符合学科特点和学生实际的品格教育课程资源,真正实现品格育人。

语文教研组在教学实践研究中总结出“六步潜移法”,数学教研组实施的是“三三三”策略。

“六步潜移法”即语文教学分为导入、阅读、合作、交流、感悟、评价六个环节。导入要导入专注,快速入情入境;阅读要读出情感,受到熏陶感染;合作要育出参与意识、团队精神;交流要流出自信,敢于自主表达,学会倾听、学会尊重;感悟要悟出真谛,学会发现美、感受美,净化心灵、完善人格;评价要评出发展,即教师要密切关注课堂,引导学生学会归纳、学会明辨、学会负责任表达,促进他人和自身发展。“六步潜移法”中,导入专注是高效课堂的前提,只有学生专注的课堂才会有质量;语文学科注重以读为本,多形式的朗读才会读出语感,才会理解文本;遇到难点要加强团组合作,分工明确下的合作才会打通难点、堵点;合作后的充分交流会培养孩子们的自信、勇敢、智慧等;在交流中去碰撞思维,来一场头脑风暴,道理才会悟得更深刻;最后在教师精准的评价中、孩子们的自评中,学生收获良好品格自然水到渠成。

数学教研组实施“三三三”策略,即教材、课堂和教师三结合,品格教育实施目标三并重,品格教育结果三同步。“三结合”是指数学教师充分发掘整合数学教材中的品格教育元素,以数学教师特有的严谨、敏捷、智慧,结合数学课堂本身的特点,进行润物无声的品格熏陶;“三并重”是指品格教育实施目标三并重,即智商和情商并重,知识与品格培养并重,现实与发展并重;“三同步”是指品格教育结果三同步,即师生实现品格双塑造的同步,兴趣与品格教育同步,学校品格教育与家庭品格教育同步。

同时各教研组在大量的教学实践中,总结出具有学科特色的“品格教育课堂评价用语三十条”。例如,“哦,你回答得真有条理!”“你有一颗感恩之心真了不起!”“你回答得很准确,是因为专注于课堂!”指向具体品格的评价会让孩子的品格培养更具体鲜明。这三十条评价用语也是对品格教育课程资源的丰富和完善。

二、开发主题鲜明的品格教育活动类课程资源

如果说课堂教学是品格教育的主阵地,那么開展品格教育主题活动就是培育学生良好品格的重要渠道。学校提出“处处活动皆品格”的活动理念,即学校各部门、各级部、各班级在组织活动时要明确品格育人目标,活动过程设计要善于挖掘品格教育元素,每项活动后注重师生对活动的反思、感悟、总结。

班队活动重感悟。在班集体建设中,开展各种以品格教育为主题的活动要有明晰的目标和行动。无论是班队会,还是学校的节日课程,主题活动前都要确立品格培养的具体内容。例如,举办科技节活动确立的主题是“创意无限,精彩呈现”,侧重培育学生的创意品格;体育节主要塑造的品格指向是“勇敢与智慧”;艺术节T台表演走秀是“走出自信,秀出智慧”,侧重培养学生自信、智慧的品格……通过举办这些目标指向明确的品格教育实践体验活动,孩子们全员参与、乐在其中,在一次次的主题活动体验中收获良好品格。

体验课程重生成。一千次的说教不如一次自主参与的品格教育活动体验,因此我们在开展品格教育主题活动时更注重体验、生成,让学生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我们有时会刻意给学生设置体验的环境,让学生在特定的环境里来一次刻骨铭心的心灵旅行。例如,每到期末考试,让学生自愿报名无人监考的“诚信考场”,签订“诚信考试承诺书”,让他们在亲身的历练中去履行诺言;再如,我们在楼廊的大空间建立“诚信书吧”,借阅无人监管,让学生自主借阅,看完自觉归还。同时,我们一直以来开展以培养学生自主、自立、勤俭为主题的“劳动最美”内务整理活动,让学生把自己整理内务的图片、视频上传平台打卡,让好品格自觉在孩子幼小的心田里发芽、开花、结果。

校本课程重融合。按照校本课程设计趣味性、跨学科、开放性、生成性的理念,学校开发了一到六年级“品润心灵”系列校本课程。课程内容包含品格故事、品格漫画、品格之歌等,形式上让学生画画、唱唱、演演、写写、评评、做做等。这些学习活动学生可在课本上直接进行,有些视频可转化为二维码贴在课本上,扫码就可以看到,学生做的手工作品可拍照打印粘贴等等,实现教与学、学与做的互融互通。同时,为落实“我是学校小主人”的活动理念,培养学生自主策划能力,我们把每年组织的八大节日活动融入课程,让学生用智慧去创新属于自己的校园节日。该课程每月一个品格教育主题,注意校内外联系和学科间融合,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批判性思维,每学期进行一次学生评价反思。

论坛课程重责任。传统的国旗下讲话往往是讲者台上讲,听者台下听,讲完一阵风就结束了。讲者与听者缺乏真正的互动,对学生的教育缺乏跟踪,形式多、内涵少。2016 年 5 月以来,学校将每周的国旗下讲话升级为学校、家长、学生互动的“崇品尚美论坛”,论坛主题为“崇品尚美育英才”。论坛由过去的指定演讲改为由家校评委会评选演讲,即先由老师、家长讲品格教育传统文化类故事、案例、社会热点、时弊问题等内容,学生听后写出自己的感想体会,再由评委会对学生稿件进行选拔、评奖。“崇品尚美论坛”真正成为一个面向全校师生、家长品格教育互动的激情论坛,成为品格教育的主阵地,培养了学生批判性思维、社会责任感。

疫情课程重研究。面对 2020 年的新冠肺炎疫情,为丰富品格教育课程,用品格的力量去滋润孩子们乐观健康向上的心态,学校开展了以教师为引导、学生为主体、家长为辅助的疫情背景下的战“疫”云课程。一是家校举行疫情下的品格教育活动;二是开展疫情背景下的品格指向的研究性学习;三是家校举行“线上音乐会”“云班队会”等活动。其中疫情背景下的以品格教育为主题的研究性学习,通过学生问卷的形式选出研究小课题,学生自主进行探究,总结成果并注意转化。例如,二年级三班组织开展了“疫情下音乐和体育活动对学生心理影响的研究”,他们在探究中發现,较为剧烈的体育运动和富有激情的音乐可以大大舒缓学生紧张压抑的心理。学校组织艺体教研组在充分研究和讨论后,决定在开学后推出富有音乐和运动特色的秧歌舞作为学校课间舞,在课间和大课间老师带领孩子们一起跳,并在 2020 年艺术节集体演出。事实证明这一做法非常有效,开学后学生很快进入学习状态,未出现一例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我们把这种心理疏导方法命名为“乐动疗法”。

三、建设精致大气的品格教育校园文化隐性课程资源

如果说活动类课程是显性课程,那么校园文化建设便可称之为隐性课程。我们校园内外处处体现品格之美,充盈着品格育人氛围,让品格教育校园文化在潜移默化中浸润着孩子们的心灵。一进学校大门,以六大品格领衔的六根石柱矗立在榉树广场,彰显着学校正在实施的六大品格教育内容;以校花“荷花”为表现形式的品格教育理念墙“独树一帜”,荷花的花语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而花语正吻合学校的品格教育本色;每个楼层的设计充分体现品格之美,六大品格主题充盈于教学楼。实验楼和信息楼文化主题侧重体现严谨美、智慧美;餐厅和风雨操场文化主题侧重体现节俭美和勇敢美;艺术楼层文化主题侧重体现专注美和坚持美;尚德大讲堂文化主题侧重体现爱国美和责任美。学校的一些场馆名字也都是紧密结合品格命名,阶梯教室是“尚德大讲堂”,学生餐厅是“优品居”。“优品居”意为学生有品格、学校有品质、饭菜有品位,即“优品居”是学校优秀品格的汇集地。

我们在建校的施工现场发现直径十厘米左右的三棵树:枣树、柿树、梧桐树,我们把它们移栽保留下来,一直未命名。一场罕见疫情让我们有了答案——生命树!借此教育孩子们要尊重自然、珍惜时间、珍爱生命。我们把孩子们领养这三棵生命树作为兑换品格币的至高荣誉,这是对他们最好的生命教育。

“我是港头小学学生,我庄严宣誓:谨记父母和师长的嘱托,铭记自己的理想和追求。尚德启智,笃行尚美,责任尊重,专注勤学,感恩诚信,自信自律,尊敬师长,不负期望。让安全与快乐同行,做一名胸怀祖国、志存高远的和美少年!”学生誓词是学校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是学校对育人目标核心精神的高度凝练表述。实践告诉我们:在重要活动中营造有仪式感的宣誓不仅可以振奋学生的精神、增添学生的动力,还能提升学生的自信心。全校学生宣誓时,他们共同的目标和追求会激发每一个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因此每逢重大节日和活动时,全校学生均要进行庄严宣誓,让品格教育浸润学生心灵。

任何一门课程都离不开评价。为保证品格教育课程实施的成效,学校确立了以品格银行为载体的过程性评价(课上和课下),制定了以品格标准为内容的阶段性评价(线上和线下),定量和定性相结合,两个评价都采取家、校、生三方民主、协商的评价方式。品格教育的过程性评价是指学校成立品格银行总行,各班级成立品格银行分行,每个学生发放一本品格银行存折,各教师根据学生不同场合的表现发放品格币,积到一定数目的品格币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兑换精神层面和物质层面的奖励;品格教育阶段性评价是指以六大品格行为标准为评价内容,家长、教师、学生根据学生平时行为表现,按A、B、C、D等级每两个月进行一次评价,为方便评价,学校开发了App和PC端“品润童心数字化评价平台”。同时,各班级充分发挥品格教育阶段性评价在班集体建设中的作用,每两个月组织学生开展一次评价反馈的班队会,让学生立足自己的实际谈成长与进步以及需要努力的方向,旨在引导他们在自主评价中促进品格行为进步。反馈中既有自己纵向的比较,也有与同学横向的对比,营造了一个充满自主、向上、开放、反省的品格教育氛围,激发了学生品格成长的内生动力。

课程来源生活,又要回归生活。小学生品格教育课程资源的开发离不开生活,离不开家校生的同心同力同行。建设一所品格飘香的学校是我们永远不懈的追求,最美的品格教育课程资源开发永远在路上。

【李殿清,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薛虹,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张钦泉,青岛西海岸新区港头小学】

责任编辑︱李 敏

猜你喜欢

品格评价课程
《ERP原理与应用》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探索
课程思政在组织行为学课程教学中的探索与实践
品格提升在小学语文亲子阅读中的渗透
A—Level统计课程和AP统计课程的比较
冬季暖男必备
2006—2016年度C—NCAP评价结果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3)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2)
2006—2015年度C—NCAP评价结果
自行车的发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