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与推进机制建设探赜

2021-11-24纪佳

成才之路 2021年35期
关键词:劳动素养机制建设价值观念

纪佳

摘 要:劳动教育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的重要内容,是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高校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刻不容缓。当前部分高校在一定程度上忽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价值,使劳动教育的作用被弱化、淡化,存在劳动教育不受重视、劳动教育内容偏差、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欠缺、劳动教育保障能力薄弱等问题。文章论述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分析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建设策略。

关键词: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建设;价值观念;劳动素养;人才培养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3561(2021)35-0007-03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此文件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引起了社会各界对劳动教育的讨论。不难看出,国家和社会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但是,当前部分高校仍然存在轻视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问题。为提升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提高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效果,本文分析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并尝试提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建设策略。

一、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必要性

1.有利于高素质劳动人才的培养,助力中国梦的实现

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我们离中国制造2025年的目标越来越近。要想实现2025年目标,就意味着要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就意味着需要更多高素质劳动人才。要想实现伟大的中国梦,要想建设我们伟大富强的祖国,就离不开劳动。因此,劳动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想使青年大学生得到全面培养,使我国的国民素质得到不断提升,以及实现国家的繁荣昌盛,就要在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加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念,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劳动精神和劳动素养,让新时代青年更加具有责任感和担当意识,让他们积极投身到實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

2.有利于优良价值观的形成,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

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思想还未经过长时间的磨砺,成熟度相对来说较低,其价值观还处于发展和完善阶段。一些大学生很难分辨出网络信息的优劣,甚至受到不良价值观的影响。而将劳动教育融入高校人才培养过程,将劳动教育与社会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可以促使大学生正确认识自我,探寻人生价值,进而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因此,高校应加强大学生劳动教育,将劳动教育的独特育人功能发挥出来,促进大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使他们成为高素质劳动人才,更好地参与到国家建设中。

3.有利于正确劳动观和就业观的树立,提升大学生劳动能力

当前,部分大学生的就业存在慢就业、不愿就业、眼高手低的现象,这与大学生自身的劳动观、就业观有关。高校开展劳动教育,开设劳动课程,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和就业观。高校可以将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的“劳动观”作为教育思想,使大学生从思想上转变对劳动的错误认知,认识到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在具体的教育过程中,高校可以根据不同的学科内容所体现出来的不同特点为大学生安排社会实践活动,将理论与实际结合起来,让大学生在实践活动中加深对社会和劳动的认知,不断提高大学生的劳动能力和综合素质。这样做,可以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使大学生在进入社会后能够更好地胜任工作岗位。

4.有利于大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激发大学生创造力

高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不仅要培养大学生的劳动观念,让大学生从理论层面学习劳动知识,还要引导大学生进行劳动实践活动,让他们在劳动中亲身体会劳动的本质和内涵。在具体的劳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以充分发挥自身主体作用,在劳动中不断总结经验、反思不足,从而高质量、高效率地完成劳动任务。为更好地完成任务,大学生需要在劳动过程中不断动脑思考问题,动手解决问题,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并通过与他人分工合作,共同攻克难题。在此过程中,大学生的主体作用能够得到充分发挥,专注力、创造力和动手能力等都能得到有效锻炼,并形成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荣誉感,从中获得自我满足感与成就感。

二、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存在的问题

当前,虽然国家对劳动教育的重视程度比较高,高校也加强了大学生劳动教育,采取了勤工俭学、教学实习、志愿服务等多种劳动教育形式,但是与德智体美育相比,劳动教育仍然相对薄弱,这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受重视

当前,一些高校对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够重视,没有开设劳动教育课程,而且学术界对大学生劳动教育的研究相对较少,不具备完整、完善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一些高校甚至没有厘清劳动教育的内涵与外延,将劳动教育和劳动技术教育混为一谈。即使部分高校开展劳动教育,也存在缺乏计划性、系统性和连续性,缺乏制度、师资、组织和场地保障,教学内容单一,与学生专业和兴趣结合较少,实践教育缺失等一系列问题。

2.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有偏差

王飞、车丽娜、孙宽宁运用自编问卷,以我国6个省份的12 693位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次调查研究,以调研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情况。结果显示,高校开展大学生劳动教育的比例不高,且主要是通过社会实践、专业实习等途径进行。部分高校虽然开展了一些劳动教育活动,但主要是面向学生职业发展的专业锻炼,用来训练学生的相关劳动技能。另外,一些高校通过“改名改姓”的方式将简单的志愿活动改为劳动教育课,并没有进行系统的课程设计,这种对劳动教育的理解不符合国家对人才培养的要求。可见,当前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内容和结构存在一定偏差,劳动教育内容的系统性有待增强。

3.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课程体系欠缺

新时代的到来,意味着劳动教育的内容应该吐故纳新。然而,一些高校所开展的劳动教育的方式和内容还停留在传统的“劳动”教育上,只是对大学生进行劳动技术的教育,甚至将专业技能课当作劳动教育课。劳动教育应该是“关于劳动”的教育和“通过劳动”的教育的有机统一。劳动教育课程不仅包括劳动知识与技能,还包括劳动情感、劳动价值观等。这也是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不具备完整、完善的课程体系的原因。

4.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保障能力薄弱

劳动教育具有理论性,也具有极强的实践性。要想有效开展劳动教育,不断提升劳动教育成效,就要有强大坚实的劳动实践教育作为保障。相较于一些发达国家,我国劳动教育条件相对薄弱,具体表现为实践教育不足、师资不足、经费不足等问题。首先,劳动实践场所是开展劳动教育的主阵地,其能够为劳动教育提供物质方面的支持。然而,我国大学生劳动教育主要是以理论课教学形式进行的,实践场所处于一种不充分的状态。其次,劳动教育师资方面,存在专业化师资力量短缺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缺乏足够的专业师资力量,是无法形成完整教育体系的。部分高校一直以来不重视劳动教育,也不重视对劳动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这是劳动教育师资力量短缺的重要原因。最后,经费是劳动教育的基础保障,有了教育经费的投入,劳动教育才能顺利开展。然而,一些高校由于缺少劳动教育资金,无法进行实践场地建设及配置相应的设备,也无法培养专业化的师资队伍,无法聘请相关专业人士、企业家、劳动模范等构建劳动教育专家库,这使得劳动教育活动无法顺利开展。

三、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机制建设策略

1.构建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理论体系

正所谓“理论是实践的眼睛”,劳动教育只有具备独立、先进的理论体系,才能指导劳动教育的有效实施。高校可以聘请劳动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企业家、劳动模范等,构建劳动教育专家库。同时,高校应以马克思主义劳动观、习近平的“劳动观”为理论指导,结合新时代要求,不断研究和探索,最终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劳动教育理论体系。

2.完善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内容

《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指出,要根据教育目标,针对不同学段、类型学生特点,以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为主要内容开展劳动教育。需要注意的是,高校所培养的大学生群体正处于由校园向社会过渡的阶段,所以高校劳动教育的内容应与社会生活联系起来,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充分体会劳动的重要性,增强劳动意识,积累劳动经验等。高校除了可以根据不同学科及其专业特点来安排劳动教育实践活动外,还应该加强大学生就业创业教育,通过就业创业活动,帮助大学生积累就业经验,提高大学生的创业意识和创业能力。此外,高校要设计系统的、创新性的劳动教育实践活动,让专业教师编写相关劳动教材或劳动实践指南等,以更好地规范和引导学生完成相关劳动。

3.建立健全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制度

要想有效落实劳动教育,就要有相应的制度作为保障。高校要以人才培养为目标,制定相应的劳动教育制度,并将其融入高校教学管理制度、学生管理制度、校园文化制度及后勤保障制度体系,使劳动教育与专业教学相得益彰。高校应根据相关教育政策法规及学校自身情况,制定相应的劳动教育制度,明确劳动教育的主管部门、劳动课程内容、劳动教育保障、劳动教育考核评价等,形成劳动教育科学系统管理机制。为进一步强化劳动教育效果,高校需制定劳动评价考核机制,通过考核来提高学生对劳动价值和劳动精神的认识。在具体考核中,教师可以将劳动考核纳入学生综合素质测评体系,从劳动态度、劳动效果、劳动技能等方面进行评价,营造重视劳动、热爱劳动和尊重劳动的校园文化氛围。

4.完善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保障措施

为确保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实效性,高校需要不断完善劳动教育保障措施,着力提升劳动教育支撑保障能力,从开拓场所、人力支持、物质保障等方面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保驾护航。第一,劳动教育场所是开展劳动教育的场地保障。《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大力拓展实践场所,满足各级各类学校多样化劳动实践需求。首先,高校要在现有劳动实践场所的基础上,与其他高校互通有无,建立健全劳动实践场所的开放共享机制。其次,劳动教育不能只停留在校园里,高校要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社会机构的合作,寻找实践场所,让大学生走出校门,参加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最后,高校要充分发挥自身专业优势和服务社会的功能,建立相对稳定的实习和劳动实践基地。第二,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在劳动教育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高校要加强劳动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打造专业化、高精尖的劳动教育师资队伍。首先,应该对各学科教师进行劳动教育培训,提高教师的劳动教育意识。其次,应该邀请劳模、企业家为教师授课,为教师的实践教学提供指导。同时,高校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专业人士作为学校的顾问,成立劳动教育专家组。再次,应该针对教师建立科学的劳动教育考核评价体系,对教师的教育过程及教育成果进行评价,并给予优秀教师相应的奖励,以调动教师开展劳动教育的积极性。第三,经费是确保高校顺利开展劳动教育的重要保障。高校要确保资金投入,保证劳动教育经费充足并得到有效应用。此外,高校要探索实现劳动教育资金融资的新渠道,开展多样化的资金筹备工作,如吸引社会各界人士捐赠、成立劳动教育资金管理处等,为劳动教育的顺利开展提供相应保障。

参考文献:

[1]吴学东.劳动教育是大学生圆梦的必修课[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4).

[2]王飞,车丽娜,孙宽宁.我国高校劳动教育现状及反思[J].中国大学教学,2020(09).

[3]曲霞,刘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内涵辨析与体系建构[J].中国高教研究,2019(02).

[4]劉向兵.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论纲[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9.

[5]林炎红.高校劳动教育的价值及途径探究[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

[6]孟国忠.新时代扎实推进高校劳动教育的着力点[J].中国高等教育,2019(21).

[7]夏文斌,崔琬宜.劳动教育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J].石河子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9(04).

[8]房金秋.新时代高校大学生劳动观教育研究[J].大理大学学报,2019(07).

[9]吴雄生,吴文华.用劳动教育改进民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J].江西教育,2019(18).

[10]中共中央,國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Z].2020.

[11]裴文波,岳海洋,潘聪聪.高校大学生劳动教育的多维透视[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2019(04).

[12]才忠喜.高校学生劳动教育的探索与实践[J].黑龙江教育,2017(05).

Exploration of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Labor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Promotion Mechanism

Ji Jia

(Jilin Normal University, Changchun 130000, China)

Abstract: Labor education is an important part of socialist education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 national education system. it is urgent for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to strengthen college students' labor education. At present, some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gnore the unique educational value of labor education to a certain extent, which weakens and desalinates the role of labor education. There are some problems, such as the lack of attention to labor education, the deviation of labor education content, the lack of labor education curriculum system, the weak guarantee ability of labor education and so on.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necessity of strengthening college students' labor education, analyzes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college students' labor education, and tries to put forward the construction strategy of college students' labor education mechanism.

Key word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college students labor education; mechanism construction; values; labor competence; talent cultivate

猜你喜欢

劳动素养机制建设价值观念
新时代价值观念冲突与思想政治教育现代化发展研究
“阳光菜园”:提升留守儿童劳动素养的策略研究
高职院校兼职教师校企合作机制建设探析
如何加强高校学生组织机制管理的建设
电影《老炮儿》的价值困顿
浅析如何做好民生检察服务热线工作
积极运用“黄绿红”三色管控保廉工作法,助力电力企业打造反腐倡廉生态机制建设
农村初中生劳动素养缺失原因
文化流动视域下的城市价值观念创新:以“深圳十大观念”的生成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