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强高校思政工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2021-11-24白双翎

活力 2021年15期
关键词:辩证唯物主义政治思想

白双翎

(沈阳医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沈阳 11003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行稳致远、迈步走进了新时代,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且必须担负起新的历史使命,要坚持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根本遵循,根据新形势的总体要求来筑牢高校意识形态防线。切实加强辩证唯物主义的基础,在提高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因事、时、势而化、进、新等方面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正因为如此,高校必须不断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深刻理解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重要论述中的方法论,守正创新,提高政治性,持之以恒地深入推进,理论联系实际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一、辩证唯物主义与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相互联系

(一)辩证唯物主义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

实践必须依靠理论指导,要想在实践中做到错误少犯、弯路少走,就必须以科学的理论为根本指南。辩证唯物主义有且不只有下列主张。第一,世界统一于物质,主张最为根本的思想及工作方法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第二,认识以实践为基础,这就表明要以理论与实践相统一为最基本的原则。除此之外,辩证唯物主义还包括以下的观点及方法。首先,世界的基本特征就是普遍联系及永恒发展,正因为如此,我们要秉持着发展和联系的眼光来看待问题。其次,特别强调要学会并懂得运用矛盾分析的方法认识问题、处理问题。辩证唯物主义的这些理论全部都是高校完成好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这一根本任务所不可或缺的强大助推力和必须具备的有力加速器。

(二)辩证唯物主义能够促进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发展创新

一直以来,辩证唯物主义都主张敢于、勇于、善于探索和追求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新理论,积极地促进工作方式和方法的不断创新和发展进步。习近平总书记于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明确了“因事而化、因时而进、因势而新”三项精准方法论要求,其落实离不开对于唯物辩证思维的运用。想要真真正正、实实在在地将新时代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并发展好,就必须牢牢把握住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认识工具和方向指南,不断地实现发展与创新,以适应时代需要及社会发展情况。

(三)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是辩证唯物主义理论的深刻践行

一切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可以被看作唯物辩证法的重要要求之一。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以辩证唯物主义为思想武器才找到做好工作的窍门儿,毋庸置疑,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正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新时期的深刻践行之一,正处于如火如荼的进行时,在这一过程中,要一以贯之地秉持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的联系的、发展的眼光,持续赋予其新的时代内容。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要自始至终地坚持贯彻辩证唯物主义所强调的一切从实际出发这一实质,值得一提的是,还要以人为本,体现人文关怀,时时刻刻注重以高校大学生的切身利益为出发点。做好上述这些都需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中提到的“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统一的方法论原则,要始终毫不动摇地坚持党对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领导,坚持办学的正确政治方向。

二、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辩证唯物主义以其理论的深刻性和内涵的深刻性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极为科学的理论支撑和根本遵循。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只有自动自觉地坚持,并在理论与实践中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这一科学的世界观与方法论,才能持续地提升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促进因事、时、势而化、进、新这三项精准原则的落实,因此在新时期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一)因事而化

因事而化指的就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必须凭借各项事务来提高融入性,通过各类事情达到对学生的引领,再加上借助现实的各种事例来教化学生、解疑释惑,使其得到感悟和成长,从而真正地成人成才。要推动思想政治工作融入各类事务之中并促进思想政治工作融入人才培养的每一个环节,可以这样来理解各类事情:它不仅仅包括国事与天下事,还包括学生的己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不仅需要秉持“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理念,指引学生涵养家国情怀,爱国报国,以身许国,弘扬新时代爱国主义精神;还要饱蘸激情、切实履行责任去帮助学生解决前行路上遇到的各类事情,并化解各种困难与矛盾,引导学生懂得感恩,甘于奉献,积极地去承担社会责任,书写无愧于时代的人生。

(二)因时而进

做好做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需要牢牢把握时代的脉搏,能够及时跟进。我们正处于网络技术、自媒体技术及大数据技术日新月异、飞速发展的信息时代,可以明确的是,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与新媒体新技术融合发展是不可不顺流而行的时代浪潮,是不可背向而行的时代趋势,充分利用新媒体新技术才会促使思想政治教育更好地被学生发自内心地接受。因此在新形势下,把互联网变成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领域已经成为必然,抢占网络阵地、运用信息技术开展思政教育工作刻不容缓。在具体实施中,我们要积极探索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方式、方法和实现途径,用以确保网络领域的思想政治工作得以及时有效深入地开展。毋庸置疑的是,只有确保线上教育同线下教育双管齐下、相互促进,才能使我们的高校思政教育工作更加鲜活生动、更具时代感。

(三)因势而新

为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能够根据历史发展趋势和国际国内发展形势始终做到持续性地发展与创新,秉持好联系的与发展的这些唯物辩证法所蕴含的观点,坚持落实好因势而新就显得十分必要了。习近平总书记曾明确提出“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这一重要论断。历史的车轮从来不曾停驻,一直都在滚滚前行,积极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成了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一项重要要求。除此之外,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还要积极引导大学生于历史中深刻认识,并正确把握中国共产党执政地位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遵循否定之否定规律,肯定是为了求真、否定源自追问、否定之否定方能成就历史。世界上的各个国家在当今时代早已是命运共同体,由此可见,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一定不能忽视对大学生全球意识的引导,还要注重涵养他们的世界情怀,让其为增进全人类的福祉而努力奋斗。

三、如何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

(一)学习掌握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

习近平总书记围绕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发表了一系列的至关重要的讲话,做出了极为重要的指示和批示,这些重要论述不仅全面而且深刻,涉及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地位与作用、基本原则、根本任务、核心理念、运行模式、途径方法、领导管理和队伍建设等方方面面,形成了系统完整的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指导思想并成为加强和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我们的高校是党领导下的高校,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高校。办好我们的高校,必须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系列讲话可谓是高屋建瓴、振聋发聩,认真学习并牢牢掌握习近平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对于切实加强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的辩证唯物主义基础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层面上与实践层面上的意义。

(二)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

习近平总书记有过这样的明确指示:“办好我国高等教育,必须坚持党的领导,牢牢掌握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权,让高校成为坚持党的领导的坚强阵地。”坚持党对高校的领导必须发挥好高校党委的重要作用。要想发挥好高校党委的作用,应该做到将党的领导贯穿于办学治校、教书育人这一长期实践过程的始末,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高校党委还要致力于为充分发挥其领导核心作用提供强有力的保障,自始至终牢牢贯彻落实党管办学方向、党管改革这一基本原则。高校之所以能够坚持好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是因为其拥有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样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保证,这是绝对不能忽视的。对于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这一制度要秉持长期坚持、毫不动摇的原则,并促进它不断地健全与完善。至于如何才能更上一层楼地加强党对高校工作的领导这一问题,要在严格落实民主集中制原则中找寻答案,尤其是要把握促进党委常委会、校长办公会议事规则不断健全与发展这一基础性原则,推动其议大事、谋大事的能力得以持续提升。除此之外,高校党委还要确保基层党组织的政治功能得到越来越充分的发挥,使得党建引领更深入、更进一步地强化,切实推动党建工作与业务工作齐头并进、双管齐下,从而实现“两促进、两提高”。

(三)坚持正确政治方向,提高政治性

中国要想办好世界一流大学,坚持正确方向是首要的,必须突出政治性,鲜明体现中国特色。这是有关于解决“信什么”的问题,是我们办好世界一流大学的根本遵循和方向指引,也是使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感召力得以真真正正提高的源头活水。鲜明的政治功能与意识形态属性是古往今来的教育一直都具有的。高校要将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当作根本出发之处和最终的归宿,要把立德树人作为归宿点,自动自觉地一肩挑起这样一个重大政治任务,那就是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

结 语

高校要有切实保障思想政治工作重要作用得以充分发挥的决心与能力,这就对高校认真学习、深刻理解、始终秉持、全面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提出了更高的标准、更严格的要求,要使其政治站位达到新的高度,牢牢坚定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还需要强调的是,一定要有这样的一个清醒认识:无论高校职能将会怎样拓展与发展,人才培养一直都会是一个根本性任务,必须不能动摇、毫无更改。

猜你喜欢

辩证唯物主义政治思想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思想与“剑”
“讲政治”绝不能只是“讲讲”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政治攀附”
“思想是什么”
“政治不纯”
政治不过硬,必定不可靠——政治体检不能含糊
马克思“世界观”的新突破
例谈数学教学中辩证唯物主义的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