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课程思政”理念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2021-11-24

少年体育训练 2021年1期
关键词:课程思政思政育人

孙 鲁

(北京经济管理职业学院,北京 102602)

高校体育教学是全面贯彻“课程思政”建设的重要平台。充分发挥高校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完善思政教育形式,提高教育教学效果,促进大学生身心全面发展,是现阶段高校体育教学工作的中心任务。本文旨在以“课程思政”为主导,探索高校体育教学改革途径与方法,旨在通过体育教学培养大学生良好的政治思想品德、健康的身体和健全的人格,为成为合格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其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良好的基础。

1 “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的价值与意义

1.1 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强调,要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为我国高等教育赋予了重要任务,即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到每一门学科和每一门课程中。高校体育教学是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集思想品德、体育技能、体育锻炼于身体练习中的教育过程,是高校强化思想政治工作、全面落实素质教育、培养合格人才的重要手段。因此,重视大学体育“课程思政”建设,促进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融合,发挥体育教学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中的助力作用,是现阶段亟待加强的工作。然而,很多高校在日常体育教学中,往往只侧重于大学生体育知识、运动技能、身体机能和体质健康的学习和提升,对大学生思政教育重视度不够。因此,贯彻落实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以大学生的身体健康、政治思想与国家需求为主旨进行体育教学改革迫在眉睫。

1.2 适应于高校人才培养方向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国高等教育肩负着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大任务,必须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因此,要重视加强高校体育教学工作,通过体育教学载体,培养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提高思想品质、道德素质,使其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成为国家建设的生力军。高校体育教学要与思政教育密切结合,将“课程思政”理念融入各类体育课程,改变以往体育教学中只注重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忽视“育人”教育的弊端,使大学生通过体育教学获得健康的人格、磨炼意志、提高觉悟、提升境界,这既是现实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目标和方向。

1.3 有助于高校体育教学改革

“完全人格,首在体育。”体育教学作为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部分,其作用不仅要向大学生传授体育知识技能,更要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意志品质,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所以,在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中,以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主要目标,促进体育教学与思政教育融合,在体育教学中融入思政育人元素,将课堂教学与“课程思政”充分结合,齐抓共管,同向同行,是全面贯彻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手段,是高校体育教学改革的需要,是实现思政育人目标的重要途径。同时,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体育精神、意志品质、健康人格,使其具备正确的“三观”思想和社会适应力有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为高校思政教育搭设了坚实的平台。

2 以“课程思政”为主导的高校体育教学改革思路

2.1 改革教学内容和方法

2.1.1 增加体育理论内容,培养大学生良好的道德观念高校体育教师可以通过讲解比赛规则、运动价值和优秀运动员为国争光的事迹,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使大学生懂得遵守规则、遵纪守法,树立爱国意识、榜样意识和大局意识,使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的同时提高思想政治觉悟。

2.1.2 严格课堂管理,规范大学生行为大学生在体育课中的言行,关系到高校体育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的顺利实施和完成,因为体育教学大多在室外场地进行,运动场地空旷,大学生课堂上的活动内容要严格按照管理制度和教学规则进行,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应涵盖思想政治教育内容。教师应加强课堂管理,规范大学生行为,对大学生要提出明确要求,适时发现课堂中大学生存在的思想政治问题,并对大学生的意识行为予以疏导和纠正,帮助其健康成长。

2.1.3 挖掘育人要素,改革教学模式在教学方法上摒弃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根据项目特点发掘思政育人元素,实行项目化教学,搭建“课程思政”与体育教学同向同行的教育平台,打造启发与激励、互助与对抗、游戏与比赛相结合的新型教学模式,营造以大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环境,将思政育人元素融入体育教学,充分调动大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的趣味性和高效性,使大学生锻炼体魄,锤炼身心。通过改革教学方法,如在游戏、比赛等环节,设计目标和困难,磨炼大学生意志品质,培养大学生不惧困难、团结协作等优良作风,使大学生在学习体育技能的同时思想和情感也得到启迪和收获。利用体育教学在育人中的资源优势,完善体育“课程思政”建设,培养大学生意志坚定、团结友谊、公平竞争、顽强拼搏的优良品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思想,爱党爱国,坚定社会主义信念,树立正确的认知目标和人生目标。通过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学习和锻炼,强其体魄,磨炼意志,完善自我,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修养。

2.1.4 注重情感渗透,陶冶大学生情操(1)责任感和荣誉感的培养。责任感和团队荣誉感是大学生须具备的基本素质。在体育教学中培养大学生思政品质的常规教学项目较多,如篮球、排球、足球等团体项目,需要大学生共同参与完成练习和活动,需要大学生通过自身技能的提高和团队配合,靠集体的力量使团队获胜。因此,要对大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提出要求,要个体服从集体,要有相互配合、相互帮助的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养成为团队的胜利而努力付出的良好习惯。(2)意志品质的培养。意志品质体现于个体的自觉性、果断性和坚韧性等方面,培养大学生意志品质是非常必要的。高校体育教师通过设计教学目标,运用合理的教学方法,使大学生通过自身努力不断克服困难,提高参与运动的自觉性,通过完善自身行为去实现目标。例如,在高校体育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提高强度和难度,有目的地锻炼大学生学习的自觉性;运用教学中的比赛法,有效提高大学生的反应能力和应变能力,自信果断地做出判断和决定,抓住时机赢得胜利。因此,体育教学对培养大学生的意志品质具有重要作用。(3)社会能力的培养。社会能力包括行为能力和交往能力。在体育教学中,通过对课堂常规的要求、教学任务、教学方法的合理运用,规范大学生的行为,使大学生具备自我约束和自我规范的能力;交往能力是具有社会属性的交往行为,如在课堂上安排分组练习和分组竞赛等方式,能促进大学生之间的沟通和交往,提高大学生的社会交往能力、合作能力、团队合作意识,培养大学生的优良道德品质。

2.2 改革体育教学评价

2.2.1 改革评价体系教学评价作为教学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教学检验、教学诊断、教学反馈、教学引导等功能。在传统的体育教学中,教师往往只重视技能的传授与教学,忽略了大学生的思想品德和意识行为的教育,在这种理念主导下的体育教学评价不够完整和全面,弱化了体育教学的育人功能。在新时期高校教学中,“立德树人”和“三全育人”成为高校育人的根本宗旨,因此,把“课程思政”融入体育教学活动,除了需要改变体育教学理念和方法外,还要完善评价体系,改革评价标准和办法,建立完整科学的评价体系。在教学评价中除了运动项目考核外,还要增加平时表现的评测权重,注重过程性评价,将体育课中德育目标纳入教学评价体系中,对大学生的课堂表现和学习态度做出综合评价,如运动态度、体育知识技能、生理心理健康、社会能力等方面的评价。

2.2.2 强化思想道德评价在高校体育教学中,教师除了要教会大学生运动技术和技能外,还要从思想政治方面对打学生的身心发展加以培养,制定科学的评价指标,给予大学生完整准确的评价,做到既要考量大学生对体育知识和技能掌握,还要量化体育教学内容对大学生身心健康的影响,实现高校体育教学实用和激励作用的有机结合。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在高校体育教学中的影响和作用,加强思想道德评价,把对大学生的思想政治评价融入体育教学评价体系,将大学生对体育的兴趣爱好与体育精神相结合、个体目标与社会目标相结合、身心健康目标与社会发展目标相结合。

2.3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2.3.1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习近平总书记号召教师要做“学生锤炼品格的引路人,做学生学习知识的引路人,做学生创新思维的引路人,做学生奉献祖国的引路人”。因此,高校体育教师作为育人工作的执行者,要以身作则,加强思想政治学习,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修养,树立正确的三观体系,学高为师,身正为范,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四有好教师,促进大学生的健康成长。

2.3.2 以德治学,率先垂范高校体育教师要努力做到以德立身、以德施教、以德治学,提高自身的人格品质,用好课堂教学主阵地,发挥教学的主导作用,把正确的道德观传授给大学生,使大学生在学习体育知识和技能的同时,能够接收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正向效应,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信仰者和实践者。高校体育教师要立足课堂,具备德、才兼备的育人智慧和育人能力,全方位地给予大学生引导和帮助。引导大学生关心国家大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尽到立德树人和教书育人的责任。要尊重学生、爱护学生,使大学生懂得博爱、懂得感恩,引导大学生学会做人、做事。

2.3.3 爱岗敬业,不辱使命体育教师作为推进高校体育“课程思政”建设的实施者和执行者,要不断强化教书育人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强化“课程思政”理念,把“师德”培养纳入自身的“再学习”体系,恪尽职守,爱岗敬业;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政治站位和为党为国培养合格人才的使命意识,提高课程育人能力和人格影响力,对大学生形成吸引力,努力做到率先垂范,为大学生树立良好榜样,充分发挥教学中的主导作用,使大学生能够真正“亲其师,信其道”,实现体育课程与思政教育的有机融合。

猜你喜欢

课程思政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我们都是CEO”育人模式简介
思政课“需求侧”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