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分析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农村基层民主党组织

吕 琳

(中共漯河市委党校,漯河 462000)

当前,随着国内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农村正面临着人口不断减少的局面,这种现象必然会影响农村社会的繁荣发展,也会对农村整治结构及职权运行造成诸多阻碍,限制乡村振兴战略的落实。因此,当务之急就是明确农村基层党建身处的困境,选取行之有效的策略予以应对,只有这样才能通过农村基层党建来推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现。

一、农村基层党建所面临的困境

(一)党员结构老龄化严重

当前,在一些基层党组织内部,党员年龄普遍偏大,人才储备也显著不足,党员结构出现了断层现象,老龄化趋势十分明显。追本溯源,之所以会出现上述情况,首先是因为农村青年一代的入党积极性有待进一步提高,多数青年人在外务工,外流较为严重,不能踊跃参与农村事务;其次是基层党组织的预见能力不足,不能积极吸纳农村先进青年入党,多是被动“等人上门”,导致党员后备力量薄弱。

党员老龄化现象从多个层面影响了基层党建工作的开展。首先,不能和日趋多元化的党建任务相适应,特别是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背景下党建工作创新的新要求,工作理念和工作方法因循守旧;其次,缺少年轻力量的注入,造成农村基层党建活动活力不足、创新性不强;最后,两委班子成员搭配不妥,未能打造老中青结合、优势互补的人才架构,党组织很难在青年群体中落实各项工作。

(二)村干部工资待遇不高、工作难度大,人才外流严重

自农村干部基础财务补贴制度落实以来,村支书和村主任的待遇有所提高,尽管增长幅度并不小,但是与在外经商和外出务工比起来仍然相形见绌。由于工资待遇不高,再加上工作难度大、社会地位不高,以及养家和养老等后顾之忧,对于广大农村人才而言,村干部职位的吸引力严重不足。很多事业有成的人都不愿意担任村干部,致使村组织人才供给严重失衡。

(三)集体经济薄弱造成基层组织执行力受阻

农村地区和城市地区存在地理条件差异,农村地区有得天独厚的土地资源、林业资源,个别村落依靠土地搞种植、养殖,集体经济实力强大,但绝大多数村庄的集体经济基础薄弱。在税费改革之后,各种冗余收费项目虽被取缔,“一事一议”筹资筹劳政策也在稳步落实,但纵观现状,该政策的实施效果不尽如人意,导致村党组织在公益事业发展和提供服务方面力不从心,村务管理成效不高,基层组织执行力受阻。

(四)村级工作运行机制缺失

推进农村地区民主发展进程至关重要,是反腐倡廉的最佳渠道。但现有情况是,村级工作运行机制和民主进程的推进有些不相适应,村务公开存在形式化的问题,并且缺少民主议事和民主监督,未能形成基层组织自上而下的监督格局。

(五)党建方法单一

尽管基层两级党委明确了自身地位和责任,但在当前的农村发展形势下,党建工作方法仍存在不妥之处。党建方法简单、陈旧,普遍都重视说教、轻视引导,重视约束、轻视激励,重视人员管理、轻视事务管理,重视任务布置、轻视任务落实,重视培训形式、轻视培训内容。再有就是党建工作方式缺乏灵活性,常存在着“老办法不管用、软办法不好用、硬办法不敢用、新办法不会用”等一系列问题。

二、乡村振兴背景下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发展出路

(一)吸纳年轻异地党员,打造优秀党员队伍

针对当前存在的党员结构老龄化问题,基层党组织一定要有时不我待的压迫感和精准扶贫的责任心,主动吸纳农村青年先进分子,从退伍军人、大学生、乡村教师等社会人员中不断培养党员和发展党员。要在吸纳年轻党员的基础上,积极派驻第一书记,加强外部新鲜血液的注入。换言之,就是要内外并举地完善党员结构,之后在此基础上让年轻一代党员和老一代党员优势互补,这样不仅会发挥出年轻党员的活力,也会发挥出老党员的经验优势,继而便可夯实基层党组织的领导力。

(二)完善村级工作运行机制,以机制“管好人、留住人”

首先,全面践行“四权分离”制度,建立“公职化”管理机制,进而达到“管好人”的目标。建立村务监督小组和村民理财小组等,在此基础上实现办事权力、决策权力、理财权力、监督权力的分离,严格执行“一事一议”制度,不容有失,进而实现高效的民主决策目标、民主管理目标及民主监督目标,积极探索农村干部“公职化”管理模式。

其次,构建“一定三有”激励保障机制,用优良机制来达到“留住人”的目标。对于“领头羊”既要关心,也要爱护,应尽快建立健全激励政策,深度贯彻落实“定职责目标、干好有希望、收入有保障、退后有安置”的方针政策。在此期间,要将职责目标全面落实下去,要落实现任干部、离任干部的生活补贴,落实“干好有希望、退后有安置”的制度,并在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基础上,循序渐进地落实农村干部养老待遇,为老干部排忧解难。

(三)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加强党员管理力度

首先,要有效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端正部分党员的工作态度。

其次,循序渐进地加强政治学习力度,全面提升基层农村党组织政治修为,让党员的思想觉悟真正提上去,切实强化党员意识。

再次,创新党建工作平台,为广大农村基层党员彰显模范带头作用提供机会和平台,在不断优化党员形象的同时,让全体党员和农村基层党组织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拥护和认可。

最后,要对农村党员加强管理、教育及监督,要规范党组织纪律,严格管理党员的一言一行。对于长期不参加党组织活动的党员、长期不作为的党员,特别是违反政治规矩和纪律的党员,一定要严肃处理、绝不姑息,提醒和惩戒并用,要始终保持基层党组织的先进性和纯洁性。

(四)全面加强基层民主的落实

首先,做好农村基层党组织负责人的民主教育工作,使之清楚认识到发挥党内民主、维护党员群众权益、发挥党员群众主观能动性的重要意义。

其次,做好党员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切实强化全体党员群众的融入意识、监督意识,完善基于村党组织领导的议事决策机制及监督机制等,对村务监督委员会职能予以强化,促进村级重大事项决策“四议、两公开”制度无死角落实。

最后,优化基层民主制度,对村民自治改革实践予以深化,加强村党组织的领导效益,健全村民自治机制,大力丰富民主协商形式,进而保障群众依法有效地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协商及民主决策,让广大人民群众认可党、信任党、拥护党,听从党的指挥。

(五)发挥群众主动性

在基层党组织考评的过程中,务必增加群众评议占比,要根据人民群众的口碑对基层党员干部队伍工作成效进行综合性考量,要将群众是否满意、是否高兴视为衡量党员干部工作合格与否的重要标杆,要将“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评价机制相融,推动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民办实事、办好事。要有所作为,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如此才能从根本上提升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广大人民群众中的号召力。

结 语

综上所述,乡村振兴是中国共产党提出的重要战略,也是广大人民群众的热切期盼。新时期的农村基层党组织,要通过打造优秀党员队伍、加强党员管理力度、加强基层民主的落实、发挥群众主动性等方式方法,开创新型党建格局,促进乡村振兴的有效落实,切实推动“三农”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村基层民主党组织
中国式民主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完善论与民主工具论
村党组织委员会候选人预备人选的推荐与确定
见证民主法治铿锵前行的力量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提高党的农村基层组织建设质量
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凉山彝区贫困农村基层治理创新实践与探索
民主制度在军队推行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