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四重逻辑

2021-11-24赵静雅

活力 2021年14期
关键词:党规牢记中华民族

赵静雅

(中共颍上县委党校,阜阳 236200)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建国七十周年的特殊节点,全党范围内分两批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教育达到了预定目标,取得了明显成效。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以下简称《决定》)提出,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作为加强党的建设的永恒课题和全体党员干部的终身课题常抓不懈。

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历史逻辑

(一)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站起来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顺应中华民族发展的历史潮流,更符合中国人民内心的呼唤。中国共产党一经成立,就将实现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作为自己的目标,将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远大理想。1921年,中国共产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在上海召开,会上通过了《中国共产党第一个纲领》,这是中国共产第一个关于初心和使命的论述。此后,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在实现初心和使命的道路上浴血奋战。据统计,为了新中国的成立,献出宝贵生命的烈士约有两千万人,其中有名有姓的有三百七十万人。这些英雄前辈带着他们的初心和使命,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奠基人,挺立了中国人民的脊梁。

(二)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富起来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走上了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不可否认,由于缺少经验,我们走了一些弯路,犯过一些错误。但是经验和错误也是宝贵的财富,正是因为积累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和教训,我们才能做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此后,我们党放弃“以阶级斗争为纲”,将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不断解放思想,蓄力发展,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走上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也翻开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崭新一页。

(三)中国共产党坚守初心和使命,带领中国人民强起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对党的执政水平和执政能力提出了更高标准和更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先后在全党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和“两学一做”学习教育。2019年,在迎接建国七十周年之际,“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在全党开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审议通过《决定》,明确提出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教育制度化。今年是建党一百周年,在党史学习教育中,全体党员再一次重温了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无论是身处顺境还是身处逆境,中国共产党都一如既往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义务反顾向着伟大目标砥砺前进。

二、“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理论逻辑

(一)来源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具有十分厚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民本”思想占据非常重要的一席。从《礼记》中描绘的“天下大同”“小康社会”到孟子的“民贵君轻”;从董仲舒的“君者,民之心也;民者,君之体也”,到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可见,民本思想是一种具有广泛共识的传统文化思想,它的核心就是富民、教民,这和中国共产党人一切为了人民是一脉相承的,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也得益于我国传统文化的滋养。

(二)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人民性的内涵

马克思主义认为是人民创造了历史,而不是英雄创造历史。马克思、恩格斯非常重视人民群众的历史地位与利益诉求,这也是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重要理论来源。马克思主义政党与其他政党的根本性区别就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利益。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强调“人民性”是我们党与其他政党的最大区别。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始终把人民放在第一位,是我们党最根本的特征。

三、“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价值逻辑

(一)是激励中国共产党人不断前进的精神动力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回答了共产党人“从哪里来,到哪里去”这一哲学命题,初心易得,始终难守,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如一的坚持和执着。从建党伟业到建国大业,从石库门到天安门,从独立自主到全面小康,从改革开放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历经百年,初心不改,创造出经得起时代和人民检验的成绩。进入新时代,要有新的作为,但是幸福不会从天而降,梦想也不会轻松成真,唯有带着初心和使命,不断地自我革命,继续奋斗,推动全社会的持续发展,才能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断进发。

(二)是应对国内外风险与挑战的强大保障

领导干部要时刻胸怀两个大局,即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从国际环境来看,与一百年前相比,世界正经历着深刻的利益调整和重组,国家之间的博弈加剧,摩擦不断,旧的国际体系和国际秩序正在瓦解,新的体系和秩序尚未完全建立,世界发展机遇与挑战并存。从国内环境来看,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社会矛盾,经济转型的巨大压力,疫情防控等风险与挑战,越是紧要关头,越要稳扎稳打、未雨绸缪。

(三)是推动全人类解放的伟大支撑

目前,不管是从党员人数来看,还是执政时间来看,世界上最大的党都是中国共产党,大就要有大的责任与担当。中国共产党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世界人民谋大同。当前必须推动构建平等互利、互相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这“三为三谋”秉承了中华民族“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的优良传统,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崇高的理想、远大的抱负、博大的情怀和宏大的视野。中国梦既是全体中国人民的美好梦想,也同世界人民的梦想息息相关。中国人民既希望自己过上美好生活,也希望世界各国人民都能过上美好的生活,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更离不开中国。

四、“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的实践逻辑

(一)发挥党章党规的规范作用

一是要建立以党章和党规为重点的学习机制,制订学习计划,确定学习时间,做好学习考勤,撰写学习心得,保证学习效果。二是要建立以党章党规为重点的监督机制,采用多种方式监督党员干部党章党规的遵守情况,如党内监督、群众监督、网络监督等,以此来保障党章、党规约束效力的发挥。三是建立以党章、党规为重点的评价机制,可以通过党员干部述职和询问走访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客观评价党员干部的工作实践。

(二)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的长效机制

一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相关论述和思想,纳入党员日常学习的内容中,变集中性学习为经常性学习。二是将“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获得的经验以制度的形式固定下来,用制度来保障“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所取得的效果。三是加强廉政制度建设,以培养党员干部“忠诚、干净、担当”的政治品格为目的,以培养党员干部慎重对待手中权力为重点,以培养党员干部造福于民为抓手,形成廉政制度。

(三)推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制度创新

要持续推动党的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使党的一切工作都能适应时代发展的潮流,符合人民的意愿和需求,确保党始终站在时代潮流的前端,得到人民的衷心拥护。“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创新,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推动理论创新,另一方面要在实践中不断检验创新成效。这样,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才能成为我们党永葆青春与活力的强大武器。

猜你喜欢

党规牢记中华民族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党内法规制度建设的学术化表达
延津县审计局 召开“党章党规学习月”活动动员会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安全知识要牢记
牢记初心使命,推进自我革命
牢记使命担当 依法履职尽责
努力树立中华民族的文化信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