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教融合视角下小学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研究

2021-11-24栗春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教足球校园

栗春

(辽宁师范大学体育学院 辽宁大连 116029)

发展青少年校园足球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部署,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育人工程,是提高中国足球普及程度和竞技水平的基础工程,是全面推进学校体育综合改革、推进体教融合深度发展的探路工程[1]。校园足球活动在学校体育教育中起着重要作用,但是就目前而言,校园足球的实施不是很理想,发展过程中存在问题,表现为对足球的不重视、没有形成健康的足球环境、教师的专业素质不高、足球器材使用不充分及器材不完善的问题。学校教育重视文化成绩,忽视学生体育活动,出现学习和体育活动之间的矛盾。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培养学生的运动兴趣,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出从“体教融合”的视角构建小学校园足球文化。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能够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激发学生参与足球运动的热情;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促进足球运动的可持续发展。小学是学习和培养兴趣的关键阶段,小学生正处于体育与智育发展的储备阶段和可塑阶段,校园足球文化的构建是在校园形成浓厚的足球氛围,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的足球兴趣,让学生参与足球运动,提高身体素质,丰富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实现体质和才智共同发展。

1 体教融合的提出

我国青少年学生体质健康每况愈下,“中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显示,我国学生耐力、力量、速度等体能指标有明显下降趋势,肺功能持续降低,视力不良率居高不下,城市超重和肥胖青少年的比例明显增加[2]。在升学压力下,学校领导和教师“重文轻武”观念严重,学校体育仍然是教育的一个短板,开不齐体育课、挤占体育课的现象时有发生。姚明在两会上提出“没有体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离开教育的体育是不牢固的”,肯定了体育和教育不可分割,体育是人的教育的一部分,对人的全面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2020年8月31日,体育总局教育部印发《深化体教融合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传递出“健康第一、全面发展”的强烈信号,深化具有中国特色体教融合发展,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锤炼意志、健全人格,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3]。在体教融合教育理念下构建校园足球文化,对促进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有重要意义。第一,有利于增加学生对足球知识的理解,激发学生对足球的运动热情。校园足球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文化,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接受足球文化教育。学校通过举办各种足球活动加深学生对足球的理解,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足球比赛、文化活动中对足球活动的精神有进一步认识,进而将足球活动上升为一种具备精神和灵魂的竞技运动,使学生能够从中受益。第二,有利于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校园足球文化是学校文化的重要构成,校园足球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体育精神。建设校园足球文化,有助于提升校园体育文化内涵,完善校园体育文化体系,在学生参与足球文化活动的过程中实现文化学习和身体锻炼同步发展[4]。第三,有利于培养更多足球人才。体教融合改变了运动员的培养模式,由原来的体校专业队培养到学校培养运动人才,进入校园后摆脱了半封闭甚至全封闭的训练压力,在学习文化知识的同时,进行足球专项训练,扩大了预备球员的基数,提高了球员的综合素质[5]。

2 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建设的现状

校园足球工作的顶层设计相对完善,制度体系、治理体系、治理能力、教学体系也在不断提高和完善[6],这一系列的顶层设计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校园足球具体实施中还存在以下问题。第一,缺乏对足球运动价值的认识,思想观念落后,表现在真正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有限,“成绩为王”的时代中,家长、教师更重视文化学习成绩,轻视体育。在家校的影响及文化学习的压力下学生只能“望球止步”,导致校园足球活动无法顺利开展。第二,场地设施不完善,足球教师缺乏。小学足球教学课程单一,足球技术落后,配套的基础设施不健全,场地器材缺失,教师的基本功和足球文化素养不够,校园足球缺乏专业足球教师队伍。校园足球不仅是在体育课中进行足球教育,足球教育应该融入学生生活中,促进学生参与。校园足球的环境、足球教师的专业知识、足球的教育水平限制了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7]。第三,足球课程缺乏趣味。校园足球的主体是学生,只有广大学生都参与其中才能促进校园足球良性发展。创新足球教学,开设有趣味的、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足球课,课程内容丰富多彩,培养学生对足球活动的兴趣。参与踢球的人多了,会踢球的人就多了,踢得好的人也就多了。构建校园足球文化在校园形成足球氛围,培养学生足球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在参与中养成运动习惯[8]。

3 体教融合下小学校园足球文化构建策略

体教融合以坚持以学生为本、健康第一的教育思想,推动青少年全面发展。校园足球秉着立德树人,尊重教育规律的理念,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理念。学生是校园足球文化活动建设的核心,是校园足球文化活动的实践者和受益者。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指示要树立健康第一的教育理念,开齐开足体育课,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锤炼意志[9]。校园足球文化及相关活动的开展要把增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3.1 树立正确的足球文化理念

体育课在学校中被认为是“小三门”课程,是不受重视的一门课程。应试教育下,学校、家长、学生以成绩为主,以升学为重。重文轻武的思想长期影响着教师、家长和学生,进而阻碍了校园足球文化活动顺利开展。体教融合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青少年健康发展,引导教师、家长、学生正确认识校园足球,提高对构建校园足球文化的重视程度。认识到校园足球活动能帮助学生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增强体质,健全人格,锻炼意志的作用,促进学生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第一,将足球融入教学中,课堂上说足球、写足球、画足球、讲校园足球故事等。第二,将校园足球融入日常生活中,制作学生喜闻乐见的足球动画,编写校园杂志,记录校园足球活动的趣事、人物介绍、足球大事等一系列的足球活动。弘扬健康向上的足球活动的价值观,营造健康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

3.2 创办特色足球课程

足球课程是校园足球的重要组成部分,足球课程的设置对推广和普及足球,培养学生足球兴趣,增进学生身体健康,促进素质教育有重要意义。第一,开办特色的足球校本课程。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参与足球文化活动,实现全程、全员、全方位的校园足球参与之旅,营造良好的校园足球文化氛围[10]。不定期邀请足球专家来讲座或者足球明星到校园和学生一起参与足球活动。邀请家长进校园和学生一起参加足球活动,陪同孩子一起看足球、玩足球。第二,编撰具有学校特色的足球教材。足球作为一门课程,一定要有专门的足球教材,教材包括理论和技术部分,教材的编订要符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及学科特点。第三,制定课程的评价机制和考核手段,将成绩纳入学生档案,引起学生、家长对足球活动的重视。足球课程是学校教育的一部分,具有体育、智育、德育的教育功能,开展好足球课堂教学为校园足球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3.3 提高足球教师素养,创新教学方法

足球教师是校园足球活动的主导者,开展高质量和规范化的足球课,足球教师起着重要作用,提升足球教师的教学能力及先进的足球文化理论至关重要。第一,体育教师参加技能理论培训,学习最新的理论和足球技术,培养教师的足球专业性。第二,学校要招聘高水平的足球教师,不断提高教师的自身素质,为发展校园足球服务。体教融合提倡在体育锻炼中享受乐趣,这就要求教师应坚持“快乐足球”教育理念,创新足球教学方法,根据小学生心理认知规律合理创设各种生动活泼的足球教学情境。学生在课堂中始终缺少学习兴趣和兴奋度,导致他们无法有效掌握体育教师所展开的教学内容[11]。例如,足球游戏在课堂中的应用,通过足球游戏让学生在享受乐趣同时,又能学习足球技能,转换教学方式让学生乐意学、主动学,进而增强学生的足球学习兴趣。

4 结语

在“体教融合”的背景下,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是立足于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旨在加强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校园足球文化的建设能够在潜移默化中培养学生足球兴趣,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足球活动达到增强学生身心健康。现在参与校园足球活动的学生有限,学校没有形成足球文化秩序和足球氛围,足球活动的基础设施缺乏。针对校园足球开展的现状和问题,结合“体教融合”的理念建设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完善学校体育工作。树立正确的足球价值理念,营造小学浓厚的足球氛围,创新足球课程教学,培养学生足球运动兴趣,加强教师培训特别是高水平的足球教练,提高校园足球教学的专业和先进性,进而促进小学校园足球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体教足球校园
体教融合与校园足球对接:方式、困境及策略
体教融合:青少年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协同治理
青少年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教融合的现实困境与发展诉求
地域特征视角下黑龙江省“体教融合”的政策指引与推进路径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认识足球(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