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贯彻研究

2021-11-24朱凡预崔鹏飞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基础

朱凡预 崔鹏飞

(渤海大学研究生学院 辽宁锦州 121000)

1 问题的提出

从目前的形势上看,大学阶段的学生处于青少年时期,而大学时期也是学生处于身体成长的重要阶段。在学生个性化培养的过程中,不论是身体素质的培养还是运动能力的培养,都占据了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1]。此时,高校体育教师也需要以学生的身体素质为基础,采用体育锻炼的方式,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使用科学的方法锻炼学生的身心发展。想要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就需要从思想上开始,并将这种思想有效地融入学生日常的锻炼当中。但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还是存在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落后、体育教学轻实践、教学指导思想认识模糊、应试教育思想根深蒂固等问题[2]。鉴于此,大学体育教学中如何进行终身体育教育、如何更好地实现大学生体育教育的终身化教育目标,就成了目前形势下,需要探究的主要内容。

2 终身体育教育的作用及意义

一定程度上看,终身体育教育观念在形成的过程中,主要是在现代终身教育的基础上向外延伸和发展的。大学阶段,学生的身心都在发生变化,稍有不慎就会出现各种问题。大学体育教师需要在终身体育锻炼的基础上,合理选择体育锻炼方法。在校期间属于学生生活和学习、成长的最佳时期,并且学校生活能对学生产生十分深远的影响。此时,就需要体育教师寻找到着力点,引导学生锻炼自主能力,并掌握正确的方法和知识。另外,大学生需要认识到体育锻炼的主要目的,在教师的思想指导下,建立终身锻炼的理念,向着全民锻炼的方向进行发展[3]。体育终身锻炼的主要意义可以分为以下几点。首先,终身体育锻炼活动可以合理地控制体育锻炼时间,促进身体健康发育,保持大脑和神经的快速成长,提升反应能力。其次,终身体育锻炼活动还可以增强学生的思维能力,降低学生焦虑的心理,减少疲惫感,消除负面的情绪,让学生从紧张的情绪中脱离出来,让大脑得到充分的休息[4]。学校体育是终身体育的基础,终身体育是体育教育的核心内容。

3 终身体育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3.1 教学形式与方法的落后

素质教育在发展的历程中,还会受到传统教育方式的影响。不少体育教师还在使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机械地讲解知识点。长久下去,学生对终身体育的理解就会存在很强的局限性。学生在很多动作要领的掌握上,仅仅就是简单的模仿。还有部分体育教师在学生热身以后,就让学生自由活动了,让学生散步或者做一些其他的事情。此种教学方法,不仅影响了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还阻碍了学生终身体育的理念的形成。

3.2 体育教学轻实践

在体育教学的实际开展过程中,不少教师淡化了体育运动技能的实践能力,在安排课程的时候,缺少对应的严谨性。在这样的情况下,大多时候长达45min的体育活动时间就成为了课间休息。还有一部分的体育教师,担心学生由于体育锻炼而受到伤害需要承担对应的责任,就会更加倾向室内教学的方式,或者是将体育课程转让给其他的学科。在这样的情况下,不少学生就无法保证自己锻炼的时间,在少量的体育锻炼都无法保证的情况下,不仅体育运动的魅力无法呈现到大家的视野当中,并且学生也很难对体育运动产生兴趣,并在兴趣的基础上养成良好的终身体育习惯。因此,体育教师需要转变思维,加大实践引导,促进学生终身体育理念的形成。

3.3 教学指导思想认识模糊

不论是体育教学,还是其他科目的教学,都需要一个科学的思想作为引导。体育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内容冗杂、评价目标不清晰等问题。体育教学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在“快乐体育”“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等内容的基础上,统筹发展,加大基础建设,为体育教学注入新鲜的“血液”[5]。

4 终身体育思想在高校体育教育中的贯彻路径

4.1 坚定终身体育思想的教学理念

从某种程度上看,我国体育事业正在处于快速延伸的重要阶段,人们的锻炼意识开始不断增强。大学时期属于培养人才的重要阶段,并且需要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理念。高校体育教师也需要秉承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结合学校和学生的特点,制定出科学的教学解决路径。与此同时,还需要使学生不断强化终身体育意识,让学生感知到终身体育的魅力。例如,体育教师在传授仰卧起坐的相关知识点时,就可以先给学生呈现多种卷腹动作,并使用信息化技术,将锻炼部位和锻炼方式呈现出来,之后,展现一些健身人士的肌肉和腹肌照片。

4.2 丰富教学方式

体育教学需要在分析学生学习兴趣的基础上,渗透终身体育的思想基础。可以使用信息化的手段,使用视频的方式,将体育知识和技巧呈现出来。在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的过程中,加大学生之间的互动性,增强学生之间的成就感和喜悦性,提升教学效率。体育教师需要以学生为基础,不断加强学生的身体技能训练,保持教学方式的创新性。另外,还需要保持科学教学的趣味性与实效性,增强学生的情感体验,满足现代化教育的发展和延伸路径[6]。

4.3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有的教师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过分重视技术训练,还有的体育教师更加倾向“填鸭式”的知识传输方式,学生很难将理论知识和实践内容有效结合起来。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学生在长期的熏陶和影响下,形成终身体育的意识和行为习惯。例如,在实施网球教学的过程中,首先,体育教师可以先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讲解知识点,分析错误的动作,进行正确的示范性;之后,教师可以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将全班同学分为若干个小组,组织拔河比赛、运动会等。在这些竞争性的实践过程中,学生的积极性就会被激发,并且增强了团队合作意识。在此过程中,不仅要给予学生精神上的奖励,还需要给予学生物质上的奖励,让学生加大参与力度,感受到体育运动的魅力,深化自身的终身锻炼思想。此外,教师还可以在假期的时候,组织学生一起去爬山等,拉近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的情感,深化学生的锻炼体验。

4.4 完善教育评价体系

传统的教学方式中,体育锻炼的主要评价方式是以最后的成绩为主,很难保持合理的评价标准,并且没有合理地分析学生的体质是不是呈现增强的趋势、学生的兴趣是不是已经被激发、学生的行为习惯是不是已经养成。因此,就需要体育教师在科学的思想理念下,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不仅需要看最终的体育成绩,还需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态度、进步的程度、参与的力度、情感的体验力度、技术的掌握程度等。这样不仅可以将学生真实的学习情况呈现出来,还可以及时地发现问题与不足,加大师生之间的沟通性。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将日常的体育训练表现和最后的成绩结合起来,对于学生的身体状况、个性特征和情绪等加以考虑,也可以建立师生互评机制。要完善体育教学评价体系,督促教师和学生都可以在终身体育的基础上实现发展,促进学生对锻炼身体形成全新的意识[7]。

5 结语

体育不仅是一门课程,同时也是一门艺术。科学地进行体育运动,不仅可以调节学生的思想情绪,还可以增强学生的身体素质。体育教师需要秉承科学的思想,在培养学生兴趣、发展爱好、形成习惯的基础上,贯彻“体育教育是为终身体育奠定基础”的理念,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将终身体育的思想传授给学生。学生应以快乐运动为原则,保持良好的兴趣点,将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在运动中增强体魄,在实践中提升身体素质,为未来更好的发展奠定基础。

猜你喜欢

体育锻炼体育教师基础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怎样激发学生参与体育锻炼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夯实基础,举一反三
“防”“治”并举 筑牢基础
拨乱反正 夯实基础
体育锻炼不能放寒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