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研究

2021-11-24王道平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体育教师互联网+体育

王道平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广东广州 510006)

2015年7月4日,《国务院关于积极推进“互联网+”行动的指导意见》正式提出“互联网+”这一理念。“互联网+”是指以互联网技术为依托,将互联网与其他传统行业进行深度融合,通过优化结构、创新业务体系等途径来促进经济的升级与转型。随着互联网技术在教育领域中的广泛运用,互联网技术为高校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了新的思维与更加便捷的渠道,突破了以往传统体育教学中时间与空间上的限制,大大拓宽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但是在“互联网+”背景下,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改革仍然难以彻底摆脱传统教育模式的限制,在运用“互联网+”教学模式的过程中,仍然存在诸多方面的问题,缺乏足够丰富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基础。基于此,该文在“互联网+”背景下探讨高校体育教学创新发展的现状与措施,以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1 “互联网+”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学发展现状及其原因分析

1.1 互联网优势难以充分体现

根据对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实践的研究发现,多数体育教师在体育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向学生展示一些比较直观的教学内容。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可以生动直观地展示体育技术动作的细节与具体完成过程,有利于加深学生对体育技术动作的理解与记忆,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然而,在体育课堂实践中,很少有体育教师能充分展现互联网技术的这一优势。即使一些体育教师利用互联网技术来展示体育技术动作的过程,但是由于感觉费时费力,仍然沿用传统的讲解示范法进行,从而导致互联网的优势并没有得以最大程度的发挥。

1.2 互联网互动功能没有充分发挥

互联网具有很强的互动功能,通过互联网技术能够实现由课内向课外的延伸。然而,当前我国大多数高校体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互联网的互动功能,主要原因在于大多数体育教师对“互联网+”背景下的互动教学的认识存在一定的偏差,认为互动教学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学习与练习体育运动的过程,并没有认识到体育教学互动模式中,教师与学生之间有多样化的沟通方式,也没有认识到师生与生生间的简单互动往往能够达到非常好的教学效果。

1.3 课堂教学模式过于传统

在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中,大多数体育教师并没有进行大胆的改革与创新,仍然沿用传统的体育教学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被动模仿练习—教师再指导—学生再练习”的教学过程,没有充分认识并发挥互联网的优势作用,也没有积极主动地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没有将互联网技术与教学模式进行融合。即使很多学生已经接触了互联网,也并没有将其优势充分融入到整个学习过程中,主要原因在于体育教师固步自封,害怕失败,并且缺少学校的支持。

1.4 教学评价忽视网络作用

体育教学的评价标准、评价方法都应该多元化,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的优势加大对评价模式的优化,然而,从当前我国高校体育教学评价现状上看,仍然没有充分发挥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大多数体育教师仍然沿用传统的课堂点评、期末检测的模式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整体性评价。这一传统的评价模式并不适用于大班教学,达不到理想的效果,因为大班中的学生数量比较多,教师难以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对所有学生进行点评,有的学生甚至整个学期都没有得到教师的点评与指导。而期末测试主要以学生的体育技能成绩为主,但是却忽略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出勤情况、进步幅度等其他方面的情况,因而难以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全面评价,其主要原因在于缺乏完善的网络平台,即使一些体育教师尝试采用网络评价的方式,但是由于自身技术水平不足,难以充分发挥网络平台的评价功能。

2 高校体育教学模式改革在“互联网+”时代的实践路径

2.1 构建互联网直观课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要想有效促进高校体育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就应该顺应时代发展潮流,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作用,积极构建互联网直观课堂。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将教学内容直观地展示给学生,主要以图片、动画、声音等形式开展体育教学活动。例如,可以通过动画来对体育运动的技术动作进行缓慢展示,并配以适当的音乐使学生迅速进入学习状态,尽快适应运动技能的训练节奏。其次,对互联网直观演示方面的优势作用进行进一步拓宽。如今互联网信息技术得以广泛运用,因此,体育教师可以将互联网技术转移到户外体育运动训练实践中,通过动态的画面来展示体育项目的技术动作。例如,在一些小球类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引导学生学习正确的挥拍击球动作,然后通过互联网技术将学生的击球动作展示出来,使学生对自身的动作进行不断的调整与规范。总而言之,要将互联网技术运用到体育技能训练实践中,促进学生体育技能与核心素养的培养,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并掌握体育运动技能。

2.2 构建互联网有效互动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通过对互联网互动机制的构建,以促进体育教学效果的显著提升,具体而言,需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生与教学环境之间的有效互动。体育教师应该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声音、图像、灯光等创造与教学内容相适宜的教学微环境,然后在教师的引导下及互联网所创造的微环境的感染下,学生的身心迅速融入到教学内容的习练过程中。其次,利用互联网技术加强学生之间的有效互动。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学生进行分组,然后组织其进行统一练习,课后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来对体育运动技术的练习方法进行探讨,也可以利用互联网来展示自己的练习过程,进而实现彼此之间的有效互动与交流。最后,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小班教学模式,教师可以通过互联网平台构建不同的学生群体,并根据不同学生群体的具体情况进行因材施教。通过互联网技术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互动,能够大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显著增强学生的学习效果。

2.3 构建互联网混合课堂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互联网混合课堂。首先,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线上课堂的构建,主要可以通过两种方式进行:一是利用微博、微信等平台来构建简单的线上课堂,使学生在这些平台上进行有效互动;二是寻求第三方专业教育软件提供商的帮助来构建线上课堂,第三方教育软件提供商一般有着比较丰富的教育经验与软件开发经验,能够结合教师的具体要求来构建线上课堂。其次,体育教师在利用线上课堂的基础上,结合当代大学生时间碎片化的特点,加大对线下常规课堂教学内容的改革与创新。例如,在体育运动技术教学中,体育教师可以根据不同学生的实际情况,针对性地推送一些教学短视频,以对技术动作进行简明扼要的讲解,便于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进行针对性学习。与此同时,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帮助学生在网上预约球馆,也可以向学生推送一些相关竞赛活动的通知,同时也可以通过互联网技术收集学生关于即将开展的竞赛活动的建议。最后,体育教师应该加强线上课堂与线下课堂之间的联系,处理好线上课堂与线下常规课堂的主次关系,将线上课堂中不能完成的教学任务转移到线下常规课堂中完成。

2.4 构建互联网评价模式

“互联网+”时代背景下,体育教师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的优势积极构建互联网评价模式。首先,充分利用互联网平台为学生提供更多展示自我才华的机会。学校体育教育的主要任务不只是对学生进行身体教育,增强学生身体素质,同时还包括对学生开展思想情感教育,促进学生身心的全面健康发展,从而将学生培养成社会需要的复合型人才。因此,高校体育教学中,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搭建自我展示的平台,使学生通过彼此间的比较,不断地学习与进步。其次,在高校体育教学中,考核与评价是对大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检验的重要手段,合理的考核评价方式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学生之后的学习。因此,充分利用互联网技术来构建一种教师与学生都能够参与的集体评价模式,有利于有效克服传统评价模式中的各种弊端,有利于实现评价标准与评价方法由单一化向多元化的转变。例如,体育教师可以利用互联网技术构建“点赞”系统,并合理设置集体评价与教师评价的比例,然后确定最终的评价结果。

3 结语

综上所述,互联网技术在高教体育教学中应用,突破了以往传统体育教学受时间与空间限制的弊端,拓宽了高校体育教学的深度与广度。打破传统体育教学的局限,充分利用好“互联网+”这种教学模式,为高校体育教学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猜你喜欢

体育教师互联网+体育
体育教师在线教学行为的实证分析
健康中国2030导向下体育教师健康素养提升研究
安徽省合肥市中职体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调查
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师队伍配置结构与优化
我们的“体育梦”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
体育一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