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花样游泳运动员心理障碍及解决对策分析

2021-11-24张熤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6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教练员运动员

张熤

(广东食品药品职业学院 广东广州 510520)

花样游泳难度较高,运动员往往存在一定的心理障碍。而若想在花样游泳竞技比赛中取得更好成绩,不仅需要拥有良好的身体素质及技能,还必须积极解决心理障碍,使运动员身心始终处于高水平状态[1]。该文将系统分析花样游泳运动员心理障碍类型及成因,并结合实际提出具体的解决对策以供参考。

1 花样游泳运动员心理障碍表现分析

1.1 紧张焦虑

在花样游泳比赛开始前,部分运动员会出现紧张不安的心理状态。比赛规模越大,压力越大,紧张焦虑程度也会逐渐加深,甚至会出现心烦意乱而影响睡眠质量的现象。处于此状态下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训练及比赛中难以控制自己的行为,导致知觉与行为不连贯,甚至会遗忘训练或比赛中的关键因素,进而造成训练效果低下及比赛事故等问题。

1.2 畏惧对手

花样游泳比赛中强者如云,畏惧对手是运动员经常出现的心理障碍,特别容易出现于缺乏大赛经验的年轻运动员群体内[2]。甚至有些优秀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在比赛中遇到曾经战胜过自己的对手,内心则会闪现出失败的阴影进而丧失比赛信心。在比赛过程中主要表现为情绪波动较大、赛前缺乏信心、难以集中注意力及难以控制比赛节奏等。

1.3 盲目自信

花样游泳比赛存在极大的不确定性,保持赛前盲目自信的运动员会过高估计自己的能力,相信自己在比赛中能够轻易取胜。在麻痹的心理状态支配下,他们不会过多认真研究比赛策略及分析对手实力,进而形成安然消极的训练比赛态度[3]。盲目自信主要表现为对赛前准备不够、注意力强度降低及知觉思维迟缓等,最终会导致在比赛中难以发挥出自己的运动潜能。

1.4 患得患失

花样游泳比赛结果与运动员利益密切相关,但比赛必然会有输赢之分,因此部分运动员会存在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碍,既想比赛获得胜利,但又害怕失败,主要表现为赛前焦躁不安、赛中频繁失误及赛后悔恨自责[4]。他们无法正确理解比赛失败后的后果,所以不利于发挥出应有的比赛竞技水平。

1.5 胜骄败馁

优秀的花样游泳运动员会有诸多光环照耀,在赞扬声与鲜花的簇拥下,有些运动员无法正确看待比赛的胜利,在内心沾沾自喜、骄傲自满,最终出现轻视他人而忽视训练的现象,产生消极、懒散及疏忽的心理障碍。当此类花样游泳运动员遇到失败后,成绩便会成为他们的包袱并且越来越重,导致训练及比赛水平停滞不前,甚至出现倒退现象,最终产生怨天尤人、自暴自弃及丧失活力的心理障碍。

2 花样游泳运动员心理障碍成因分析

2.1 运动员角度分析

自卑心理是花样游泳运动员产生其他心理障碍的因素,会使运动员长期处于消极状态,焦虑、恐惧及畏惧对手等便会自然而然出现[5]。花样游泳运动技术复杂,必须要求运动员保持较高水平,在训练过程中经常会发生意外情况。部分运动员缺乏科学知识,使负面内容不断强化,久而久之花样游泳运动难的印象便会成为心理阴影,甚至会出现丧失训练比赛信心的问题。

2.2 教练员角度分析

花样游泳极具个性化特征,但在训练过程中部分教练员完全不顾及运动员的接受状态,设计技术难度较大的内容,导致运动员对所学动作产生抵触情绪。此外,教练教学行为不规范,用僵化的讲解来阐述花样游泳动作的重难点,这会导致运动员对技术动作理解不足,造成事倍功半的后果[6]。最后,教练员没有尊重运动员个性化差别,不考虑主观因素,而为了获取比赛胜利经常出现“冷落差生、高看优生”的问题,甚至将差生作为反面教材,这样会打击运动员的自信心,若长期保持此状态,也会产生倦怠感。

3 花样游泳运动员心理障碍解决对策分析

3.1 加强外在保障,优化教练与环境因素

为了解决花样游泳心理障碍问题,应当加强外在保障,优化教练与环境因素。作为提升花样游泳运动员技战术能力的教练员,不仅需要掌握丰富的花样游泳理论及实战知识,还应当掌握科学的教法及心理学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够对运动员心理障碍进行全面分析,进而提高训练的深度及广度[7]。此外,还应当重视环境因素建设工作,为花样游泳运动员训练及比赛提供完善的心理保障。面对日益激烈的花样游泳比赛环境,如何处理好人际关系至关重要,对于运动员心理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基于此,教练员在训练比赛中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以自己的人格魅力潜移默化地影响运动员,在训练中适当加强心理教育,培养运动员不怕困难、刻苦训练的优秀品质,运用多元化的训练方法强化他们的集体协作能力,保证他们能够形成较强的团队凝聚力,以此抵御各类心理障碍问题。最后,花样游泳教练员应采取针对性的心理训练活动,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氛围,引导运动员自主学习运动心理学相关知识,使他们能够掌握自我心理调节能力,树立训练比赛信心,消除所存在的心理障碍问题。

3.2 加强思想教育及个辅,贯穿训练比赛全过程

思政素质是花样游泳运动员良好心理素质形成的重要基础,它能够主导与调控心理情绪变化,若存在思想认知不正确的现象,不仅难以发挥出主导调控作用,甚至会出现注意力分散及紧张焦虑等心理障碍。思想教育是解决心理障碍的重要途径,也是帮助运动员正确认知心理障碍的关键,在加强思想教育过程中应贯穿于比赛训练全过程。

在平时训练阶段,从严的思想教育是调控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基础。教练员应向运动员灌输“要以比赛的心理参与训练,以训练的心理参与比赛”的思想。这样既可以强调训练的要求,又能够从比赛角度强化运动员的心理素质。只有当教练员严格要求、严格训练后,才能够使运动员做到艺高人胆大,才不会因为比赛时的各种外界因素而造成过度紧张及畏惧对手等心理障碍。当训练时习惯了紧张的状态,心理承受能力便会逐渐提高,在比赛中适应紧张环境的能力也会得到强化。反之,若训练中没有按照比赛的要求进行,在比赛时则会出现手忙脚乱及遗忘技术动作等现象。

在比赛前阶段,需要抓好理想信念教育,培养运动员团队荣誉感、自豪感及责任感等,帮助运动员树立积极的理想信念,这样在比赛阶段心理情绪才会更加稳定。

在比赛阶段,需要抓好拼搏精神思想教育。技术动作优秀的花样游泳运动员可以进决赛,但获得金牌的往往是精神上的强者。因此,为了获得比赛胜利,除了身体及技术的比拼外,谁更顽强谁就会取得胜利。教练员应通过拼搏精神思想教育,使运动员能做到敢拼、善拼及坚韧。

在比赛后阶段,需要抓好心理恢复思想教育。比赛必然会有输赢,赛后运动员思想上主观认知偏差,会导致将胜利完全归功于自己,而将失败归于客观因素,最终使获胜者需要事事照顾,甚至会向组织讨价还价,而失败者自卑心理则会持续恶化发展。面对这些心理障碍问题,若无法得到及时缓解,将会使比赛后的情绪持续发酵,因此在赛后需要抓好心理恢复思想教育。当比赛结束后,应立即开展专题会议,对比赛进行总结学习,然后可组织休闲活动,使运动员脱离训练比赛环境,转移与减弱运动员的紧张感。

此外,除了需要将思想教育贯穿于训练比赛全过程外,还需要对运动员进行针对性的心理辅导,针对不同类型的心理障碍采取科学预防措施。个体心理辅导也需要贯穿全过程,以积极心理学为主进行预防,避免出现事后干预解决现象,使运动员始终保持积极心态应对训练与比赛。如面对运动员紧张焦虑的心理障碍,在赛前需要进行心理个辅,使他们能够放下心理包袱安心备战。此外,还可与他们共同制订比赛详细方案,对各项事宜进行详细考虑与规划,使赛前训练活动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这样运动员自然而然会胸有成竹,紧张焦虑的心理状态也会得到缓解。

4 结语

综上所述,花样游泳运动员心理障碍类型很多,产生因素相对复杂,因此需要加强对花样游泳心理障碍类型及成因的分析,加强外在保障并积极优化教练及环境因素,使运动员能够处于良好的环境下进行训练与比赛。此外,应将心理教育及个辅贯穿于训练及比赛全过程,不断强化运动员积极心理品质,以此解决心理障碍干扰。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教练员运动员
我最喜爱的运动员
教练员领导行为对运动员运动投入的影响研究——教练员-运动员关系的中介效应
重庆市击剑教练员从业满意度调查分析
一位短跑运动员的孤独
17岁前恋爱,日后易出现心理障碍
合肥市击剑青少年后备人才教练员现状分析
空心病
运动员
谈如何帮助学生在高考中克服解数学题的心理障碍
Sports Da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