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因及解决对策研究

2021-11-24

活力 2021年5期
关键词:心理素质层面成因

钱 娜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株洲 412000)

一、研究背景

职业院校的大学生就业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及广大高校关注的核心问题之一。大学生在历经了多年的学习活动以后,能够顺利地走上工作岗位,真正为社会的发展贡献自身的力量,是对他们个人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进行评判和衡量的关键指标要素。但是,随着毕业人数的逐年增多,大学生面临的就业压力也越来越大,通过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现状的分析,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很多学生还存在着就业焦虑的问题,他们担心无法找到心仪的工作,也担心自己的能力不足以胜任岗位的基本要求。在主观因素和客观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之下,大学生就业焦虑的问题已经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核心问题。为此,本文围绕这样一个背景,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基本成因进行了一些研究和分析,对就业焦虑问题的解决也提出了一些具有针对性的对策。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成因分析

我国社会已经进入新常态的发展环境当中,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背景下,社会及企业的竞争更多表现在人才竞争的层面,同时也对高职院校的学生提出了更多的要求,这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一个关键原因。从整体上来看,内部及外部因素的影响和制约都会导致高职院校学生出现就业焦虑问题。因此,在对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成因进行分析的过程当中,本文主要从内部成因和外部成因两个层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研究。

(一)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内部原因

具体来说,高职院校学生产生就业焦虑和其自身的能力、综合素养及专业水平之间是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的。有一些高职院校的学生对于自身的发展没有信心,认为自己无法掌握未来工作岗位需要的一些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在激烈的就业竞争环境下,大学生感到压力重重,这也是引发他们焦虑的一个原因。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大学生自身的性格比较内向,还不能适应从学生身份向员工身份的转变,他们甚至会对工作当中出现的一些突发情况产生过度的考虑和分析,对其中的一些困境关注程度过高,这也是造成他们焦虑的一个原因。总之,造成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内部原因和大学生的个人心理素质及抗挫折能力、个人的意志水平之间都存在着极为密切的关联性。内部原因也是高校大学生就业焦虑问题解决过程当中应该关注的一个核心要素。只有从内部实现问题的解决,才能够使大学生对未来的就业充满信心,才能够让大学生愿意参与到就业培训活动当中去,从而真正地成为社会需要的人才。

(二)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外部原因

除了内部原因,外部原因也是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焦虑的一个关键影响因素。具体来说,主要可以从以下两个层面进行分析。第一,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就业政策的焦虑。高职院校积极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活动,其目的就是鼓励广大大学生积极参与创新创业活动,有一些大学生身边的同学、朋友都积极地进行创业,这会给大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从而让他们产生一种就业焦虑感。第二,高职院校学生对于市场环境的焦虑。目前,就业市场竞争变得日益激烈,对于高职院校的大学生来说,想要找到心仪的工作还是存在一定难度的,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景气,企业人员需求总量逐渐减少,必然会导致大学生焦虑情绪的出现。

因此,要想让大学生的就业焦虑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就要从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两个维度进行分析,通过“各个击破”的模式,为高职院校大学生的就业创造一个更好的环境。

三、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解决对策

从上文的分析当中可以十分明显地看出,当前造成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焦虑与日俱增的原因,主要可以从内部层面和外部层面进行分析。因此,在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破解对策的讨论过程当中,也要从多个层面着手推进。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经济环境不断向好发展

如果整个市场环境不断地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和进步,那么势必会为当代大学生的就业营造一个更加良好的环境氛围,让当代大学生有更多的选择机会。为此,要充分发挥政府在经济层面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我国经济能够始终朝着平稳的方向发展和进步。同时,政府还要加大对企业的扶持力度,要让企业真正认识到人才的重要价值和优势作用。这样一来,企业吸引人才、招募人才的主动性就会越高,也就能够为当代大学生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

(二)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作用,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

一方面,高校的就业指导部门可以针对毕业学生定期举办一些招聘培训会、招聘信息交流会等,这种活动的开展不仅能够让大学生获得更多有用的招聘信息,同时也能够提升大学生的应聘技能。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焦虑问题的处理和解决,实际上首先需要其自身具有较高的能力和专业水平。在社会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在知识经济时代已经到来的今天,人才的综合素养和专业水平,始终是就业过程当中各个主体关注的核心问题。

另一方面,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当中,专业学科教师在课堂教学时也可以适当地引入一些与就业相关的内容。以高职院校为例,专业教师可以积极地与对口企业进行对接和交流,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实训机会,同时还可以为学生创造更多的顶岗实习机会。很多学生都是由于在顶岗实习的过程当中表现比较突出,直接被企业“预定”,从而解决了就业问题。

(三)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

大学生在就业过程当中心理素质不强、抗挫折能力较差,没有积极向上的心态来面对就业问题,也是造成他们就业焦虑的一个关键原因。针对这样一个问题,除了高职院校要加强对于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大学生自己也要注重自身素养和能力的提升。在日常的学习活动当中,大学生可以积极参与一些课外实践活动或是顶岗实习活动,为自己创造更多的社会实践的机会。这不仅能够让他们的眼界和思维得到进一步的拓展,而且在与外界交流的过程中,还能练就他们过硬的心理素质,使他们能够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就业活动。当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不断提升以后,他们的就业态度就会更加积极、向上。

结 语

随着就业形势的日益严峻,大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考验,就业焦虑随之产生,过度的就业焦虑会危害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阻碍就业进程。本文从影响就业焦虑的因素出发,从就业形势、社会偏见等多个方面探讨就业焦虑的对策,旨在为大学生就业焦虑的缓解提供参考意见,帮助大学生减轻就业过程中的心理负担,从而更好地择业、就业。针对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就业焦虑的基本成因,笔者提出了一些对策和建议:首先,要充分发挥政府的宏观调控作用,确保经济环境不断向好发展;其次,要充分发挥高职院校的教育作用,为大学生的就业提供坚实的理论指导;最后,要全面提升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让大学生以积极的心态面对就业。总而言之,高职院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解决和就业困境的破解,需要政府、高校及学生自身等多方主体的积极努力和协同推进,只有这样,才能够取得预期的效果,使高职院校的大学生都能够顺利就业。

猜你喜欢

心理素质层面成因
垛田形态多样性的自然成因探索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基于实证调查的学困生成因及转化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自相似视角下相对贫困成因分析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罗素悖论的成因
罗素悖论的成因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