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 龙江责无旁贷

2021-11-24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张子林

活力 2021年5期
关键词:绥化黑土地龙江

黑龙江省医疗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子林

农业现代化是建设现代化国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黑龙江必须担起的时代重任,是牢记习近平总书记“中国粮食”“中国饭碗”的殷殷嘱托,当好粮食安全“压舱石”的必由之路,也是乡村振兴的根基和血脉。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对建设国家粮食安全产业带,下大力气保障十四亿人的粮食安全再次作出部署。黑龙江省“十四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取得新突破,打造引领中国现代农业发展的龙江样板”,我们必须努力贯彻,义无反顾抓推动、抓落实。

绥化是黑龙江的农业大市,也是全省的“粮窝子”。近年来在推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中,发生了巨大变化,初步实现由数量增长向提质增效转变,由分散经营向规模经营转变,由单一的农业生产向三产融合转变,正在向农业强市迈进。绥化是黑龙江的缩影。经过5年的不懈努力,全省又向农业现代化目标迈进了一大步。

一是粮食总产量、商品量和调出量保持全国第一。2020年,全省粮食实现“十七连丰”,总产量1 508.2亿斤、占全国11.3 %,商品量占全国八分之一,调出量占全国三分之一。这三个第一使得黑龙江维护国家粮食安全“压舱石”地位更加巩固。

二是农业农村改革取得重要进展。不仅完成了“两大平原”现代农业综合配套改革等一系列国家“规定动作”,还探索创新了兰西县土地托管模式,为解决“谁来种地”的问题,进而把小生产引入现代农业发展轨道找到了一种可行的路径,一批职业农民涌现在绥化大地上。这一做法被评为2019年中国“三农”三大创新成果,在全国复制推广。

三是脱贫攻坚取得了全面胜利。黑龙江省有20个国家级贫困县和8个省级贫困县,去年都已经全部摘帽,1 778个贫困村全部出列,62.3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历史性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绥化5个国家级和1个省级贫困县全部摘帽,429个贫困村全部出列,16.7万贫困群众全部脱贫。

四是县域经济加速发展。黑龙江省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加快打造县域支柱产业,农产品加工转化率达63 %,粮食加工转化率达68.3 %。目前县域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达到43 %。同时,农业农村基础条件、公共服务、生态建设、乡村治理等方面也都取得重大突破。

按照国家对黑龙江的战略定位和《纲要》要求,我们将牢记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全力推进龙江全面振兴取得新突破,争当农业现代化建设排头兵,重点要抓好两方面工作。

一方面,做好“黑土地”这篇大文章。一个是把地“种”好,这是我们的本分。要坚决扛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的政治责任,认真落实粮食安全产业带建设任务。“十四五”我们要把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高到1 600亿斤新台阶,做到国家需要我们调出多少粮食就调出多少粮食,需要我们调出什么品种就调出什么品种。另一个是把地“守”好,这是我们的职责。黑龙江这块珍稀的黑土地不仅是龙江的,更是国家的、民族的。我们将依法千方百计保护好这一“耕地中的大熊猫”。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严守耕地红线,让黑土地在我们手里一亩都不少。

另一方面,做好“现代化”这篇大文章。率先蹚出农业现代化新路子,龙江责无旁贷。在动力上,突出抓科技。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农业关键技术攻关力度,打好大豆、水稻、玉米种业翻身仗,打造全国科学种田的样板,给农业插上科技的翅膀,让农民挑上金扁担。在产业上,突出抓融合。以“粮头食尾”“农头工尾”为抓手,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推动农业全产业链融合发展,到“十四五”末,要实现农业项目招商引资6 500亿元,打造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万亿级产业集群,实现农业产业优化升级,带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在振兴上,突出抓衔接。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我们还要统筹推进农业农村改革、乡村建设、基层治理等工作,促进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

猜你喜欢

绥化黑土地龙江
让黑土地始终有劲儿
龙江少年爱冰
面对新题型 如何去求解
龙江青年:立鸿鹄志,做奋斗者
《吉林省黑土地保护条例》施行
基于TM影像的明水县农业用地变化监测研究
黑土地上稻花香
图读龙江经济
龙江大美湿地组画——罗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