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横门出海航道选线分析

2021-11-24吴玲华广东正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珠江水运 2021年14期
关键词:广州港深槽白海豚

吴玲华 广东正方圆工程咨询有限公司

1.河流概况

珠江流域由西江、北江、东江及珠江三角洲诸河水系四部分组成,西江和北江在广东省佛山市三水区思贤滘,东江在广东省东莞市的石龙分别汇入珠江三角洲网河区,然后经虎门、蕉门、洪奇门、横门、磨刀门、鸡啼门、虎跳门及崖门等八大口门注入中国南海。

珠江三角洲水系包括西北江三角洲和东江三角洲河网水系以及入注三角洲的诸小河流,香港及澳门也在其地理范围内。三角洲河网区河道纵横交错,水流相互贯通,构成“三江汇流,八口出海”的水系格局。河口区东西两侧有伶仃洋和黄茅海两个喇叭型河口湾,其中东部的虎门、蕉门、洪奇沥和横门4个口门共同汇入伶仃洋后注入南海;西部的4个口门中,磨刀门和鸡啼门单独注入南海,虎跳门和崖门共同汇入黄茅海后注入南海。

横门水道和横门出海航道(又名横门东水道),位于珠江三角洲下游,中山市境内。横门水道和横门出海航道是珠江水系八大出海口门通道之一,也是珠江三角洲“三纵三横三线”高等级航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

2.出海线路比选分析

横门水道中山港大桥至横门口航段为单一河段,航槽顺应河势,沿深槽布置。

在横门口分横门东水道和横门西水道。横门东水道为主汊,河面宽、水深条件较好;横门西水道为支汊,河面较窄、水深较横门东水道浅,并已按1000吨级航道标准建成两座桥梁,因此,航道线路走横门东水道。横门东水道自横门口至马鞍岛东四围(深中通道横门大桥)航段为单一航道,航槽布置以桥梁为控制,沿深槽布置。

横门东水道自马鞍岛东四围(深中通道横门东大桥)至广州港出海航道航段,西侧自上游往下游为马鞍岛、淇澳岛,东侧为开阔海域。根据该航段水深地形、水流条件及保护区情况,制定了4个平面布置方案,分别如下。

2.1 线路方案1A

根据河床演变分析成果,现横门出海航道3000吨级航线航槽基本稳定。因此,本方案航道线路为: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自马鞍岛东四围(深中通道横门东大桥)至伶仃航道沿现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至伶仃航道10#标接入伶仃航道,航线里程约50km。

2.2 线路方案1B

由于现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穿过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若按原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作为横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5000吨级)出海航线,需在保护区内进行疏浚工程。为避开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避免在保护区内疏浚,线路方案1在现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的基础上对淇澳岛以下航段进行调整,将航槽往北偏移,从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北面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不涉及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范围。即: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自马鞍岛东四围(深中通道横门东大桥)至淇澳岛航段沿现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至淇澳岛后航道逐渐转向东偏南19°,至广州港出海航道14#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航线里程约45km。

2.3 线路方案2

考虑现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穿过珠江口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广东省淇澳-担杆岛海洋自然保护区禁止类红线区,且中华白海豚保护区已明确因为横门出海航道二期工程(5000吨级)出海航道在保护区内存在疏浚工程,所以不同意航道线路通过保护区。为避开中华白海豚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和淇澳-担杆岛海洋自然保护区,避免在保护区内疏浚,线路方案2在现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的基础上对马鞍岛东五围以下航段进行调整,将航槽往北偏移,从淇澳-担杆岛海洋自然保护区东北侧经过,至中华白海豚保护区的北面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且不涉及上述两个保护区范围。即:横门东水道自马鞍岛东四围(深中通道横门东大桥)至东五围沿现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至东五围后航道逐渐转向东偏南45°进入进口浅滩上的小深槽,航槽沿深槽布置,至浅滩东侧末端,航道逐渐转向东偏南39°,至距广州港出海航道约1km处顺应潮流走向航槽转向东偏南63°,从广州港出海航道16#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航线里程约40km。指标等方面综合比较,推荐线路方案

2.4 线路方案3

根据水文观测资料,横门口的潮位高于龙穴南水道潮位,进口浅滩北端有深槽连接上述两条航道,且该深槽不涉及生态红线禁止区。同时,由于深中通道建设影响,龙横航道改线,新龙横航道也是沿进口浅滩北端深槽进行布置,并且在新龙横航道项目中对该深槽按设计底高-4.0m进行了疏浚。因此,线路方案3利用进口浅滩北端深槽进行航槽布置。即:横门东水道航槽通过深中通道横门东大桥后,逐渐转向东偏南11°进入进口浅滩北端深槽(即新龙横航道),经深槽至距广州港出海航道约1.5km处顺应潮流走向航槽转向东偏南49°,从广州港出海航道26#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航线里程约34km。

综上所述,各线路从流场特征、航道横流、泥沙回淤及对周围海域水流条件影响、对伶仃洋地形及广州港出海航道冲淤影响、涉及保护区情况、航运发展需求、工程投资及经济1B,即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自马鞍岛东四围(深中通道横门东大桥)至淇澳岛航段沿现横门出海航道(横门东水道)3000吨级航道线路,至淇澳岛后航道逐渐转向东偏南19°,至广州港出海航道14#标接入广州港出海航道。

3.结语

综上所述,通过对横门各出海航道的现状、规划和限制因素分析,探讨横门出海航道的可行性,更好地利用水运资源。

猜你喜欢

广州港深槽白海豚
寻访白海豚(上)
海洋中的“大熊猫”
第五届中华白海豚保护宣传日活动启动
国产化深槽型主泵机械密封低压泄漏率计算与试验研究
广州港股份有限公司成功在上交所主板上市
珠三角地区港口“三足鼎立”
浅谈市政排水工程施工中的深槽处理
长江隧道盾构穿越深槽岩石段施工技术
由接地导体限定的无限深槽内线电荷的电场
世界最大集装箱船首靠广州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