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嫂心理压力成因及缓解对策研究

2021-11-24葛振岩唐婧乔志明徐中利陈卫东贾立校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学院

珠江水运 2021年14期
关键词:海员心理压力航海

葛振岩 唐婧 乔志明 徐中利 陈卫东 贾立校 江苏航运职业技术学院航海技术学院

海嫂,是对海员妻子的一种称呼。在国内,是指在海事局注册备案男性海员的合法妻子。随着“一带一路”深入发展,航运业的重要战略地位愈发突出。目前通过知网查询仅仅停留在对海员的研究,关于海员家庭的调查研究很少,对于海嫂的学术研究更少。社会媒体对海嫂的报道比较匮乏,导致社会大众对海嫂群体为海运强国的贡献与牺牲都知之甚少。丈夫常年漂泊在海上,海嫂既承担着普通人妻子的责任,还要承担丈夫的义务,既要当妈,又要当爹,生活中要面对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通过本文的调查研究探寻海嫂的心理压力来源,分析产生压力的来源以及原因,提出相应的缓解策略,对稳定海员的家庭,提升海员的婚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海嫂在航运强国中的贡献

海嫂能够支持丈夫的工作,是海员最大的精神动力,不论外界是否对海员职业有偏见,都能勇敢地面对大风大浪的考验,稳定职业心态,成为一名优秀的海员。

(1)海嫂缓解海员在船焦虑的情绪。海员常年漂泊在海上,常常会遇到极端天气以及海盗的侵扰,难免会产生对工作的焦虑。海嫂的鼓励则是缓解海员焦虑的最好的良药,是后方的最大支持,也是船员安心工作的保障。

(2)海嫂帮助海员进行职业规划。家庭是海员的职业生涯规划,以及不同职业阶段提升自己动力来源。随着海员家庭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夫妻俩会根据孩子的教育、父母养老、住房等一起制定家庭规划,鼓励海员踏踏实实工作,不断提升业务技能,实现岗位晋升以致增加收入。

(3)海嫂可以激励海员提升业务水平。海嫂把实现美好家庭幸福生活的需要转化成海员源源不断的工作动力,坚持和放飞自己蓝色的梦想,使其在为海运事业贡献青春年华过程中,不断提升自身的业务水平,不断寻求更大的施展舞台。海嫂是海员家庭的关键人物、主心骨,是维系海员职业稳定的重要因素,是航运强国背后默默的奉献者和支持者,在海洋强国建设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2.海嫂的心理压力表现与成因分析

与丈夫的长期分离,家庭琐事繁多,海嫂面临着来自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

2.1 家庭生活负担重

在丈夫出海后,海嫂便要承担家庭所有琐碎事,大到赡养老人、教育子女、改善住房,小到柴米油盐等,特别是那些已经生育的海嫂,往往难以在工作和家庭双重负担中找到平衡。多重的重担让海嫂面对各个方面的心理压力,对她们的心理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海嫂们也经常以“坚强”作为自己的口头禅,也可以从侧面反映了她们的心理压力。

2.2 缺少外界的认可

海嫂生活中承担着巨大的压力,本应受到外界的理解与关心,然而由于社会以及媒体的关注不够,很难获得周围人的认可。目前航运新形势下海员的工作有时得不到大众的认可,海嫂的辛苦负担家庭也很难收到社会支持,更有甚者,有些海嫂还会因为不被理解而受到排挤,在这样的生活环境下,即便生活非常艰辛,但也不轻易告诉丈夫,怕影响丈夫工作,缺乏排解情绪手段。

2.3 子女教育缺少父亲的陪伴

子女教育问题也是海员家庭的痛点。海嫂也希望父亲能陪伴子女读书,往往这个时间也是父亲赚钱最辛苦的时期。家长会不能参加,和同学闹矛盾了父亲不能出面,时间久了子女就会抱怨,不利于亲子关系的建立,也不利于子女的心理健康成长,海嫂是看在眼里,疼在心里。由于海员常年漂泊在海上,教育子女的重担落在了海嫂身上,加上生活上和工作中的琐事,让“既当妈,又当爹”的海嫂疲惫不堪,时间久了,心理上就会产生消极抱怨情绪,如果不及时疏导,容易引发家人矛盾与隔阂。

2.4 海员职业的风险

海员职业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例如极端天气以及海盗侵扰等。海嫂希望丈夫回归陆地照顾家庭,但很多海员选择了回避的态度,选择用“再干几年,赚够了一定数量的钱”来敷衍。由于海员受训时间长,证书获取难,工资相对比较高,都有一定职业规划,这也是无奈之举。很多海嫂不希望丈夫出海,但丈夫的回避态度会加深她们对丈夫的不解与误会。

2.5 缺乏必要的夫妻关系

亲密的夫妻关系的维护不仅仅需要情感的支持和功能上的互助,亲密的接触往往更容易使矛盾消弭于无形,也有利于夫妻关系的和谐稳定。然而,海嫂夫妻缺乏亲密接触的条件,除了身体上的接触,有些海嫂也表示了对缺乏性生活的遗憾。夫妻生活是婚姻的基本要素之一,这让海嫂对外看来显得情况尤为特殊,甚至让她们看起来处于弱势,遭人非议,增加了海嫂的压力。

3.缓解海嫂心理压力的对策

3.1 扩大社区服务对象,搭建海嫂心理咨询平台

专业的心理咨询对于海嫂来说,需要付出较高的经济成本,还难以被理解与接受。社区服务相比专业心理咨询来说,经济成本可以为零,更具有普遍性,更容易被准服务对象接受,所以要充分利用社区服务的资源,将海嫂的问题解决于初级阶段。如果问题严重,可以利用社工资源,将服务对象交接给专业心理咨询人员,这样可以使海嫂自然地接受帮助,还可以提高社区支持的水平。同时也可以借用航运公司社工介入,关心海嫂,培养海嫂自我表扬、自我鼓励、不消极、不抱怨的心态,通过积极应付的方式化解矛盾与冲突,缓解压力,提升自身的幸福水平。

3.2 增加人际交往,扩大社会支持

海嫂来自各行各业,首先要放开心扉,敢于与人交流,扩大交际群体。相关航运公司与高等院校可以建立“海嫂之家”“海嫂工作站”等为海嫂创造交流的平台,让海嫂走出家门,走进社会,通过教育、工作、交友等方式加深海嫂之间的友谊,激发海嫂交流的欲望,而经常谈笑风生的人较为开朗,不容易产生心理疾病。航运公司要加强对海嫂的关心和投入,让海嫂们能经常到公司参观,通过开展“海嫂开放日”等活动,推广公司的航海文化,参加表彰、岗位晋升等各类活动,增强家属对海员职业荣誉感。积极帮助有现实困难的家庭,要定期跟踪走访。航运公司要定期开展座谈的形式,加强海员的婚恋教育,帮助海员要从内心里体会海嫂的艰辛,学会良好的沟通技巧,缓解海嫂的压力,提升海嫂的幸福指数。

3.3 弘扬航海文化,不断提升海员职业荣誉感

全媒体特别是国家主流媒体要宣传航海文化,加强舆论引导。政府、航运公司、相关高校组织开展航海文化培育活动,建设航海文化教育基地,支持有关文学、影视、音乐、创新创业等,加强航海科普能力建设,加强青少年海洋教育和航海文化教育,组织航海院校夏令营、实习船出访等活动。特别在“中国航海日”“世界海员日”,组织开展向社会开放的船员、海嫂主题活动,宣传船员、海嫂的贡献;开展船员劳动竞赛和技能大赛,培育大国工匠,加强先进典型培树,开展推广宣传活动,不断提升船员的社会认可度和美誉度,缓解海嫂的心理压力。

3.4 从个人层面出发,提升思想意识和心理抗压能力

海员常年漂泊在海上,基本无法照顾家庭,当产生分歧时,要多体谅海嫂的艰辛,要以维护婚姻为重,多一点理解与包容,少一点指责与猜忌,比起“对错”,和谐幸福更重要。海嫂要体会海员的无奈与辛苦,积极参加活动,不断充实自己,给子女以正面引导,用积极的眼光看待问题,做一个有见地、有修养的新时代模范海嫂。心理学家阿尔伯特·埃利斯认为,引起人们不良情绪的不是事件本身,而是人们对事件的看法和观念。所以当海嫂遇到困难时,转变思维,多从积极的角度看待问题,保持良好心态,这样海嫂的生活就会变得丰富多彩。

猜你喜欢

海员心理压力航海
盼望
大航海争霸
盼 望
古代航海有多牛
航海博物馆
警察心理压力现状及应对策略
消防员心理压力状况调查
菲律宾拟提高本国海员占世界市场份额至50%
全球高级海员达137万 供求缺口收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