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会主义现代化精准思维的方法论思考

2021-11-24宋技宏

活力 2021年15期
关键词:方法论现代化精准

宋技宏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长沙 410006)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展现出许多独特的思维方法,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提供了科学理论的指导,精准思维方法是其中一种重要的思维方式。精准思维方法最初运用于扶贫问题,之后运用于多个领域。例如: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过程中的“精准防疫”“网格化管理”;在全面深化改革中的“以钉钉子精神抓好改革落实,扭住关键、精准发力,敢于啃硬骨头,盯着抓、反复抓,直到抓出成效”;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精准发现问题并“对症下药”。

一、精准思维方法的内涵及特征

(一)何谓精准思维

精准思维是指具体、高效、精确地定位、研究、解决问题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强调具体性和条件性,“丁对丁,卯对卯”,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诸多方法论中,精准思维方法有着独特的内在逻辑。首先是实事求是的调查探究。要运用精准思维,调查研究是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曾说:“通过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把大量和零碎的材料经过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思考、分析、综合,……也是领导干部思想理论水平和工作水平的重要反映。”只有躬身求是地调查研究,才能对现实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对所存在的问题精准定位。其次是深入细致地分析问题。精准思维要求在关注问题普遍性的同时更要注重问题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要找到问题的主要症结,这是矛盾分析方法的具体运用。再次是科学判断、精准决策。在医学领域,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成语——对症下药。顾名思义,把准症状才能开良方。同样,对问题进行深入细致的分析之后,就需要“开良方”,即做出科学而准确的判断和决策。最后是行之有效的具体操作。在针对问题进行收集材料、深入分析、科学决策之后,就需要考虑到实际操作层面,在具体操作时要将科学的决策坚决落实下去。精准思维方法就是要通过实施精确细致的方案解决问题,最终实现推动工作的目的。

(二)精准思维方法的特征

精准思维方法有着独特的内在逻辑,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中运用了精准思维,赋予了这一思维方法重要的现实价值。精准思维在治国理政中的运用,展现出四个方面的特性。第一,问题性。马克思主义的本性是直面问题的,直面问题符合马克思主义的传统。精准思维方法的问题性体现为以问题为导向,以精准聚焦问题为特色,以解决具体问题为目的。第二,操作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所有成就,都是干出来的。这里的关键,就是始终注重抓落实。如果落实工作抓得不好,再好的方针、政策、措施也会落空,再伟大的目标任务也实现不了。”精准思维方法的运用,要有可操作性,能够准确有效地解决实际问题,最终要变为行之有效的科学决策落实到现实中去。第三,准确性。准确性是精准思维方法最直观最基本的特征。精准思维方法要求对问题精准定位、精准施策、精准推进、精准落实,全过程要求准确到位。第四,人民性。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运用精准思维方法聚焦人民重点关注的民生问题,提高解决民生问题的效率和效果,赋予了精准思维方法保障人民利益、坚持人民利益至上的价值特征。

二、精准思维方法的重大意义

精准思维方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一种科学的思维方法,可以满足当下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现实需要,可以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同时还可以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论的理论内容。

(一)满足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现实需要

精准思维方法为满足我国当下的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现实需要而生。首先,精准思维方法是凝聚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内在要求。在全球化背景下,多元意识形态相互冲击,需要运用精准思维方法在多种意识形态的相互斗争中保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竞争力。其次,精准思维方法是治国理政高效化精准化的重要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的过程中,面对纷繁复杂的问题,运用科学的精准思维方法精准发现问题、精准分析问题、精准解决问题,提高了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再次,精准思维方法是社会精细化治理的必备条件。习近平总书记最先在扶贫领域运用精准思维方法,提出精准扶贫,改善了扶贫的工作机制,激发了脱贫的内在动力,使得扶贫效果显著提升,我国社会治理从粗放式治理向精细化治理转变。最后,精准思维方法是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需要。十八大以来,我党自上而下开展“刮骨疗毒”的斗争行动,坚决打击腐败行为,引导党员干部廉洁从政,实施党内精准督查和对党员干部的精准问责,在反腐败斗争中精准定位,就如打蛇七寸,一招制胜。

综上所述,精准思维方法的运用满足世情、国情、社情、党情的需要,能够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具体领域的工作,表现为推进我国意识形态建设工作,提高解决问题的效率和效果,助力实现扶贫工作,推动社会的精细化管理,保障全面从严治党见成效,等等。

(二)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进程

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我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以来一直坚持的目标。精准思维方法的运用,使重点问题、主要矛盾展露无遗,节约了大量的时间、财富、试错成本。将精准思维方法与科学技术相结合,推出“互联网+”社会治理模式,可以使学生得到精准教育、劳动力实现精准就业、老人实现精准养老、病人实现精准医疗等。例如,基层群众自治组织可通过划分网格,设立网格长,实行网格化管理,提供更加精准的社会服务,使社会运行更加有序,社会治理更加精细,显著改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的社会治理层面。社会治理领域结合精准思维方法,开创了新的社会治理模式,提升了社会治理的效率和水平,提高了社会服务的质量,有利于社会治理向着现代化的方向发展,对我国社会主义的整体现代化具有促进作用。

(三)丰富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论的理论内容

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实现需要科学方法论的运用,更需要科学方法论的保驾护航。精准思维方法以问题为导向,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尊重实际情况,客观分析实际,提出具有可操作性的政策,准确击中问题的要害,高效而准确地解决问题,使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学方法论体系更加完善。精准思维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宝库的宝贵财富之一,丰富和进一步深化了习近平总书记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思想,提升了建设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指导力量,为我国早日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了理论基础,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发展做出了理论贡献。

三、以精准思维方法推动国家发展的现实路径

一个国家的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社会主义实现现代化也不是一日之功。以精准思维方法推动国家发展,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必须从我国国情出发,与我国渐进式发展的规律相适应。本文认为,运用精准思维方法推动国家发展的现实路径有以下三种。

(一)树理念、精调研、准施策

何谓树理念、精调研、准施策?领导干部要树立精准理念,坚持精准调研,开展精准施策。第一,领导干部需要培养精准问题理念。强调问题的精准性是推动国家现代化发展的基础。精准问题理念的培养是精准思维方法助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开始。只有培养精准问题理念,才能号好时代脉搏,找准时代问题,准确把握问题症结,高效解决社会问题。第二,领导干部需要敢于“扑下身子”,展开精准调研。从毛泽东同志开始,我党就一直强调调查研究的重要性,调查研究是百年来我党一直秉承的重要传统之一,也是我们党的优良作风之一。开展精准调查研究是科学决策的必备环节,只有坚持精准调查研究,才能对实际情况了如指掌,才能及时调整政策,增进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第三,领导干部需要科学精准决策、精准落实。精准思维用于决策,更重在落实。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一砖一瓦”干出来的,其方法论的落脚点都在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用生动且朴素的语言将“抓落实”形容为“钉钉子”:“钉不到点上,钉子要打歪;钉到了点上,只钉两下,钉子会掉下来;钉个三四下,过不久钉子仍然会松动;只有连钉七八下,这颗钉子才能牢固。”由此可见,领导干部运用精准思维方法,最重要的还是将科学决策精准落实到位,只有这样才能对社会主义现代化产生促进作用。

(二)整体推进与重点突破相协调

国家的发展是全面的发展,需要综合运用系统思维、精准思维、战略思维。首先,推进是有重点的推进。国家发展中起决定作用的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在系统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科学指导下,要对于国家发展的大局有一个清晰明了的谋划,在朝着目标整体推进的同时要特别注意关键领域,要抓住重点,这与马克思主义矛盾理论相一致。其次,重点突破是兼顾全局的重点突破。运用精准思维方法要与其他科学思维相互结合,尊重发展全局,只有运用精准思维抓住重点实施突破,才能制定出精准而又有战略高度的推进国家发展的政策。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也是如此,需要其方法论体系中诸多方法的组合运用,打出一套直击现代化的“组合拳”。

(三)“精准”与“容错”相统一

国家的发展不是一马平川的,总体发展趋势是向前的,但过程充满着坎坷。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而推动国家发展的实践是不断变化的,因此国家发展要将“精准”与“容错”相统一,这也意味着国家发展是一个渐进精准与逐步纠偏相同步的过程。邓小平同志曾说:“改革没有万无一失的方案,问题是要搞得比较稳妥一些,选择的方式和时机要恰当。不犯错误不可能,要争取犯得小一点,遇到问题就及时调整。”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进程是摸着石头过河的探索过程,运用精准思维方法推动国家发展、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不是为了精准而精准,而是在我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根据实践情况的变化而渐进精准决策,逐步纠正有偏差的地方,使得决策符合变化的实践。

结 语

精准思维方法是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论中的重要方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着科学的指导。精准思维方法的诞生,丰富了社会主义现代化方法论体系;精准思维方法的运用,加快了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研究精准思维,对于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精准思维方法不仅是一种思维方式,而且代表着高效务实的工作态度和工作方法,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治国理政实践中反复强调的科学思维方式,对于我国发展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将精准思维方法与其他思维方法结合发挥作用,将有助于我国发展提质增效。

猜你喜欢

方法论现代化精准
实现人民美好生活之道:中国式现代化道路
谱写“强富美高”新江苏的现代化新篇章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佛阁:米拉日巴、诗与方法论
“洞”察脱贫——“精准扶贫首倡地”十八洞村录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精准“提醒”,促使干部“自励”
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
A Literature Review of Critical Discourse Analysis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