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质量发展下国有企业财务管理控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1-11-24马箢玲

活力 2021年18期
关键词:内审管控财务

马箢玲

(陕西延长中煤榆林能源化工有限公司,榆林 718500)

引 言

财务管理是企业开展各项活动的依据,更是保证各项财务信息准确和真实的基础,如果财务管理不严或者人员的专业水准不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就得不到保证,继而导致企业的经营决策出现偏差,严重影响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所以,国有企业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且在内外环境的变化下,进行管理制度、标准、流程的完善和调整,加大对专业人才的培养,促使其与企业的战略规划方向相一致,同时建立对应的财务风险机制,保证国有企业财务安全,降低财务管理风险。

一、当前国企财务管理内控存在的问题

(一)没有与企业发展规划相统一的企业文化

国有企业在经营和发展的过程中,大多对具体的行事准则和管理要求建立了对应的企业文化,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没有将财务理念很好地融入对应的企业文化当中,导致员工对财务管理的认知不足,存在严重的偏差,认为财务管理是财务人员的事情,因而对其不重视。另外,相关的财务风险评估和监督体系执行力不足,无法为企业的经营和决策提供依据,反而加大了企业的财务风险。

(二)财务信息化建设不足

在企业的运营和管理工作中,保证信息传递和沟通的及时性,对于各项工作的有效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更是企业实现内控的重要途径。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缺少对应的财务信息一体化平台,而国有企业内部的组织较大,在进行财务工程时程序较多,花费的时间较长,因而严重阻碍了工作效率,尤其是在进行重大决策方面,对企业的阻碍较大。此外,在具体的财务方案调整和改变下,没有及时地将信息进行传递和共享,导致决策的失误。信息一体化建设的缺失,还会导致财务人员为了保证财务报表的合理和正确,对数据进行修改,使得弄虚作假的现象出现。由此可见,信息化的建设是加强对财务各方面管理,以及实现工作落实和监督的重要方式。

(三)财务人员综合素养有待进一步提升

对于财务人员来说,要加强对会计核算内容的学习与创新。特别是在国家对于会计准则和内容进行了革新的背景下,财务工作人员要对自身有更高的要求。财务人员的专业性和能力以及财务技术的运用等情况,要能够满足具体的工作需求。然而,目前有些人员采用的仍然是原有工作方法,且对于新知识的学习和理解不足,导致在工作中出现不协调的问题,使得工作效率和质量不高。而企业在这方面缺少对员工的专业培训和知识培养,以及道德和职业等方面的综合考核工作,给企业的财务管理带来了较大的风险,而且工作质量不高。

(四)财务管理制度和监督体系不完善

在财务管理中,企业除了要确保财务人员遵守自身的工作准则、满足财务工作的具体要求,还要对其实际工作开展的情况进行监督和评价,以确保其现有的工作方法和管理机制的准确性,为企业的发展带来一定的效益。财务内审部门是国有企业财务工作中的重要监督部门,但目前国有企业往往没有独立设置该部门,审计部门监督和评价职责的运行存在较大的局限性。另外,负责审计的工作人员综合素养参差不齐,只是对企业内部的收支进行监督,对内控制度的运行和执行情况管控不足。

(五)缺少必要的财务风险管控机制

财务工作需要企业内部各个部门和不同岗位间的协调、配合,如果在运行当中出现问题,就会增大财务风险。但是,就现阶段的国有企业来说,大部分企业没有一个较为完整的财务风险管理机制,主要表现几个方面。一是管理或者领导对于财务风险管理认知存在误差,对于财务部门的职责认定不足,认为主要职责是资金的核算和收支管理,而企业在其他的工作中不需要财务部门的加入,如合同的审核和拟定以及业务、项目的谈判等。二是其他部门的人员认为财务风险管理是财务部门的事情,而自己的水平有限,没有将财务风险纳入自身的工作当中。三是财务风险机制的不完善,没有将财务工作融入企业的各项经营和管理工作中。

(六)预算管理不规范

预算是财务管理的主要内容,但是在实际的工作中,由于预算编制的不合理、收支范围管理的不科学、财务工作中有关数据的不准确,以及对于新的财务预算标准不了解,预算与实际的经营活动开展往往存在较大的差异,而且在资金的使用上缺乏统筹性的计划和安排,导致财务工作的盲目性,造成资金的使用不合理。此外,在预算结果和执行的过程中,缺少有效的监督和考核体系,因而约束性较小,导致财务预算管理不规范、不科学。

二、企业风险管控的必要性

(一)新的经济形势加大了国有企业的财务风险

在全球化的经济形势下,各个国家间的贸易交流与合作逐渐增强,但是受到国际局势的影响,交流与合作存在较大的不确定性,这就会对投资决策和贸易活动造成不好的影响,这种情况会给企业带来较大的风险,严重影响企业的长期稳定发展。

(二)高质量的社会发展背景要求

随着各项先进技术的开发利用,如人工智能、5G技术等,社会经济发展逐渐走向高质量和高标准化,这对于国有企业的发展来说是一把双刃剑。企业要根据自身的发展状况进行转型,以适应经济发展的需求。转型主要在思想理念的改变、管理方式上的创新及技术方面的革新等方面进行。在国内外市场环境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企业为了生存和发展,应结合自身各方面的变化,改变相应的财务管理方式,保证财务管理和准确性和科学性,促使企业稳定发展,加强对风险的管控。

(三)国家财政体制的改革

在国家对财政体制进行改革,并对会计准则进行调整与革新之后,企业要想保证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与对应的工作要求相一致、相协调,就必须根据内部工作中存在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企业要保证财务管理的科学性和准确性,积极消除影响财务工作进行的不利因素,进行财务风险管控,尽可能地将企业损失降到最低,扩大企业的经济效益。

三、优化财务管理控制的相关措施

(一)建立科学的企业文化,创造优良的财务管理环境

国有企业应加强内部控制,在建立和完善企业文化的同时,将具体的财务理念融入其中。有关管理者和领导要重视财务管理工作,并为财务工作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环境,结合相关的绩效考核和责任制度,保证财务工作的质量和效率。

(二)加强财务信息化建设

根据国有企业内部财务工作和管理程序,结合信息化技术,建立对应的工作平台,加强对企业经营决策、财务预算和成本管控软件功能的开发。对于不同部门中涉及财务的工作,可以在系统中进行设置,并且加强对系统的安全和防护建设,保证企业内部数据和信息的安全。此外,在监督和管控中,要实现财务信息的共享,保证财务信息的准确,从而提高财务管理质量。

(三)在人才的选用和培训上加大管控力度

在国有企业内部,针对一些不适合负责财务工作的人员,可以根据其自身的工作表现,将其调至其他岗位,并结合财务培训和人才培养机制,选用一些专业性较强和综合素养较高的人员,并且在薪资、晋升、考核等方面,严格按照对应的管理体系和标准来进行,从而提高财务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此外,在财务管理人员方面,要加强对其管理水平和专业能力的培养,从而提高管理质量。

(四)保持内审的独立性

保持内审的独立性,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一是建立权利较为集中,能够进行全面统一管理的财务工作机制。二是结合国家对财务内部审核机制的具体规定和要求,配置对应的内审机构,同时加强对这些人员的法制教育。三是针对企业内部的财务和经济活动,发挥内审的监督职能。四是建立信息化工作平台,选用一些专业性较强的人才,改变内审工作模式。

(五)建立财务风险管理机制

根据企业内部在具体的财务工作流程及开展中存在的问题、财务工作中的一些影响因素,对企业发展中的风险进行分析和研究,然后有针对性地建立对应的风险管理机制,建立财务风险管理团队,从企业内部或者市场中选用一些责任心较强、专业能力较好的人员进行风险预警管理,提高资金的使用率。此外,还要提高财务管理人员的风险防范意识,针对具体的财务工作,结合对应的风险内容,制定对应的解决方案,以便应对突发状况,减少企业的损失。

(六)加强对预算的规范化管理

对预算的规范化管理,主要是根据预算编制的标准和要求,结合企业工作情况,建立对应的编制体系。同时,对企业开展的经营活动和参与的项目进行预算管理,分析其可行性和能够带来的经济效益,合理利用企业现有的各项资源,保证收支平衡。对于一些投入较大的项目,要加强预算管理和监督,确保预算工作的规范化进行,还可以使用限额预算来进行科学控制,降低风险,从而促使企业长期稳定发展。在具体操作中,要对预算编制的内容进行细致的划分,对其中需要更改的预算提出对应的书面申请,并表述理由和现实依据,在财务经理和领导批准同意后,才可以更改。对于预算超支和决策错误等问题,要根据相应的考核和监督体系进行处罚;对于违反规则和财务制度的人员,情节较为严重的要给予开除处分。

结 语

综上所述,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背景下,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工作中,要根据市场的环境变化和国家政策的调整,针对自身经营和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财务管理,保证企业经营活动中各项数据的准确性,为决策提供科学依据,促使资金实现安全、最大化利用,提高经济效益。为降低损失,必须加强对企业的风险管控,根据具体的发展情况,对风险因素进行风险分析和识别,建立对应的管控机制。

猜你喜欢

内审管控财务
基于分级审核模式的质量管理体系内审研究
装配式建筑施工混凝土质量管控
党建与财务工作深融合双提升的思考
全程管控在机电工程设备安装的实施
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工作存在的问题及策略
欲望不控制,财务不自由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分析师关注对财务重述的双重作用
浅析如何加强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审计工作
中美防长在新加坡谈管控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