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的几点思考

2021-11-24黄春煦

活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审计工作机构国有企业

黄春煦

(重庆渝富产城运营建设发展有限公司,重庆 400021)

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审计机构作为市场经济要素,重要性正在不断凸显。建立健全完善的企业审计制度,能够提升企业内部运行的规范化水平,促进市场经济良性发展。目前来看,国有企业体制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国有企业管理的现代化水平有了很大的提升,但是审计制度建设方面却相对滞后,而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国有企业的经营管理效率,造成了国有资产的流失。为进一步提升体制改革成效,确保企业规范发展,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现有企业审计制度缺陷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如何完善企业审计制度。

一、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的必要性

在国有企业改革不断深入的背景下,国有企业经营管理机制也发生了很大的变革。国有企业审计制度作为提升国有企业经营发展规范性、防止国有资产流失的重要机制,在国有企业改革发展的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国有企业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对审计制度进行进一步的完善,确保所建立的审计制度及审计机制能够顺应企业改革的浪潮,成为推动企业改革的力量。目前,国有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呈现出经营规模扩大、资产重组频繁、股权转让活跃及经营风险加大的特征,在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需要对自身的审计制度进行完善,通过科学完善的审计制度促进转型发展,防止在转型发展的过程中造成国有资产流失。

二、国有企业审计制度现状

(一)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

审计工作独立性不强是国有企业审计制度建设中长期存在的问题,该问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现有的审计机构设置限制了审计工作监督管理功能的发挥。国有企业的审计制度在很大程度上是依据政府的政策指令建立的,并非企业为了适应现代化发展需求而建立的。在这种情况下,审计机构负责人往往与企业经营管理负责人角色重叠,审计工作开展的范围取决于企业管理层授权的范围;在企业内部机构设置上,审计机构与其他部门具有相同的地位,企业审计工作的实施很容易流于形式。

其次,审计职能定位存在问题。国有企业内部的审计机构需要替代国家对企业进行监督,但国有企业从产权归属上来看属于国家,这就导致审计工作身份缺位,审计工作在很大程度上成为企业管理层监督下属员工的手段。同时,部分管理人员对于审计的职能定位缺乏全面的认识,不了解审计工作的重要性,导致审计工作往往受企业领导人员意志的干预,独立性不强。

最后,审计人员在职责履行上存在问题。从审计机构在国有企业中的机构设置来看,其与其他机构属于平行关系,审计机构的审计人员往往来自企业财务部门及相关部门,很难保证人员的专业性,甚至在一些企业中,审计人员属于兼职人员。审计工作本身与企业经营管理工作具有一定的责任关系,导致审计机构的人员在实施审计的过程中,基于部门的利益关系做出偏离事实的判断,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内部审计监督功能的实现。

(二)审计工作范围有限

审计工作的开展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企业内部控制的有效性。企业审计工作的内容主要包括经济责任、财务收支、内部控制、产权明细及经济效益审计。但是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施的情况来看,其在很大程度上仅仅是财务审计,对企业领导者经济责任,以及下级单位财政收支情况的审查并未成为审计工作的重点。从审计工作的对象来看,主要是已经发生的财务事项,缺乏对未发生财务事项的重视,这就导致审计工作的全面性不足,无法有效纠正财务工作的偏差。事后审计的缺陷让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逐渐被边缘化,其作用难以得到发挥。

三、完善国有企业审计制度的相关措施

(一)确保审计机构设置的合理性

从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实践来看,提升审计机构领导层级能够确保审计工作开展的独立性。因此,国有企业在设置审计机构时应优先选择委员会模式,使其隶属企业董事会。董事会拥有较高的层级,可使董事会下属的审计机构在执行工作的过程中获得较高的独立性,保证审计机构在企业内的权威性,同时在执行审计工作的过程中也能够获得一定的资源作为支撑。

(二)加快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在完善企业审计制度的过程中,建立现代企业制度能够为审计制度的完善提供基础。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在实施的过程中,如果缺乏规范的授予、考核和评价监管制度,以及法人治理结构,就很难保证企业审计的全面性、有效性。从我国国有企业的改革内容上来看,最为关键的就是要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进一步明晰企业的产权,政企分离,让国有企业能够充分参与市场竞争。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国有企业改革正在不断深入,未改制的企业受到重点关注,应尽快采取灵活有效的措施推动自身改制。现代企业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指公司制,而从审计的角度来看,公司制的法人治理结构能够有效促进审计工作的实施。国有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同时还需要对监事会制度进行完善,细化监事会组成、人员选派与职责。从完善企业审查制度的角度出发,国有企业应界定好企业经理层、审计、财政及政府监管部门之间的关系,进一步提升监事会管理的科学性与规范性。

(三)改进审计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素质

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国有企业深度参与市场竞争,企业的经营活动更加多元化、现代化,传统的审计模式难以保证对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科学、全面的评价,因此国有企业审计工作需要进行一定的调整,以适应现代企业的经营活动。在这个过程中,首先需要改变的是以往单一的事后审计模式,应将事前审计、事中审计纳入审计的范畴,提升审计工作的全面性,保证审计工作对企业财务的监督功能得到有效的发挥;其次,需要从传统的静态审计模式转变为静态设计与动态审计相结合的模式,根据审计工作的需求灵活应用现场审计、远程审计等方式,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

目前来看,国有企业审计工作内容复杂,对审计人员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现代审计人员不仅需要具有会计专业技能,同时也需要掌握现代化审计手段。国有企业需要加强对审计人员素质的培养,确保审计人员的能力水平能够满足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比如可以对审计人员进行后续教育,根据现代审计工作的要求来建立审计师的选拔制度。现代企业审计工作需要处理大量的数据,因此需要将信息化的数据处理方式引入审计工作中,审计人员需要能够熟练地应用计算机进行审计,掌握相关软件的操作技能,其中包括评价软件系统的内部控制,以更为高效的方式获取审计工作所需的各种数据,提升审计工作的效率与全面性。

结 语

国有企业审计制度关乎国有企业的转型发展及国有资产的保护,在当前的发展阶段下,国有企业改革正在不断深入,国有企业内部的经营管理体制、经营特点都发生了一定的转变,传统的企业审计制度已经很难发挥作用。国有企业需要从现代企业发展趋势出发,加快建立现代公司制,调整审计机构设置,优化审计方法,提升审计人员素质水平,保证审计制度的完善性,从而促进企业发展。

猜你喜欢

审计工作机构国有企业
推动内部审计工作数字化的探究
三个聚焦破解国有企业统战工作重点难点问题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高校内部控制体系中的审计工作思考
当前高校内部审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国有企业每5年至少审计1次
做好企业审计工作的几点思考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