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实践与感悟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2期
关键词:思政基层群众

王 鹏

(中国石油集团电能有限公司供电公司,大庆 163453)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当前党建思政工作开展过程中的重要难点及薄弱环节,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已经全面步入新时代发展进程中,充分促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实践,坚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优化,也是当前非常值得重点关注和研究的一项课题。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实践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成效有待提高

现阶段,因为受到市场经济环境的影响,基层群众非常关注物质利益,基层群众中的功利主义思想非常普遍,这也使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受到严重影响和削弱。

(二)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形式主义比较严重

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落实必须建立在多方面一起深入参与的基础之上,这样才能形成巨大的凝聚力,保障思政工作系统的高效开展落实。然而,目前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在实践过程中存在以下几点不足。第一,从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人员严重不足,因为基层本身工作及生活环境和条件比较艰苦,专业型的思政工作人员存在严重流失问题,这也导致基层思政工作无法有效开展。尤其是在我国的广大农村地区,基层思想政治工作通常是由村委会班子成员来兼职负责的,而这些人员数量毕竟有限,日常性工作也非常繁杂,能够用于思政工作方面的精力和时间也非常有限,所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基本流于形式。第二,很多基层党组织成员自身并未正确认知和重视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实施。一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个人认为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效果缺乏实际具体的衡量指标,所以可做也可以不做。第三,一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自身的工作能力水平有限,无法有效满足基层思政工作开展的实际需求。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本身直接面向普通的人民群众,而要有效开展落实基层思政工作,就要积极深入群众之中,了解群众思想变化的动态情况,如此才可以真正把握思想问题的根源,从而有针对性地采取引导和工作措施,促进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高效开展。然而现实情况是,部分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往往背离了基本的群众路线,与基层群众之间缺乏密切联系,没有深入基层了解群众疾苦和需求,常常以主观想当然的思想和方式来开展工作,所以必然导致基层思政工作流于形式,无法发挥应有的积极作用。

(三)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方式方法滞后、载体陈旧

对于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而言,必须要保持工作方式方法和理念的创新,积极与时俱进,利用最新的宣传载体,发挥思政工作的积极作用。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落实也必须要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传播手段和平台,充分考虑基层人民喜爱的方式,了解群众的习惯,从而深入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性。然而,现阶段基层思想政治工作人员开展工作时依然沿用传统的载体和方式,如报纸刊物、开会、标语及宣传版画等,而新时代的新兴媒体的宣传方式和载体并未被有效利用,所以这样开展的思想政治工作并不具有充分的实效性及时代性特点。

二、新时代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创新的路径思考

(一)打破思维定式,实现理念的更新

思想引领行动,观念更是行动的内涵。想实现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有效开展和实践,首先要做好观念的转变和更新。在新时代背景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想要有效开展,其工作人员首先必须积极解放思想,转变传统的思政工作理念。思政工作者应当积极提升自我的阵地意识。全体基层思政工作人员必须纠正错误的虚无主义及形式主义观念,全面认知在当前深化改革的重要发展阶段中,思想政治工作有效开展对于提升改革凝聚力的重要性,对于促进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发展的重要作用。基层思政工作人员还应当积极提升个人的时代意识和观念,保持与时俱进,这样才能够保障基层思政工作开展的强大生命力,深入探究新时代背景下广大基层人民群众在思想观念方面的波动变化,有针对性地为满足群众的思政工作精神提供新活力。基层思政工作人员还必须主动提升队伍的服务意识,为群众提供优质满意的服务,发挥人民公仆的精神,与人民群众打成一片。积极强化工作人员队伍的创新意识,随着实践经验总结,结合现实情况,积极创新优化工作方式。

(二)以队伍建设为支撑,创新工作机制

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本身有其复杂性和系统性,想要充分发挥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和作用,就必须积极加强基层思政工作人员队伍的建设与完善,打造高素质专业型的基层思政人员队伍,这对提升基层思政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有重要意义。基层思政工作组织应当充分立足于自身实际,提升工作人员的思想觉悟和业务能力。对于部分基层组织,特别是农村地区的基层组织,思政工作人员应当强化培训组织力度,有效提升思政工作人员队伍的专业素养。同时也要积极优化完善基层思政工作人员的福利待遇,吸引并留住人才,保持思政工作人员队伍的稳定性,加强基层思政组织的工作机制的建设与完善,建立责任保障机制。基层思政工作应当充分落实责任到人,层层落地到位,主要领导、分管领导、政工人员都应当各司其职,共同努力保障思政工作顺利有序开展,优化完善考核管理机制。在基层思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还应注重考核评估管理机制的建立与完善,在具体建立考核评估管理机制的过程中,应当融合定性与定量指标,结合过程与结果,软指标与硬指标一起抓,全方位考核评估基层思政工作开展实施的效果。建立完善的激励机制,针对工作表现优异的工作人员,应当加强精神方面的肯定和奖励,并纳入个人政绩考核评估体系中,同时结合适当的物质激励举措;对于不合格的政工人员,也要及时做好继续教育,不断优化提升其工作质量。

(三)契合群众的实际,优化服务内容

在基层思政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应当全面考量基层人民群众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基层思政工作人员应当积极深入基层人民群众之中,运用沟通互动、完善调查系统等多元化形式,调研掌握责任区域的基层人民群众关注的重点问题和困难,有针对性地提供有效服务。在新时期背景下,基层思政工作的开展必须要紧紧结合人民群众的切实利益,关注热点民生问题,通过教育宣传引导群众、为人民群众服务等方式,有效化解基层群众的思想问题,充分解决基层群众遇到的现实问题,保障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能够落到实处。

(四)改进工作方式方法,拓展服务平台

在新时代背景下,为了充分提升基层思想政治工作的开展成效,工作人员应当积极优化完善思政工作组织开展的方式,必须转变传统的偏理论化的灌输式方式,所有工作开展必须要结合实际,不讲大道理、大空话,以免激起基层群众的反抗和抵触心理。基层思政工作人员应当积极学习心理学和社会学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并在实际工作中加以有效运用,工作方式也要转变为多元化渗透的方式,避免枯燥说教的单一灌输式引导,积极探求基层群众能够接受、比较喜爱的沟通方式。还要主动创新基层思政工作开展的载体和平台,传统思政工作的组织形式大多以开会或者报刊宣传等方式为主,而在新时代背景下,这样的方式难以满足现代社会人们对于信息获取的需求,基层思政工作人员应当充分整合改进各种宣传内容和素材,结合地方基层的实际情况,通过群众喜闻乐见的方式和载体应用,高效开展现代化的基层思政工作,发挥网络信息技术的优势作用,探索运用公众号、微信群及微博、视频等多元化新媒体技术平台,促进思政信息内容的高效传播,丰富传播的样式和途径,提升基层思政工作本身的吸引力及渗透效果。

结 语

总而言之,基层思想政治工作是一项复杂性的系统性工作,有着其独特的艺术性。新时代背景下的基层思想政治工作开展,应当积极实践总结经验,不断创新优化工作方式方法,转变传统的思政工作理念,全面融入基层人民群众之中,了解群众实际需求,有针对性地为人民群众提供高效率、高质量的服务,把握人民群众的心理变化,做好思政宣传引导工作。

猜你喜欢

思政基层群众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多让群众咧嘴笑
基层在线
思政课“需求侧”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思政课“进化”——西安交大:思政课是门艺术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