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新时代党员干部的“七种能力”

2021-11-24

活力 2021年12期
关键词:层面党员干部总书记

周 静 刘 波

(上海市质量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上海 201114)

一、如何认识“七种能力”

看起来,“七种能力”是七个独立的要素,但分析表明,它们是有层次的,而且有不可分割的联系。大体上,它们可以分为五个层次。

(一)政治层面

政治能力。对于党员干部来说,讲政治是第一位的,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场合,都要不断强化“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这是成为一名合格的党务工作者的前提条件。

(二)决策层面

1.进行学习和研究的能力

“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要提高调查研究的能力,就要到前线去,到一线去,只有这样才能了解事实,才有发言权,这是科学决策的基础。

2.科学决策的能力

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各级党员干部要坚持实事求是,做出有利于经济社会发展的科学决策,不能脱离实际,做出违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的决策,急于求成。

(三)担当水平

1.转型攻坚的能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面对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党员干部要有敢于担当的勇气、改革攻坚的能力。

2.处理紧急情况的能力

经济和社会发展没有现成的方案可以参考。如今,各地“灰犀牛”事件、“黑天鹅”事件频发,党员干部只有具备较高的应急能力,才能充分发挥党的组织领导作用,快速有效地应对事件,促使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这是对全国,特别是武汉市疫情防控工作胜利的深刻总结。

(四)方法论层面

与群众打交道的能力。我们党始终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基于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人民将永远是党的力量之源。始终把群众放在心上,坚持向群众学习,学会与群众共事,是我们党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一贯要求。

(五)实施水平

了解实施过程的能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只有理解落实科学决策,走好推动发展的“最后一公里”,才能在实现目标任务的道路上稳扎稳打,行稳致远。

以上五个层面:政策层面是前提,决策层面是基础,担当水平是关键,方法论层面是要求,实施水平是目标。它们相互联系,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二、为何要强调“七种能力”

(一)把牢“为人民服务”这个能力之本,始终做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力量,是我们共和国的坚实基础,是我们强党兴国的基础”。我们必须始终严格依靠人民,不断造福人民,牢牢扎根于人民,从人民中汲取不竭的力量。

首先,我们必须永远记住最初的使命,那就是为人民服务。我们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为中国人民的幸福和中华民族的复兴而努力,这是我们党最初的目标和使命。长征中的“半边天”的故事,淮海战役中“坐轮椅的人”的胜利,都充分证明,只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的位置,我们就会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常与人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就能汇聚起风雨同舟、勇往直前的磅礴力量。

其次,我们必须有效地保护人民的重大利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目标。要始终保持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把群众作为第一信号,把为群众办实事作为第一任务,把群众的小事当成自己的大事,心连心,用爱心和努力解决群众的‘急、难、盼’问题,不断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再次,我们必须保持高度的意识,即人民是教师。创造历史的人,才是真正的英雄。我们要有甘为人梯的态度,自觉尊人民为师,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放下架子,打碎一切,虚心向群众学习,真正把群众面临的问题解决好,把群众的意见反映好,把群众创造的经验总结好,决不能因为脱离群众而失去群众。

最后,要坚持群众满意的工作标准。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金奖银奖不如老百姓的夸奖。要坚持价值取向,坚持为群众满意而工作的基本标准,要有闻过则喜的心,要善于根据群众的抱怨甚至骂声,及时发现决策中的缺陷,及时纠正工作中的不足,使我们的思想和行动更加符合人民的意愿。

(二)是新时期对党员干部的一次新的考试

在这个时代,世界、国家和党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出现了新的情况和问题。改革开放初期,我们是“摸着石头过河”,而现在,世界正经历着百年不遇的巨大变化,中国的外部环境也变得更加不稳定、不确定。

随着我们在“十四五”期间进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我们所面临的问题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等目标,我们还需要不断努力。在今天的国家和国际环境中,我们正在走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新路,我们面临的许多问题没有现成的方法,没有现成的答案,也没有可以触摸的“石头”。无论是经济社会发展、协调社会利益、化解社会矛盾还是完善社会治理,各级党员领导干部都面临着实践能力不足的困境,他们都会产生一种“本领恐慌”。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本领恐慌在党内相当一个范围、相当一个时期都是存在的”。目前,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青年领导干部培训班上提出了“七项技能”,这既是新时期对党员领导干部克服本领恐慌的新要求,也是对各级党员领导干部的新考验。

三、怎样提升“七种能力”

在习近平总书记为各级党员干部提出“七大机遇”的时候,党员干部该如何回答呢?作者认为,关键是四个词:学习、思维、实践、理解。

(一)学习

学习是提高个人能力的最有效的途径。在内容上,不仅要学习党的理论和政策,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还要学习本专业的业务知识;在方法上,要全面系统,深入思考,联系实际;在题材上,要从书本、群众、实践等方面学习。疫情后期工作的稳步推进,直至取得伟大的胜利,都是建立在以往失败的经验上,建立在了解正确的方向、做出科学的决策和实施正确的措施上。

(二)思维

思维是“学习”的延伸,是“学习”的总结和升华。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可以看出思维的重要作用。党员领导干部要注重在“学”的基础上进行思考。只有思考才能把知识变成力量,把经验变成阅历,推动工作向更深更高的层次发展。

(三)实践

必须进行实践,必须实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幸福是奋斗出来的”。纵观新中国的发展史,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史,始终需要务实的、脚踏实地的精神,将计划转化为现实,将改革落到实处,脚踏实地。为了实现第十四个五年计划的美好规划和“两个一百年”的目标,我们必须认真审视计划的实施。

(四)理解

理解指明白、了解,是更高层次的“思考”。有一个词“顿悟”,意思是立即理解某件事。这真的是一个瞬间吗?事实上,我们从大量的历史资料中可以看出,这种“顿悟”是建立在长期学习、思考和实践的基础上的,就像没有多年的“格物”思考,王阳明就不会明白心学的真正含义;没有不断的反思和苦思,曾国藩就不会明白成功的真正含义。党员干部要想获得“启迪”,必须不断学习总结,认真抓好领悟基础,深入探索思考,才能“悟”出初心的真谛、使命的真谛。

猜你喜欢

层面党员干部总书记
党员干部新书架
基于选项层面的认知诊断非参数方法*
时局图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习近平总书记论守初心
把对总书记的深厚感情转化为工作动力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习总书记“下团组”
二孩,人生如果多一次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