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景观遗产的保护与开发

2021-11-23程文胤

中国房地产业·中旬 2021年4期

程文胤

【摘要】中国传统景观园林作为重要的文化遗产,正在受到越来越多重视,然而现阶段的保护与开发手段不够成熟,陈家桅杆作为川西林盘与川西民居的代表,需要更多更成熟的保护与开发。

【关键词】陈家桅杆;景观保护;景观开发;川西林盘;川西民居

【DOI】10.12334/j.issn.1002-8536.2021. 11.194

1、引言

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在经历了数次由房地产商等各个因素共同构建的建筑浪潮之后,无数具有深厚历史的景观与建筑被粗暴的破坏掉了。但在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并重的今天,景观遗产的保护也被放在了越来越重要的位置,因此寻求一个将经济发展与文化传承并重的景观遗产保护计划就变得愈发重要。本文以陈家桅杆为例,探讨遗产的保护与开发的实际应用的规划与计划。

2、陈家桅杆的背景与特点

陈家桅杆位于四川省温江市,是一座集园林和建筑为一体的综合建筑群,同时具有居住,宗庙,游览等功能,历史悠久,文化价值高。

陈家桅杆于1864年建造,建造时间长达8年,是陈家典的私家宅院。为典型的中国传统木架建筑群,占地面积约为十亩左右,整个建筑群共有12个院落,布局精致典雅,具有明显的清代建筑特色,建筑群大致被分为三个组分:中轴线上的住宅部分,位于西侧的小花厅和东侧的大花厅,三大部分中,园林与建筑各有特点,各自承担不同的功能,其平面布置也别具一格,既不同于北方的规整的中轴布局形式,也不同于南方建筑群自由轻快的布局方式,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融合了两者的特点呈现出一种既有中轴线,又自由布置的形式,布局均衡却不对称,有非常高的艺术价值。

3、陈家桅杆的保护

3.1保护现状

随着近年来我国对于传统文化的逐步重视与对川西历史建筑的保护工作的全面深入开展,陈家桅杆建筑作为川西地区现存唯一的民居,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重视,但陈家桅杆建筑历经百余年的风风雨雨,许多地方已经被毁或者破坏,原有建筑的形态也因此受到严重的侵蚀,部分建筑物被破坏以至于几乎无法辨认,成都市和温江区政府虽然进行了一项长达七年的建筑修复工作,但是仍然很难还原其本来的建筑技术工艺与形式。

3.2保护中的现实问题

对园林建筑遗产的保护往往需要面对城市的扩张与旧建筑的矛盾,陈家桅杆也不例外,如何处理好新旧城市之间的关系,将是未来将要面对的重要问题。不仅要做到保存住陈家桅杆现存的园林与建筑,更要保存住周围环境,使环境与建筑相辅相成。

陈家桅杆的景观价值没有得到充分的利用,对陈家桅杆的保护工作起步较晚,技术人员在对这方面的开发与表现方面不够成熟,难以深入发掘与利用其景观价值,对各方面价值的开发较为不平衡,其景观的价值的体现往往只有浮于表面的旅游价值,对其深入的文化与技术内核缺少深入的发掘与研究,缺乏专业性的深入剖析。

4、陈家桅杆的保护建议

陈家桅杆是一个由周边环境、院落、建筑、装饰、园林要素等组成的整体,所以对川西宅院的保护工作必须整体进行。在保护过程中,需要注意宅院自身与周边环境的协调性,确保各个景观要素和地域文化能够较好地融合,完整地将陈家桅杆承载的历史信息保护并展示出来。

陈家桅杆的保护要遵循可持续原则,保护开发同步进行,一方面对现存宅院的内外环境进行维护修缮,使宅院本身得到保护;另一方面,在保护的前提下适度开发,对外开放,使其蕴含的价值和艺术特色被公众所了解,从而得到传承和发扬。

5、陈家桅杆的开发条件

"陈家桅杆"民居建筑群景区是一座集民居房屋、宗祠、花园于自身一体的现代综合型三层庭院式民居建筑群,保存了完好的陈氏宗祠以及古建筑群民居聚落,较为完整地说是继承和维护保存了我国川西地区中华传统民族宗祠建筑文化的重要建筑设计艺术文化要素。此外,近年来,成都市温江区政府十分高度注重乡村旅游文化资源的保护开发,寿安镇也高度重视挖掘保存和保护恢复当地历史乡村文化遗产和建筑风貌。

农田作为山区林盘的第三个生态圈层,作为山区林盘原始生态的核心存在重要地位和发展基础,发挥了维护保持山区林盘原始自然生态的重要关键性保障作用。环境景观风光优美,生态环境治理品质高,为"陈家桅杆"典型森林地貌形态的综合修复性园林建筑设计改造工程项目提供了良好的森林生态治理基础。

6、陈家桅杆的开发方法

“陈家桅杆”景区具有独特的苗族宗祠乡村林盘特殊地理文化特色和丰富的乡村旅游资源综合配套资源优势,在未来进行乡村旅游重点项目总体规划与综合开发的时候就需要充分考虑注意对其特殊地理文化特色的有效维护与综合发挥,利用其特殊地理特色区位位置优势与景区周边不同地域旅游资源的有效整合,开发并形成集川西苗族宗祠林盘历史风貌文化景观传承、川西苗族民居文化景观历史风貌文化表现、等于體为一体的大型旅游综合性特色乡村休闲旅游重点项目。

恢复"陈家桅杆"主体。不仅仅只是对其现有的建筑物进行了保留,还要根据历史文献记录,修复其原始历史样式,清理其中的与原始历史建筑不相符的一些部分及其功能。整合打造"陈家桅杆"周边的宗祠式建筑群聚落,对于川西传统民居建筑风貌存在保留性比较好的古老建筑物都可以继续保留,而较为破败、风貌己经严重地脱离了川西传统民居建筑风格的古老建筑,则这些都可以予以清除。

加强对陈家桅杆进行保护宣传。提升中国川西宗祠林盘的知名度,让越来更多的当代中国民众能够真正知道和深入理解川西省的宗祠盘和林盘,认识和了解看到川西宗祠盘和林盘的这个具有重要历史文化价值、文物保护价值和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经济社会和可经济利用价值,引起全国社会各界对川西宗祠盘和林盘良好保护的广泛重视和高度关注;从而培养广大社会民众对于川西宗龛盘和林盘的良好保护意识,让我们社会有更多的社会民众对于川西地区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区域历史文化的良好保护感到了兴趣并从而产生一种保护自觉性。

结语:

陈家桅杆作为独具特色的川西林盘代表与川西民居的代表,本身具有丰富的文化精神内核与历史积淀,也是独一无二的历史遗产,具有丰富的研究与发掘价值,值得作为重点开发的对象,对其进行深入的发掘研究,并使其内涵的传统文化重新映入人们的眼帘。

参考文献:

[1]杨晓艺,庄爱玲.宗祠林盘的保护与开发——以“陈家桅杆”为例[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8(06):25-30.

[2]谢天开.成都温江陈家桅杆——古建筑文化琐谈[J].四川建筑,2000(02):24.

[3]万雅欣.川西宅院景观空间特征研究[D].四川农业大学,20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