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农村学前教育的小学化问题

2021-11-23郭秀秀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幼小幼儿园家长

郭秀秀

(山东省聊城市高唐县第一实验幼儿园 山东 高唐 252800)

1.幼儿教育“小学化”形成的原因

1.2 农村幼儿园教师师资力量欠缺

1.2.1 教师的专业技能不足。由于农村条件差,交通不方便,教师的待遇低,社会地位不受重视,很多教师不愿意到农村当老师,造成农村教师素质越来越参差不齐。

1.2.2 农村幼儿教师趋向老龄化。农村幼儿教师数量不足是学前教学问题中的致命问题。目前,农村教师队伍中人数减少、年龄大,经验不够、不能留住人、教师性别严重不均。由于农村教学条件受各种束缚,基础设施不完善,娱乐活动少,教师工资以及福利待遇低,晋升遥遥无期。

2.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危害

2.1 使孩子产生学习恐惧,对孩子进入小学后的学习产生了消极影响。学前期的孩子无论智力和能力都达不到小学水平,家长还总是埋怨孩子不学习,不争气,其实最该检讨和受到责备的正是家长自己,每个孩子都是好苗苗,却被急功近利的做法给“拔”“蔫”了甚至“枯”了。

2.2 不利于幼儿身体的正常成长,对幼儿的身心健康产生危害。学龄前儿童处于发育阶段,身体和神经系统还比较薄弱。如果孩子长时间注意,大脑容易疲劳,这会对系统造成损害,使孩子变得迟钝。学前游戏项目的增设,学生很喜欢新型课堂的互动性和愉悦感,有助于知识性与趣味性的完美结合,劳逸结合。因此,面对学前教育,应该关心能让人产生愉悦的、适度的项目。

2.3 阻碍幼儿智力的正常成长,错过了幼儿教育的“黄金期”。幼儿园教育“小学”强调向孩子“灌输”知识,忽视孩子在游戏中的主动探索性学习,在幼儿教学项目中,教师不把自己看成是教育的研究者,而是教育的实行者。因此,在设计游戏活动时,他们不知道如何去做,不知道如何将教育理念渗透到游戏设计中,缺乏方向和目标,不能把握游戏项目流程的规划和实施。教师设计的每一个游戏项目往往会使儿童得到各种能力的训练。

3.走出幼儿教育“小学化”的具体策略

3.1 转变家长落后的教育观念

3.1.1 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家长是幼儿的第一位老师,也是终身老师。帮助幼儿顺利度过幼小衔接阶段离不开良好的家庭教育。有学者已经认识到幼小衔接中家庭教育的重要性。

3.1.2 加强家园合作,幼儿园与家长及时沟通交流。若家庭和幼儿园不及时沟通交流,会出现教育不一致的情况,加重幼儿的内心负担,从而影响儿童的内心发展。幼儿园大班要求能够熟练掌握10以内数的加减运算,在我从教工作中经常遇到这种情况:如按照课程准备正在学习6的加减运算,但是家长认为太简单了,孩子已经学会了,于是自己在家里教孩子难度更深一些的知识。他们以为自己“聪明”的做法节省了教师“教”的时间,孩子也会更容易接受新知识。殊不知这种“聪明反被聪明误”的做法,导致老师的课程更难进行,孩子接受起来更加矛盾。

当代不同形式的艺术似乎都有试图消解与观众之间距离的倾向,公共艺术在这方面和其他艺术形式相比更具优势,公共艺术因其”公共性”的特征,决定了比其他艺术形式更具“开放性”。这种“开放性”一方面体现在创作开始阶段就要考虑设计出大众可以充分互动的作品,使艺术与公众发生直接的关联;另一方面还可能让公众成为艺术创作的参与者和艺术家一起完成公共艺术实践。公共艺术方案的确定、实施过程以及最终结果,可以让大众充分参与,大众和艺术家一起成为创作主体,展现自己的艺术潜质,获得创造与表达的快乐。这样就使艺术与公众始终处于共存互动之中,最终呈现出丰富、包容的艺术形态。

3.2 幼儿园、学校和社区共同帮助孩子们从学前到小学上学

3.2.1 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1)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孩子的一生都有好处。教师可以利用区域活动时间培养孩子的阅读前技能,提高综合素质、丰富课余生活。

(2)培养良好的非智力。非智力素质是指影响智力活动的各种人格素质。主要有认知兴趣、学习热情、意志力、自信心等。

(3)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和基本能力。要想让孩子在课余时间好好学习,就要从根本上发展孩子的智力,特别是智力的核心——思维能力。

3.2.2 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

(1)培养孩子的主动性。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培养孩子对周围事物的自信和积极态度,激发孩子的活动兴趣和参与活动的欲望。

(2)培养幼儿的独立性。幼儿的独立性、生活自理行为对入学后的适应性有直接关系。大班下学期老师不再提醒幼儿喝水以及帮助幼儿管理生活用品,而是让幼儿自行管理,自理自立。

(3)发展幼儿的人际交往能力。让孩子知道家长和老师都在关心他,有了存在感和安全感才会健康发展。

幼小衔接问题是世界性的问题,做好此项工作任重而道远。上述幼儿园幼小衔接工作存在的问题反映出了我国农村幼小衔接的不容乐观,在这样的现实和背景下,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应主动适应社会的需要,认真学习借鉴国外关于幼小衔接的理论的实践经验,总结农村幼小衔接的误区,从农村实际出发,开展农村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相衔接的实践研究。面对农村幼儿教育的现状,要想从根本上改变当前的教育思想和教学模式,显然心有余而力不足。在此,希望教师、社会正视“小学化”问题,大力宣传幼小衔接的意义,实现幼儿园与小学的真正衔接。让孩子在快乐的童年里茁壮成长。

猜你喜欢

幼小幼儿园家长
浅谈家园校协同促进幼小科学衔接
做好幼小衔接,共促幼儿发展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有效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的意义及有效策略研究
幼小衔接真正该做什么
爱“上”幼儿园
家长请吃药Ⅱ
犯错误找家长
微妙的家长QQ群,引无数家长竞折腰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