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农村幼儿安全感的缺失与培养

2021-11-23徐露露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监护人情绪心理

徐露露

(安徽省滁州市定远县示范幼儿园 安徽 滁州 233200)

引言

当前许多农村幼儿存在安全感缺失的情况,其原因既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也与幼儿园种种因素息息相关。要想解决这一问题,不仅需要教师做民主型班级管理者,创造宽松的物质与心理环境,帮助幼儿掌握正确的交往技巧,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农村家长无论是幼儿父母或是监护人都应当关注幼儿的心理健康教育,关注幼儿的情绪问题,从而帮助幼儿逐渐提高安全感指数。

1.安全感对于幼儿的重要意义

学前期是人一生中最初始的阶段,也是幼儿最容易养成某些习惯的阶段,在这一阶段不仅要为幼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使其与环境发生反应习得技能,更应当注重人格的健全。安全感为幼儿今后的人格教育奠定了基础;它是幼儿心理建设中不可缺少的部分;它的缺失限制着幼儿智力与潜能的发展。关注幼儿的安全感缺失情况其实就是关注幼儿的成长,关注农村幼儿的教育首先要关注其心理,要从建立幼儿良好的安全感做起。

2.农村幼儿安全感缺失现状及成因

2.1 受家庭因素影响

2.1.1 留守儿童安全感的缺失。随着农村越来越多年轻父母涌入城市务工,且多数远在外地,即使不在外地也很少有时间回家与幼儿团聚,因此出现了不少留守儿童,与外祖父(或外祖母)生活在农村。相对于城市儿童来说他们不仅物质上面存在缺乏,心理方面也缺少安慰。不少研究证实,留守儿童与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发展有显著差异,非留守儿童的安全感水平明显高于留守儿童。

2.1.2 单亲家庭幼儿安全感的缺失。单亲家庭对于幼儿来说最大的影响因素在于心理方面,许多单亲家庭的幼儿存在不自信、不擅与人交往的情况,还有的幼儿在陌生的情况下会紧张,这些或多或少与幼儿的家庭结构有关。农村单亲家庭对于幼儿的关注很少停留于心理层面,因此幼儿安全感的缺失也较为严重。

2.2 受幼儿园因素影响

2.2.1 教师不恰当的言语。幼儿缺乏社会生活经验,语言水平较低,因此他们很难感知成年人语言的本身含义。[5]然而教师的言语不仅包括语言表达还包括动作、表情等幼儿可以通过这些言语从中获得信息形成自信、勇敢品质。有些教师平时不注意无意中使用了不恰当的语言或动作,本质上已经给幼儿造成了伤害,那么当他再次与教师互动时安全感是比较低的。

2.2.2 幼儿园环境的刺激。环境对一个人来说十分重要,幼儿园环境不仅具有隐性的教育功能,对于幼儿的心理方面也有着重要意义。一般来说幼儿在熟悉的环境里面安全感系数较高,而在陌生的环境里会产生紧张、安全感缺失的情况,尤其对于幼儿来说当他们在幼儿园环境中受到刺激,以后在园生活安全感也会随之发生变化。

3.农村幼儿安全感的培养

3.1 家长关注幼儿的心理建设。农村幼儿家长不仅有父母,还有其监护人(多为爷爷奶奶),因此应该从以上两个方面着手。

3.1.1 监护人及时关注幼儿的情绪问题。监护人作为幼儿接触时间最长的家长,对于幼儿的心理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一方面他们能够直接感受和发现幼儿的情绪问题,另一方面他们对于幼儿足够了解,知道以怎样的方式与其沟通,因此监护人要关注幼儿的情绪问题,当发现幼儿的情绪长时间低落时应当及时了解原因。仅仅关注幼儿的情绪问题还远远不够,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也很重要,因此在日常的生活中可以多于教师联系,了解相应的解决方法。

3.1.2 父母要关心幼儿的生活,关注幼儿的心理建设。都说“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但许多农村家长在外地上班,这是否就代表父母无法关注幼儿的心理状况从而正确引导幼儿,答案是否定的,虽然父母与幼儿的路程相距甚远,但仍然可以通过电话微信等方式与其进行定期联系:从幼儿的基本生活入手,让幼儿感受来自父母的温暖;深入关注幼儿在园的生活、交往、学习情况。幼儿的生活是高于一切的,幼儿与同伴的交往应该是关注的重点,幼儿的学习是需要家长发现其成长的。

3.2 教师做好引领者的角色

引领监护人、父母关注幼儿心理。农村家长对于幼儿的关注度基本停留于知识的获得情况,而对于幼儿的学习过程、生活习惯养成、心理健康教育等方面关注度显然不够,尤其是年长的监护人。对于年长的监护人教师应先科普学前教育知识,讲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然后定期以家长会或者微信QQ群等方式与家长联系,帮助家长发现幼儿健康成长;其次在日常谈话中鼓励监护人及时反应幼儿的情绪情感问题,尤其是单亲且留守幼儿更应当关注其心理健康教育,引导幼儿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如当幼儿不愿意入园时,要及时了解幼儿产生情绪的原因,帮助幼儿在园建立较高的安全感。

3.2 帮助幼儿提升必要的交往技能。自进入幼儿园时幼儿就已经迈入了小型社会团体,在班级这个小团体中幼儿之间的交往不仅能够促进幼儿的语言发展,还能够促进其社会化发展,但如果无法正确处理人际关系,那么不仅无法起到良好的作用,反而会使幼儿产生不良影响,帮助幼儿掌握更多的交往技巧十分必要。如注重言行举止、讲礼貌、遵守游戏规等,或提示幼儿可通过帮助同伴的方式获得同伴的认可,帮助他们快速融入班级,提升幼儿的交往能力。教师要对幼儿的进步给予及时的表扬和鼓励,促使幼儿树立交往自信。[6]

猜你喜欢

监护人情绪心理
心理“感冒”怎样早早设防?
Distress management in cancer patients:Guideline adaption based on CAN-IMPLEMENT
石狮市妇联依职权申请撤销监护人资格
心理小测试
心理感受
监护人责任之探究
小情绪
小情绪
小情绪
情绪认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