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信息技术在初中生物实验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2021-11-23余彬红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初中生生物实验教学

余彬红

(福建省南平市建瓯市竹海学校 福建 建瓯 353100)

前言

生物是把实验当作基础的自然学科,实验在生物教学当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通过实验教学不仅可以促使初中生对所学知识进行深入理解以及掌握,同时还能提升其观察能力以及操作能力,进而促使初中生全面发展。在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当中对信息技术加以运用,可以对实验过程进行形象化以及具体化,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丰富,进而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为此,对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当中信息技术的具体应用策略展开探究有着重要意义。

1.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激发初中生的实验兴趣

在过去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当中,教师除了组织初中生进行重要实验之外,多数实验都是由教师在课堂之上进行演示以及讲解的,这样导致初中生难以近距离的与实验过程进行接触,长此以往,会影响初中生学习兴趣。如今,在信息时代之下,多数初中生十分喜爱多媒体,其具有丰富性、直观性以及多样化的特征,如果在实验教学当中对多媒体加以运用,可以为初中生营造直观化的学习情境,对抽象实验过程进行展示,有助于拉近初中生与生物实验之间的距离,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实验兴趣。比如,开展“探究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实验教学期间,这个内容比较抽象,如果单纯依靠教师通过图片与文字进行讲解,会导致初中生在理解方面遇到较大困难。所以,教学之前,生物教师可收集一些和光合作用有关的实验视频,将其做成相应课件。借多媒体对视频进行播放,对实验过程进行动态演示,可以有效激发初中生实验探究兴趣。初中生在兴趣驱动之下,可以对“二氧化碳是否是光合作用必需的原料”进行主动探究,对问题答案进行探索,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率[1]。

2.借助微课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探究

最近几年,微课这种教学方法备受师生观影,其是通过10分钟以内的短视频对教学重点以及教学难点进行提炼,通过让学生观看微课视频,促使其对精华内容进行快速掌握。生物教学当中,实验属于重点内容,同时也是难点内容,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教师。为对重难点进行有效突破,生物教师可对微课加以运用,促使教学效率有效提高。而且,对微课加以运用,可以为初中生建立一个探究性、互动性以及参与性较强的实验课堂,有助于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探究。

比如,开展“被子植物的一生”实验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把“种子萌发”、“植株生长”以及“开花与结果”这些重难点内容当作依据设计微课。

第一,对电脑软件加以运用,把以上内容当作依据,设计市场是10分钟的三段微课视频,具体内容是:环境条件不同,自身条件之下种子萌发的情况的视频;植株生长与枝条发育整个过程的视频、开花、传授与受精过程的视频。

第二,实验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把教学内容当作依据,借多媒体对微课视频进行播放,引导初中生展开探究。同时,教师可以提出问题:如种子萌发需要的环境条件以及自身条件是什么?运用什么方法对根生长的最快的这个部位进行测量?通过视频与理论知识进行结合,可以组织初中生进行实验,促使其对知识进行自主获取。

教学以后,生物教师可把微课上传到指定平台,让初中生进行自主复习,并且鼓励初中生按照视频进行自主实验[2]。制作相应的微课视频可以帮助初中生对实验当中包含的重难点进行有效归纳总结,促使其抓住重点内容。而且,通过微课可以打破时空限制,促使初中生随时随地对实验内容进行学习,进而有效提升其学习效率。

3.对仿真软件进行运用,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效率

在初中阶段,一些生物实验要花费很长时间,致使实验教学存在一定困难。为完成相应的教学任务,生物教师可对一些仿真软件加以运用,对实验过程进行虚拟,这样能够有效节省实验时间,促使初中生对实验过程进行全面了解,有效提升教学效率。比如,开展“种子萌发”实验教学期间,主要是对种子萌发所需环境条件以及自身条件进行探究。因为种子萌发这个过程比较漫长,难以在课堂之上完成。为此,教师可对仿真软件加以运用,对实验过程进行虚拟,进而帮助初中生对实验过程进行了解以及掌握[3]。

结论

综上可知,在初中生物学科实验教学当中对信息技术加以运用,可以构建高效、多元化以及先进的实验教学,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实验兴趣,促使其主动对生物知识进行学习以及探究。为此,教学期间,生物教师可用多媒体进行情境创设,,借助微课对重难点进行突破,引导初中生进行自主探究,对仿真软件进行运用,提升实验教学的整体效率,进而有效提升初中生的学习效率。

猜你喜欢

初中生生物实验教学
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
上上生物
关于基础教育阶段实验教学的几点看法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对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认识和体会
谈初中生英语写作能力的培养
初中生阅读能力的培养策略
第12话 完美生物
谈初中化学实验教学的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