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中物理导学案教学的应用

2021-11-23刘德辉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学案高中物理目标

刘德辉

(安徽省淮南市寿县第二中学 安徽 寿县 232200)

科技的发展带来了日新月异的革新,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技术都快速更迭的时代,为了适应新模式,培养新人才,我国在21世纪初就推出了新课改。作为新时代教师,要适应时代发展提出的要求与挑战,不断改进教学模式,更多地去关注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为他们的终生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使学生不再是被动的“学会”应试考点,而是要主动“会学”知识。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涌现出大量的教学新模式,其中一种引起了笔者的关注与实践——“导学案”教学,其更为显著地突出了学生在学习上的主体地位,因而在教学中得到大量实践,笔者接下来将就这一教学模式展开深入探讨。

1.导学案的定义与特点

1.1 导学案的定义。导学案,即教师在《新课程标准》的背景下,将教学任务以及教学目标进行有机结合,然后引领学生进行学习的自我探索与合作交流。这种教学模式是以新课标为根本,再将教学目标作为出发点以及落脚点,在其引领下学生经过主动学习、思考、交流讨论以及反馈等,一系列步骤,达到“会学”的终极目标,从而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导学案的构建并非易事,除了要明确学习内容、学习重难点以及学习目标外,还需要考虑到学习情境的设计、学习方法的指导以及后期的习题练习等。

1.2 导学案的特点。经过笔者多年来的实际教学体验以及查阅到的相关文献资料,总结出“导学案”教学模式的几种特点。(1)学习目标明确。导学案在被教师设计出来时,就是以教材为基础,以新课标的要求为线索,并在导学案上明确指出了本次学习需要达到的目标,在这一明确目标的引领下,学生在接受导学案的同时也明白了学习的重难点。(2)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导学案存在的意义就是促进学生主体的主动学习,然后教师根据学生已掌握的知识结构寻找到切入点,通过教师多年的教学经验引导学生进一步深入理解与探究,并结合相应的习题促进学生进行突破,从而彻底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点。(3)导学案的结构较为严谨,有积极的引导作用。在设计时,教师将设置逐层递进的疑点,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思考,这样做,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疑难点的理解与认知,另一方面也有利于他们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综合提升物理学学习素养。

2.利用“导学案”提高高中物理高效课堂的有效策略

2.1 利用导学案做好预习环节。在传统教学中,学生的主动能力十分弱,甚至很多学生几乎不怎么去主动预习课本。大多数学生只能利用课堂时间进行学习,课外时间除了完成课外作业外也很少进行主动学习。这就使得学生在课堂学习中对新知识感到陌生,不能跟着教师的步伐进行学习,而教师为了让学生能够跟上步伐,不得不放慢进度,这就导致课堂进度缓慢。而采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能够有效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在设计导学案预习设计的时候,教师需要依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进行合理的设计,让学生在导学案的帮助下,进行有效预习,从而从根本上解决学生课堂不积极、学习效率低的问题。当学生提前掌握了课堂内容的时候,学生还能够有效提出自己的问题,并进行自主思考,对教师的教学方式进行分析和质疑,从而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通过利用导学案进行预习,学生掌握了一定的知识,在课堂教学上就能够与教师处在同一能力平面上,进而极大地配合教师完成教学任务,使得课堂时间得到有效利用。

2.2 利用导学案促进学生自主讨论。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导学案让学生进行有效的课堂讨论。这是传统教学中很难达到的。但是,教师通过导学案的设计和运用可以转变这一现象,使得学生的课堂地位得到提高,并且在教师的辅助下进行相关主题的有效讨论和探究。例如,教师可以将导学案与情境结合起来,并在情境教学中加入实验操作,这样,学生的注意力一下子就被集中到課堂学习中,并且能够在导学案的指导下进行有效讨论。这种教学模式在高中物理教学中是十分有价值的。就物理学科本身所具有的规律性而言,通过探讨学生能够更加清晰地找到其规律,并深入理解,达到传统教学模式所达不到的效果。通过不断地学习和探究,在互相讨论中,学生的思维变化也是巨大的。例如,学生会找到自己以往遗漏的地方进行补充,完善自己的知识基础,从而提高物理学习能力。

导学案教学模式,在我国还属于一种比较新颖的教学模式。需要更多的教育工作者进行不断的探究和实践,以获得更多深刻的认知,以此提高现代高中物理课堂教学的质量。文章就导学案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作用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采用导学案进行教学提出一些自己的看法,希望能够有借鉴的价值。

猜你喜欢

学案高中物理目标
名师学案·姜彬
学好高中物理必须做好的四件事
乡愁导学案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例谈量纲分析法在高中物理教学中的应用お
“比例尺(一)”导学案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