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日本语言文学中的家园意识

2021-11-23孔枳蕲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语言文学文学作品家园

孔枳蕲 林 松

(延边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延吉 133000)

日本虽是一个陆地面积小、山区面积大的岛国,但在经济及文化的发展上却有着自己的独到之处。随着时代的发展,日本文化与他国文化的碰撞也越来越频繁。其在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出现了文化间相斥相融的局面。正是这种碰撞,促使日本形成了具有自己独特主流意识的文化。[1]如今,越来越多的中国高校设置日本语言文学学科,而了解日本的语言文学及其民族文化的发展过程成为日语研究中必不可少的一项。受战争、自然灾害及特殊的地理环境的影响,日本民族具有强烈的“家园意识”,“家园意识”在日本语言文学中占有重要地位。

一、日本语言文学的形成

日本语言文学是综合、积累与融合各国文化的成果,其形成时间约是公元8世纪。日本文字的形成受到了来自中国文化的深远影响,至今日本文字中仍保留着中国汉字草书的形态。同时,日本艺术的先期表现形式与中国艺术表现形式极为相似,有些甚至还能看出较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子。在积累与融合外来文化的过程中,日本民族逐步形成了本民族特有的文化风格和特色。

后期,日本开始以极具开放性的态度拓展语言文化,加强了与西方文化的交流,鼓励本国学生前往欧美诸国学习他国的优秀文化。日本从英语、法语、德语等语言中吸收了众多近代工业及自然科学词汇,并将它们以日语外来语的形式融入日语词汇体系,使日语词汇在这一时期得到了极大丰富,促进了日本语言文学的长足发展。

二、日本语言文学的特征

1.极为显著的时代标记

隋唐前的三次战乱使中国传统文化传播至周边国家,而日本作为中国一衣带水的邻邦,自然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日本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掌握了诸多先进文化知识和科学技术,从而改善了日本落后的政治、经济局面。因此,两个国家在文字、风俗等方面有共通之处。日本语言文学受中国文化影响深远,在文字的书写上也有中国汉字的印记,但两者在发音上是有明显差别的,其语言文学中的时代标记也极为鲜明。如公元8世纪诞生了旧文学形式下的抒情诗,这时的抒情诗是31音节的。经过九个世纪的时代更替和文化演变,新文学形式下的抒情诗缩减至17音节。虽然音节有了明显的缩短,但是文字表现力却比31音节的抒情诗更胜一筹,韵律也变得更加和谐。单从抒情诗的发展上来看,就可以看到日本文学在创作和发展进程中对新文学中精华的接纳,以及对旧文学中糟粕的舍弃,于不断的取舍中成长为更加成熟的文学形式。由此可以看出,日本语言文学的新旧形式于发展进程中不断融合,因此日本语言文学有着极为明显、独特的时代标记。[2]

2.强烈的社会性特征和地域性特征

通过对其文学作品、艺术作品的分析可以看出,日本语言文学具有极强的社会性特征。日本的文学家和艺术家运用文字和其他艺术表现形式来反射所在时代的社会状态,抒发民众心声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正因如此,日本语言文学具有独特的社会性,文学作品中也蕴含着极浓的社会意识。如平安时代的日本,京都是经济及政治的中心,文学及艺术作品大多以京都为背景创作。进入江户时代后,武士、贵族成为文学作品的重点创作题材。其中《今昔物语》《古今著闻集》都是这一时期日本文学的代表作。后受十月革命影响,出现了诸如《没有太阳的街》等有着极为鲜明的无产阶级思想的文学作品,同时,与之相对的阶级特色明显的“新感觉派”也出现了。这些文学作品的形成,无一不蕴藏着强烈的时代感。[3]除此之外,日本语言文学的地域特性也极为明显。当文化、经济、政权等以京都为中心时,语言文学的发展也是以此为中心展开的,到了江户时代,武士是日本的新贵族且参与日本文学的创作,文学重心便逐渐从京都转移到江户。以上种种,皆能体现出日本语言文学所蕴含的独特的地域性及强烈的社会性特征。

3.日本语言文学与日本人生活习性密切关联

优秀的文学作品是无法脱离真实生活的,二者相互依存,互促发展。如饮食方面,日本人的饮食习惯是极具特色的。因为日本是岛国,四面环海,日本人极其喜爱海产品及其加工品,如生鱼片、寿司、生鱼粉等。但是正如谚语所说“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即便是同一个国家的不同地区,食物的吃法、种类和特点也是不尽相同。日本作家基于真实生活创作文学作品,自然会将各自的生活习惯带入其中,使读者身临其境,体验日本各地不同的特色文化。

三、日本语言文学蕴含着浓厚的家园意识

日本语言文学蕴含着浓厚的家园意识,且透露出对于家庭和谐的重视,有着重要的研究价值。

1.家园概念的内涵

从大众认知的角度,家园一是指具象意义上的土地领域,二是指抽象意义上的家庭概念。从美学的角度解释“家园”,就是祖辈繁衍栖居的地方,往往最能够带动和影响一个人的情感和思想。随着时代的发展,“家园”逐渐被赋予更多内涵,扩展至人类精神、国家意识等层面。因此,这个私人领地既包括实质意义上的土地领域,也包含抽象意义上的家庭概念。家园逐渐从具象意义上的土地上升为思想、精神和灵魂的皈依处。

2.家园意识形态的具体概述

日本语言文学所包含的家园意识在日本文学作品中体现得淋漓尽致。家园意识有多种表现形式,如“思乡情”就是家园意识的一种表现。常年漂泊在远方的游子从物质和精神两个维度对家园故土进行审视时所流露出的复杂、独特的情感就是家园意识的体现。但家园意识不仅限于此,还包含着对于家园的责任意识与担当意识。面对社会发展及自然灾害给家园带来的变化和挑战,无数作家用笔尖叙述对家园的爱与想象,从而创作出了饱含家园意识的文学作品。[4]

四、日本语言文学中家园意识的形成因素

1.战争因素促使日本语言文学中家园意识的形成

通过翻阅大量日本文学作品发现,社会背景对于文学创作影响极大,而在战争年代,这一点更为明显。日本作家创作的文学作品大多饱含着因社会动荡或者家园遭遇破坏而产生的强烈愁怨、不安及哀伤之情,将当时社会背景下民众身心受到的重创,以及对理想生活的憧憬和渴望表达得淋漓尽致。在多种条件影响下,家园意识逐渐成为日本语言文学中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也逐渐成为其代表性的特征。如日本战后派作家安部公房,他出生于日本东京,后举家搬迁至中国沈阳。在搬迁途中,他目睹了战争带来的惨状。在《白痴》中他对东京大空袭的描述:“只有高射炮还在继续发出疯狂般的声响……只见工厂一带已成了一片火海,令人惊讶的是从刚才头顶上飞过去的飞机正相反的方向,也不断来了很多飞机,它们向后方一带给予了猛烈轰炸。”残忍的战争经历使他对家园有着比其他作家更加深刻的失落感,安部公房一生都在追逐自己的理想家园。这个家园不局限于地域和国家层面,还包含着精神和思想上的家园,即对自由的向往。他以自身战后的真实体验为素材撰写了纪实性小说《野兽奔向故乡》。在这部小说中,他诉说了对家园的渴望,因为战争,他成了一个“没有故乡的人”,这份渴求与希望也随之破灭。他对家园一直处于追逐与放弃的矛盾当中,在这个过程中,他笔下的家园的意象也从早期局限于地域含义上的家园逐渐转变为思想上的精神家园。安部公房以《樱花号方舟》抒发了自己对核危机的见解和时代危机意识,体现出了他厌恶战争、向往和平的理念。正如在二次大战战败后,日本民众普遍感到失去肉体及精神皈依的“故乡”那样,在安部公房内心深处最渴求的就是和平、自由、能够让灵魂栖息的精神家园。[5]

2.自然灾害促使日本语言文学中家园意识的形成

自然灾害是促使家园意识形成的重要因素。按照存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原始奴隶社会及古代封建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主要以落后的农耕文明为主,这也间接导致了当时以农民为主要组成部分的社会大众对于土地的极大依赖性。而对于日本这样一个山地占大部分国土面积的岛国来说,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极为稀少,再加上日本列岛处于两大板块交界处,这种地理环境使日本自古以来就要承受比陆地国家更多的自然灾害。不稳定的自然生存环境使日本民族对于“土地”“家园”的依赖和情感都更加明显,并在各个时期的文学作品中得以体现。如日本科幻作家小松左京的作品《日本沉没》,讲述了剧烈的地质运动导致日本列岛的大部分土地将于一年内沉入海底的故事,在基于此书改编的电影中,日本人在海水退去后依然回到了自古以来居住的日本列岛,由此可体现出日本民族极其强烈的家园意识。

五、家园意识在日本语言文学中的发展

家园意识一直是日本语言文学中“安宁和平”的象征,这种意识贯穿了整个日本语言文学的发展进程,是日本语言文学的灵魂所在。无论是传统还是现代的文学作品,都能从字里行间看到“安宁”的影子。这其中包含着人们对社会安宁、稳定的期望,更体现了人们内心深处对安定、和谐的生活的向往。日本文学作品受传统思想及国家政策影响深刻,在漫长的演变及发展进程中屡次受到阻碍。明治天皇自上而下进行国家改革后,经济形势发生巨大改变,日本原有的传统农耕文化也受到了冲击。与此同时,日本不断对外发动战争,为其他的国家带去灾难,这就使民众对“安宁”的渴望更加强烈。而作家也通过文字抒发了民众的心声,将人们失去家园和亲人的悲恸描写得淋漓尽致。如日本小说家广津柳浪创作的小说《今户心中》,用社会环境的苦楚与动荡,反衬出家园“安宁”的特征。小说出色地叙述、刻画了底层人民的悲惨生活,在叙述人物经历、刻画人物形象的同时,也表达出“家园意识是与生俱来的意识,是不可缺少的”的观点。小说中贫苦的底层人民长期遭受压迫,现实社会的残酷使他们迫切地找寻精神上的“避难所”,对他们而言,家园是最舒适且有安全感的地方。因此,对和平家园的期盼与渴求就成为他们最大的心声。[6]

六、结语

日本语言文学中以家园意识为主的文学作品极为广泛,其大多表现的是文学家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安定和谐生活的渴望。通过探索、研究和分析日本语言文学蕴含的家园意识,能够更好地理解日本文化,提高日本语言文学基础和文学素养,为我国日本语言文学研究体系的建立及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语言文学文学作品家园
将大自然带进室内的家园
当文学作品扎堆影视化
梦中家园
Classroom Interaction:How far is it,Where should we go?
Great Adaptation to A Great Work
Quality Direction and Quality Performance
文学作品与数学
温馨家园
Journey to seek the meaning of life
文学作品与数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