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

2021-11-23顾雅青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应用型创新能力人才

葛 宾 顾雅青

(山东华宇工学院 山东 德州 253034)

在知识经济时代,社会竞争日益激烈,无论是国家还是行业的竞争,归根结底都是人才的竞争,因此,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应用型高校的发展目标是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综合性、创新型技术人才。面对新的社会发展形势,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应转变观念,以职业需求为导向,不仅加强大学生专业知识的培养,更要加强大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的培养,为区域经济发展提供人才支持。

一、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意义

1.提高大学生的综合素质

随着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升级,社会对大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更加看重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职业的胜任能力和长远的发展能力。因此,高校的人才培养要优化专业设置及教学内容,构建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提高大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创新能力等综合能力,以满足社会需求。

2.推动高校自身发展

随着高校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化教育,高校之间的生源竞争比较激烈,衡量高校办学水平高低的重要依据之一就是人才的培养数量和质量。高校只有结合社会需求,定位发展目标,才能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探索出有特色的发展道路。因此,要抓住创新型国家建设的机遇,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这是提高高校办学质量、推动高校自身不断发展的必然选择。[1]

3.促进地方经济发展

应用型高校要为地方经济发展输送应用型的综合素质人才。地方经济的发展需要高校的人才支撑,而高校更好地服务地方,会促使地方企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确保高校的人才有更多发展的空间;同时,高校会根据企业对于人才的需求,及时调整人才培养目标。高校同地方加强联系,形成良性互动,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地方经济发展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持,可以促进高校和地方协同发展。

二、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1.课堂教学模式陈旧

对人才的培养,主要是理论知识传授与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课堂教学是理论知识传授的主要场所,虽然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为大学生的学习提供了多样的形式,但课堂教学让知识的传授更加系统,课堂教学的主体地位未发生改变。尤其是大班授课模式,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最大限度地将知识传授给更多的学生。但是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是灌输式的,学生在课堂上被动地接受知识,课下再自己慢慢消化。这种教学方式导致大多数学生课上学习积极性不高,一味地机械记忆,创新意识也不能得到有效培养。

2.实践教学开展不足

实践教学开展不足也制约了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实验性教学中设置的实验多是验证性的,一些高校由于实验室硬件建设投入不足,多名学生操作同一台实验设备,导致一部分学生没有动手实践的机会。甚至有的实验是在仿真软件上模拟完成,起不到真正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一些高校的校外实习流于形式,仅组织学生到企业走马观花地参观一番,或是在企业的流水线当操作工,就算完成了实习任务,这样的企业实习不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岗位实践环境。[2]

3.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不足

教师自身的实践创新能力水平影响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质量。多数高校教师是从学校毕业后直接来到学校任教,很少有实践经验,加上高校的师生比严重失调,教师忙于课堂教学,没有充足的时间来提高自己的创新能力。教师自身缺少实践的机会,在教学中也就无法培养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只能按照准备好的教学设计按部就班地授课,完成教学任务,师生之间缺乏互动,学生的创新思维被限制。

三、应用型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策略

1.树立正确的理念

人才的培养,要有科学的培养理念,只有理念创新,才能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培养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首先,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要尊重学生的人格,将人才培养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都放在学生身上,在充分结合学生心理特点的基础上,确定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其次,要树立实践育人的教育理念。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教育活动,只有树立实践教育理念,才能做到理论与实践结合。要为大学生创造实践环境,通过多样化的实践活动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最后,树立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大学生作为独立存在的个体,由于家庭环境、知识水平、学习能力、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因素影响,有很大差异性。在具体的培养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大学生的个性特点,发挥他们的特长,不要用一个标准来衡量所有学生,允许他们有自己的发展方向。如动手能力强的学生可以侧重技术型人才培养,有一定组织能力的学生可以培养成管理型人才等。

2.优化课堂教学方法

教学方法对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会有不一样的教学效果。课堂教学的目的不仅是要传授给学生专业知识,更要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学习的力。科技的迅猛发展使知识更新速度加快,教育的职能应该从继承接受转向实践创新,知识的传授应该是由传播向培养创新能力转变。在教学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是一成不变的知识,而是自我学习、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创新教学方法,吸引大学生参与教学过程,转变角色,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采用案例教学,让枯燥的理论变得通俗易懂;利用探究式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项目式教学的优势,启发学生对项目深入研究,培养其创新能力;利用小组讨论来提高大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发学生去思考、观察、分析。[3]需要注意的是,教学法要结合学科特点,合理选择,合理分配课堂时间,对于小组讨论式的教学方法,教师要发挥好引导作用,把控课堂教学的进度。

3.注重实践教学

开展实践教学,可以让大学生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其动手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首先,深化实验教学改革。结合专业知识,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主,根据学生的实际,构建与理论知识相互衔接的、多层次的实验教学体系。将实验教学的地位凸显出来,使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相结合。降低验证性实验的比重,有的学科的验证性实验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开展。多开展设计性、创新性的实验教学,实验内容可以是课堂教学内容的延伸和扩展,也可以是教师的科研项目、科技创新活动中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参与到实验过程中,实现“教、学、做”一体化培养。其次,开放教学实验室。多数高校的实验室只有在实验课的时候开放,其余时间是封闭的,这不利于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开放实验室,可以为大学生的校内实践提供场所和资源。应建立开放式实验室管理系统,健全实验室管理制度,同时加强对实验室教学队伍的建设。优化毕业设计环节,毕业设计可以检验大学生的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能力。毕业设计选题要结合生产实际、经济发展,倡导真题真做,加强毕业设计管理,严把选题、开题、答辩等环节的质量关,全面考查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4]

4.以赛促学,提高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

要引导学生通过学科竞赛来提高创新能力。学科竞赛是一种以学生的学科知识为基础开展的由学生自主创新设计完成的实践活动竞赛。学科竞赛不仅可以促进大学生将理论知识内化,还有助于培养其团结协作精神和实践创新能力。高校可以将有一定创新能力的大学生聚集起来,成立创新活动社团,并为社团配备专业的教师指导团队和服务保障,负责指导学生申报项目和参加大赛等,为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水平的提高保驾护航。定期举办校园科技创新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科技创新活动,参与项目研究。鼓励学生参加省级、国家级的学科竞赛,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大学生在参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需要大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克服困难,不断创新,多次验证。而且参赛多是以团体的形式进行,团队成员之间需要相互沟通、相互协作,培养了团队精神。通过竞赛,可以使学生发现自身专业知识的不足,及时巩固,拓宽学生的知识视野,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勇于创新的意识。

5.加强校企合作

校企合作可以缓解大学生就业难、企业用工难的困境,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路径。虽然高校与企业在社会中的使命、责任不同,但是在大学生的培养方面,二者可以达成共识。高校根据企业的要求,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培养,既为企业提供了人才,又提高了办学质量。企业与高校合作,结合本单位实际,为高校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提供指导,满足岗位要求。因此,高校与企业应积极合作,共同探索大学生的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方式。要结合企业的实际,灵活调整教学内容和方式,在学校进行专业基础课程教学,在企业进行专业课程的实践。也可以定期邀请企业的专家对大学生开展实践教学,按照企业的岗位要求,加强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的培养。在教学过程中,引入职业标准,强调教学与企业生产过程的无缝对接,为学生的就业、企业的用人创造条件。要构建基础实践、生产现场实训的实践平台,坚持大学生四年企业实践教学不中断。按照不同的年级,开展对应的实践教学活动,提高其实践创新能力。[5]

6.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

教师是课程教学的实施者和研究者,不仅要具备扎实深厚的专业学科知识,还要有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宽广的教育视野,以及较强的实践创新能力。因此,要多途径提高教师的实践创新能力。加强职业培训,让教师树立创新教育理念,掌握现代教育方法,定期组织教师到企业挂职锻炼。在企业实践中,教师能更好地了解生产方式、产业发展等情况,熟悉企业的相关岗位的职责和要求、操作规范及制度管理等内容,将自己的理论知识通过实践转化为实际工作能力,不断提升自身的素质,成为实践创新型教师。

四、结语

高校是人才培养的基地,要认识到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重要性,从本校的实际出发,结合地方发展趋势,探索大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模式,提高培养质量。

猜你喜欢

应用型创新能力人才
集聚类型、城市创新能力与高质量发展
OBE模式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研究与实践
人才云
拓展探究实验 培养创新能力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中创新能力的培养
应用型高校推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路径探索
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策略初探
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的独立学院考试管理策略研究
应用型高校混合式新型网络课堂教学改革
人才的开发和使用是一门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