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爱国主义融入高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研究

2021-11-23相华文

现代交际 2021年16期
关键词:爱国主义民族院校

相华文

(江苏建筑职业技术学院智能制造学院 江苏 徐州 221116)

爱国主义是人们长期以来对祖国形成的一种归属性情感,是对祖国的正确认识与理解,在高职院校内,很大一部分学生对“爱国主义”认知上存在知识盲区和盲目自大等不良心态,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爱国主义”价值观既是理论问题,也是现实问题。

一、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的生成逻辑

爱国主义作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内容,正确理解爱国主义的内涵,既是学理问题,也是现实需求,是高职院校有效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在理论自洽与外在实践抓手。厘清新时代青年爱国主义的生成逻辑,有必要从历史和现实两个维度进行阐释。

1.从历史之维来看

谈及“爱国主义”,必须正确处理好“爱国”与“爱国主义”之间的关系。在高职院校,很多学生将“爱国”与“爱国主义”混为一谈,甚至某些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工作者也为了方便日常言语的表达,并不刻意区分两者关系。“爱国”是一种天然的情感,也是一种朴素的绝对化的道德义务。“爱国”体现一个人对自己的祖国、民族文化的尊重与捍卫;“爱国主义”则是舶来品,其内容比“爱国”更加丰富,“它是一个阶级对于热爱祖国问题的系统的思想和观点”[1]。我们不难发现,“爱国主义”不单单包含了“爱国”概念中对于祖国归属情感的基本内涵,还是一个更加严肃的政治概念。

2.从现实之基来看

要从马克思主义爱国主义观出发科学认识“爱国主义”。国家属历史范畴,它必然经历产生、发展及灭亡的过程。国家作为政治的意义出现,外在表现为一定的政权形式。从此意义上来说,这一形式与祖国与人民的根本利益存在一致性,但也有可能存在不一致。在阶级社会中,存在着异质性的国家观念,“国家从总体上属于一种异己的力量,只有无产阶级成为国家主人以后,国家才成为无产阶级自己的国家。”[2]因此,《共产党宣言》中曾提出“工人没有祖国”“因为无产阶级首先必须取得政治统治,上升为民族的阶级,把自身组织成为民族,所以它本身还是民族的,虽然完全不是资产阶级所理解的那种意思”[3]。我们既要克服资产阶级爱国主义观中浓厚的民族主义的狭隘性,又要兼顾共产主义阶段爱国主义观中全世界联合民族的利益诉求。我们既要反对以“祖国”之名消解国家制度的实际,陷入国家虚无主义的主张,也要反对以“国家”之名忽视其他民族利益,滑向国家主义的狭隘理解之中。因此,新时代倡导的爱国主义一定是坚持爱国家、爱党、爱社会主义三者的有机统一。

二、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价值

1.为实现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思想基础

“中国梦”凝聚了14亿中国人民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代表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人民当家做主的历史选择。伟大事业需要伟大精神,将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奠定了思想基础。

2.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

爱国主义最基本的含义是指向祖国的归属性情感。将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之中,有助于培养青年学生家国情怀,培育精神家园,有利于实现祖国统一、维护民族团结。新时代,祖国统一与民族团结仍然是国家的核心利益,仍需弘扬爱国主义精神。历史的证明,没有统一的祖国,人民很难安居乐业;没有民族团结,民族的向心力更是无从谈起。而爱国主义则是根植于每一代中国人心中的绝对道德义务。

3.个体实现人生价值的力量源泉

对于每一个个体来说,爱国是责任,是本分,是情之所归。只有将个人的“小我”融入民族、国家“大我”之中,个体人生价值才能得以实现。爱国主义是个体牢固树立正确人生价值观的力量源泉。在开展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在遵循教育规律、青年发展规律的同时,也应看到高职青年学生的特殊性,引导高职学生在纷繁的社会思潮中,抽丝剥茧,以爱国主义为根基与源泉,将个人人生价值与社会主义的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紧密相连,在奋斗中实现个人价值,使个人的成长道路融入民族复兴的康庄大道之中。

三、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

1.坚持政治导向与文化自觉的原则

爱国是纯粹的归属性情感,但“主义”便指向了一套价值观念。爱国主义具有典型的政治导向,现代意义上的爱国主义建构在民族国家的基础之上,将单纯的民族情感上升为政治化的国家精神。爱国主义是爱党、爱国、爱社会主义制度的高度统一,如果偏离了这一认识,在高职院校内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很容易失之偏颇。

2.坚持民族情怀与国际视野的原则

爱国主义属于民族性的,但也包含了世界性的内涵。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国家与国家、民族与民族之间的主权边界被全球化不断突破,人类面临的共同性问题如全球变暖、病毒疫情、恐怖主义等逐渐凸显,各民族、国家、地区之间加强合作是大势所趋,任何倒行逆施无异于自取灭亡。我们弘扬的爱国主义不是狭隘的民族主义与国家主义,也不是大国沙文主义。面对高职院校的青年学生,我们既要传达爱国主义的民族情怀,也要保持守望相助、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国际视野,以宽广的人文关怀面对变化着的时代,培养自信而谦逊的工匠精神,以正确谦和的大国心态面对时代的历史任务。

3.坚定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原则

爱国主义反映了个体及群体对国家的认同,但也要警惕一种错误倾向,就是纯粹将爱国主义还原为手段作为政治的工具。正确理解爱国主义应是个人与国家的相互统一关系,其中包含了个人的价值与情感,并不是单纯地将国家偶像化。因此,在开展爱国主义的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我们应当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马克思也曾批判同时代的社会学家孔德是“腐朽的实证主义”,在社会历史领域,实证主义表面上把历史研究“科学化”了,实际上却成为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4]高职教育重视技能培养,这是基于国家战略与学生实际的培养,但站在思想引领的高度,尤其是弘扬爱国主义,就不可偏离马克思主义理论、方法、主张的教育。这是我们区别于资产阶级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特征,也是我们理解共产主义阶段爱国主义“四海一家”“天下为公”的全人类视角。

四、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的路径

1.进行“情理交融”的理论教育

将爱国主义融入高职院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当中,实质是践行“情理交融”的教育。首先,爱国主义的最基础内涵是对祖国山川大河、民族传统等自然环境的热爱,这对青年学生来说,是最基本的情感态度教育。其次,对于国家制度设计与安排,对于政策、法规的理解、认同、建构等深层次的理性判断也是爱国主义进行理论教育的形式。最后,应当认知到,当代中国的爱国主义教育应持有辩证的观点,从正反两方面走入青年学生的脑中、心中。我们不仅要引导青年学生树立国家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之于个人的积极性心理体验,也应当引导青年学生正确面对国家苦难、重大公共事件,消解青年学生的个人情绪,坚定对国家的发展信心、对社会主义制度的认同和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理想追求。

2.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关切

爱国主义是历史性的,是每一个历史阶段的任务投射到政治与道德两方面的内容。时下,爱国主义是扎根民族的,带有鲜明本土性特征,是人们维护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精神体现;爱国主义也是面向世界的,在经济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各国的经济、政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交流与合作打破了各国间以往相对隔绝的状态,世界各地的人们逐渐形成了共同体、“地球村”。应鼓励青年学生保持与时俱进的时代关切,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收世界优秀文化成果,不断丰富爱国主义的时代内涵。对待民族、本土性的爱国主义,应站在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来看。新时代的国家是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福祉,未来进入的共产主义社会依旧存在爱国主义的主题,而且内容更加丰富。

3.注重“生活世界”的实践养成

爱国主义不是仅仅停留在高职院校学生嘴边的口号,更应诉诸日常的“生活世界”,通过实践养成的方式深入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生活世界”是现代哲学中现象学的概念,哈贝马斯认为,“生活世界”包含了文化秩序、社会结构、个性三方面的内容。我们认为,爱国主义的培育是通过将个体置身于“生活世界”内,通过个体与社会、文化等产生互动与联系,潜移默化发生的过程。在现实生活中,爱国主义的教育成效主要通过行为评价。在高职院校内,利用假期组织青年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开展红色之旅教育活动,通过参观的隐性教育内化为个体的生命体验。此外,在院校内青年学生的周边,纪念仪式等系列爱国主义教育对学生起到很好的作用,能产生神圣与崇高的感受。青年一代是实现“中国梦”的主力军,爱国主义是青年人的立身之本,要在“生活世界”内培育出高远的理想境界,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贡献个体力量。

猜你喜欢

爱国主义民族院校
2020年部分在晋提前批招生院校录取统计表
2019年—2020年在晋招生部分第二批本科C类院校录取统计表
加强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的创新策略
探索新时代爱国主义教育下的教学之路
2019年提前批部分院校在晋招生录取统计表
MINORITY REPORT
2019年成考院校招生简章审核对照表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民族万花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