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动物疫病多发原因及有效控制措施探讨

2021-11-23程育杰

中国动物保健 2021年5期
关键词:畜牧业畜禽疫病

程育杰

(甘肃省静宁县畜牧兽医中心李店畜牧兽医站 甘肃平凉 743409)

随着我国畜牧业发展趋势持续增长,人民的需求也越来越高,需要防范的风险自然随之增加,动物疫病可以说是严重威胁畜牧业发展的障碍之一。在这个“谈病色变”的时代,防治各种疫病就是关注人与动物健康。本文将从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性、为何出现动物疫病与如何防止进行探讨。

1 控制动物疫病的重要性

1.1 损害畜牧业发展

养殖基地是一个密集型场所,如若治疗不及时畜群出现死亡现象,这对畜牧业发展是一个极为严重的打击。更严重的是如若部分类型疫病传染给人类,将会严重危害人与动物的健康,会出现多米诺骨牌效应。养殖人员无法复工,畜群搁置无人管理,疫病在畜群中越传范围越大,养殖人员即使痊愈也无法在这样的情况下轻易回畜牧岗位工作,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彻底拖垮畜牧业生产发展。

1.2 危害人身健康

畜牧养殖中产生疫病,除了养殖人员可能“中招”外,投入市场后的风险更甚。如禽流感病毒,在接触、食用后可能传染人类而影响人的身体健康。此外,如果出现大面积的禽流感感染,必须停工停学来抑制,会影响人的正常生活与生活质量,使得人民生活没有保障,企业运转效率低下。学生则会耽误课业,在有限的时间内被浪费掉用来治病,知识学不踏实,阻挡日后的学习发展潜力。

1.3 拖垮经济发展

疫病是很多养殖场避之不及的风险。自21 世纪初以来,动物流行病已经严重打击了我国的畜牧业。2004 年禽流感疫情甚至造成经济损失高达200 亿元。据调查,2011 年3 月,在公布H7N9 之后,白鸡的价格在两个月内下降了19.4%,鸡的价格下降了近50%,鸡蛋价格也直线下降,2014 年,H7N9 疫情再次暴发,这次的经济损失直接达400 亿元。而畜牧业是农民近年来增收的一个好方法,也是推动农业发展,支持扶贫项目的好助手。动物疫病会严重影响农民的经济收入,阻碍扶贫工作发展。

2 动物疫病多发原因

2.1 防疫意识薄弱

畜牧业的兴起并不是有意而为,它初始阶段不算一个企业或完整的产业链。畜牧养殖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包括思想素质、工作素质以及养殖理念都高低不一,无法确保每一位养殖人员都受过专业的培训,对控制畜牧业疫病方面的方法与研究并不了解,甚至防疫的意识都很薄弱。这样的情况下这类养殖人员的养殖场就易出现疫病,并且这类养殖人员连基础的防疫意识都没有,会导致一个恶性循环,最后疫病缺口愈来愈大,需要消耗更多的精力与人力来解决。加上一些管理层意识薄弱,没有防疫方面的意识与准备工作,即使在疫病发生后才开始重视,也需要充足的时间调来专业的防疫人员。控制动物疫病不从根源抓起,就很容易出现漏洞。

2.2 防疫制度不完善

由于一些管理人员的防疫意识薄弱,无法在控制动物疫病方面思虑周全,便会在制度中缺乏此类管理。如不注重畜禽的养殖方法与生长环境,将各种畜禽不分品种不分阶段的混养,不规范养殖工作的区域划分,不去合理安排畜禽的成长环境,再加上养殖人员的专业能力不足,养殖乱成一团很容易出现交叉感染,引出疫病。并且在此期间,管理人员与养殖人员都不注重养殖的专业性,会在饲养时期出现各式各样的问题,不加强畜禽的抵抗力,反而在操作不当的情况下将畜禽健康削弱,很容易导致疫病,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疫病的发生,大大减少畜牧业养殖的存活率,反而增大了风险,为畜牧养殖带来了麻烦。

2.3 防疫条件低下

大部分养殖场是农民自行建立,是从前的养殖基地,畜牧业发展趋势逐步提升后,很多养殖场也只是加以翻新和检查,并没有挪动位置,造成养殖基地的选址、建设布局中没有安全保障,也没有控制疫病的备用基地。没有防疫的观念,在平时已经疏忽大意,或是一些养殖场地一开始的选址出现问题,有防疫的心也没有防疫的条件,只好就此作罢。即使疫病出现也没有条件去治疗、补救,没有合理的养殖场所,无法合理划分养殖模块,极易出现混养的问题,这将大幅度提高动物疫病发生的概率,并且在发生后没有场地转移疫病畜禽,更没有场地治疗疫病畜禽。从而导致疫病出现后场地拥挤,无法将疫病畜禽与普通畜禽隔开,疫病传播速度加快,在畜禽密集的情况下很容易将疫病传遍,增加工作量,迫使养殖场所停工。

3 防止动物疫病发生的措施

3.1 注重人员培训

人员培训不止是企业必须做的一项工作,畜牧业同样适用,好的人员培训可以推动一个产业的发展。为避免养殖人员因培训不当造成的损失,就一定要注重养殖人员培训,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在培训中加强防疫思想,清晰养殖人员的短处与如今畜牧业所需来进行培训。要大力宣传普及动物疫病的危害性与重要性,使养殖人员重视起来,只有重视起防疫的重要性才能将防疫这件事做好。不单要培养防疫意识,也要教会养殖人员一些基础的防疫操作,以及疫病一旦发生以何种方式最快地控制疫病传播,将损失降到最低。

3.2 完善畜牧业制度

考虑到新兴产业的发展重要性,必须将制度建设重视起来,不断完善制度改革,根据畜牧业现状进行分析,理性地制订制度标准。同时,必须敲醒管理人员的警钟,让管理人员重视关于动物防疫的问题,将这一问题必须转化为行动添加进制度中。聘请专业的养殖人员来教学养殖场对于畜禽的养殖规划,了解养殖中的禁忌,并严格按照实际执行,要对畜牧业的养殖专业性方面提起重视,用专业化的标准来改进制度并执行,尽量避免出现因“不专业”的问题引起的疫病传播,杜绝一些不必要的麻烦,抱着“干一行是一行”的心态,做好畜牧业的工作,用专业的角度看问题。

3.3 提高养殖环境

随着畜牧业发展越来越好的状态下,需求度也越来越高时,要逐一排查不规范、不合格的养殖基地,解决不合格的养殖基地建设,并且在过程中加以严格看管。需要扩建的基地可以上报,或者加入扶贫项目来进行。而需要转移的则要聘请专业人员察看符合养殖标准的地理位置,并且加以设计建设出合理、安全的养殖模块,尽量避免因场地问题不得不混养畜禽而发生疫病的问题。并且要求每个养殖基地都配备一定标准的“防疫站”,以备不时之需。可以建立动物疫病的专业热线,如若部分养殖场实在无力配备专业的防疫人员,也可以在疫病发生时及时拨打热线电话咨询有关控制疫病的方法,并且在最快时间内联系到最近的动物疫病治疗人员。

4 结语

畜牧业是当代农业无法割舍的一部分,可以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振兴农村的经济发展。而在养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动物疫病问题也是需要防范的重中之重。在任何产业中都要抱有防患于未然的心态,可以避免很多不该发生的烦恼,也是推动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猜你喜欢

畜牧业畜禽疫病
宋代疫病防治中的问责与监督*
第二十届(2022)中国畜牧业博览会
基于动物疫病检测信息的随机模型分析
碳中和目标下畜牧业低碳发展路径
畜禽营养代谢病的诊断与防治
动物疫病监测在疫病防控中的作用探索
对加强畜牧业发展的相关思考
浅谈猪的疫病防治
饲粮锌在畜禽机体中的作用
早春预防畜禽感冒五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