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经济复苏“前高后低”

2021-11-23刘元春

中国服饰 2021年2期
关键词:大变局宏观欧美

持续复苏是2021年经济发展的核心焦点,而不是去杠杆

从历史来看,2020年中国经济增速2.3%虽然是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的最低点,但却是中国经济达到新辉煌很重要的一个节点期。中国经济2.3%的增速是在全世界深度下滑接近5%的状况下实现的,它不仅彰显了中国经济的弹性和韧性,也彰显了我们整体战略和宏观决策的精准性。

2021年,经济复苏会向常态化状态推进,并且复苏的进程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状况,核心原因是由于2020年一季度深度下滑、二三季度持续复苏的V型反转,基数因素导致了2021年的复苏会呈现出前高后低的态势,但是这种态势并不意味着2021年经济会从过热到收紧。

目前,信贷虽然有收紧的趋势,但是对“2021年会有类似‘去杠杆’的政策”这种担心没有多少道理。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已经很明确,“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保持宏观杠杆率基本稳定”,所以2021年的主题是要保证经济的持续复苏,向常态化进展。

从目前来看,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和中美博弈里,谁能率先稳定复苏,谁就能够抢占博弈的先机,这不仅对于“十四五”的开局之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第一步至关重要,同时对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加速演变期占领战略优势也是至关重要的。所以,持续复苏是2021年经济发展的核心焦点,而不是一般的控制宏观杠杆率。

但是在持续复苏过程中要注意,由于中国现在的宏观债务率、宏观杠杆率已经很高,这种过高的债务率和杠杆会衍生出一定的风险,甚至是局部的系统性风险。因此,我们不能在货币政策上放得过开,更不能实施2008年、2009年的“大水漫灌”,更不能像欧美采取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

新冠肺炎疫情百年未遇,它能够在全球化如此发达的时代产生严重冲击,其实是前所未有的。对欧美的经济体系、社会体系和政治体系来说,这是生存与灭亡之间的选择,而不是简单的一个经济的选择。所以,欧美采取量化宽松、国债直接货币化等一系列超常规举措,不仅是要考虑经济风险,更要保证疫情冲击下的社会主体安全、社会秩序相对稳定。

中国的经济社会体系有显著的制度优势,能够利用强大的政治动员、社会动员以及各种管控措施,很好地阻击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使经济能够快速步入复工复产,步入到持续复苏的状态。因此,中国不需要采取像如欧美的量化宽松政策、零利率政策、财政赤字货币化政策等,中国必须要依据自己的国情,要“以我为主”来构建我们的政策。

对2020年中国经济的增长速度,必须要有战略的眼光、历史的眼光、国际的眼光,疫情为中国新发展格局的开启提供了一个战略契机,也为中国赢得下一轮中美博弈提供了一个很好的缓冲期。

从目前来看,中国在疫情防控这个关键点上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要继续夯实成果,将中国的超大市场、超大经济体的潜力真正挖掘出来,在世界动能弱化的时候构建国民经济循环的新动能。以中国的超大市场,作为我们内外合作的基本盘,把热爱和平、热爱贸易、能实现双赢的潜在交易对手团结在中国周围。

(摘编自刘元春在“中国企业改革发展峰会暨成果发布会”的发言)

猜你喜欢

大变局宏观欧美
从欧美到埃及,赏方尖碑
明清史宏观研究的问题意识
2022年养猪业或将迎来“大变局”
宏观经济学双语教学的改革和实践
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与新冠疫情叠加影响的若干看法
大变局下的中国与国际发展合作
莫耶与沈醉 大变局下的小恋曲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
亚欧美港口燃油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