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策略探究

2021-11-23汪志萍

读与写 2021年23期
关键词:列式小明应用题

汪志萍

(江西省上饶市万年县上坊小学 江西 万年 335500)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需要将课本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学生能够通过应用题学习,将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当中,并且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个人能力。教师应引导学生对应用题的变型进行探究,能够通过举一反三的形式了解不同类型应用题的解法,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

1.联系生活实际,创设合理情境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进行能的与生活实际相关联,这样能够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较强的亲切感。教师在应用生活实际编写题目时,也应具有创新意识,能够针对学生掌握不牢固的知识点进行练习,教师通过针对性的练习,可以解决学生的疑问,并且能够获得数学能力的提高。教师在应用题教学过程中还应充分利用身边的教辅材料,使学生能够更加直观地理解教学内容。

例如在数量关系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首先为学生介绍相应的公式为:总量÷份数=1份数量,由于应用题可以存在不同的解题思路,所以可以将该公式的变式进行介绍。所以该公式可以进一步变为:单份数量×所占份数=总量,总量÷单份数量=份数。教师在出题的过程中要结合生活中的实际,设计出同时具有多个公式的应用题,使学生能够得到多方面的锻炼。教师可以向学生提问,小明买了5个本子花了6元钱,小芳想要买20个本子,小芳需要跟妈妈要多少钱?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正确利用公式解答应用题,使学生能够具有将生活实际与应用题相结合的意识。根据应用题中的要求,学生应知道每个本子多少钱?所以学生可以列式为6÷5=1元2角,根据本子的单价,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计算20个本子的价格,可以应用1.2×20=24元。教师还应引导学生应用更简便的方法进行计算,可以首先计算20÷5=4,那么小芳使用的钱数应该为小明的4倍,该题目可以进一步列式为4×6=24元。教师引导学生应用不同方法解出应用题,可以使学生思维得到拓展,从而能够从多个角度开始解决问题。

2.培养良好习惯,设计开放练习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应合理设计题目,使应用题具备开放性,从而能够通过开放式锻炼,使学生形成发散思维,能够更好地解决数学问题。教师应该在应用题教学的过程中,让学生在做出正确答案后,依然不满足于成果。而是通过对应用题的进一步探索,使用不同的方法解出应用题。学生能够在这个过程中锻炼思维能力,进而实现对数学知识的熟练应用。

例如在应用题差倍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首先掌握公式的内容:较小的数×倍数=较大的数,但是由于该公式为解决应用题的最基本内容,教师还应在出题过程中将公式内容进行拓展,使学生能够充分掌握应用题的做题方法。教师可以根据生活实际设计出与公式相关的应用题,小明的爸爸比小明大27岁,小明爸爸的年纪同时为小明年纪的4倍,请问小明的年纪是多少岁?爸爸的年纪是多少岁?学生可以根据公式中的内容列出:小明年纪×4=爸爸年纪,根据应用题中前一句话的描述,可以列式为:爸爸年纪-小明年纪=27,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将下面式子中爸爸年纪使用上面的式子进行替代,那么就可以列式为:小明年纪×4-小明年纪=27,这样就可以得到小明年纪可以列式为27÷3=9岁,则爸爸的年纪就可以列式为9×4=36岁。教师应用开放性的应用题,可以使学生在做题过程中,将原有的公式进行变化,使学生能够灵活应用公式,学生能够在不同题型的锻炼中提高个人能力。

3.发挥教材价值,利用小组合作

小学应用题教学应充分利用教材内容,引导学生了解课程的考查范围,有助于提高学生的整体成绩。教师在还应在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过程中给学生分成不同的学习小组,小组同学能够通过课堂讨论或者实际演示的方式展示应用题内涵,这样能够使学生对应用题有更深刻的印象。

例如在相遇问题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向学生讲授相遇问题公式:路程=(甲速度+乙速度)×时间=路程。由于很多学生缺乏对想象力,导致学生对相遇问题没有直观的理解。教师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给出应用题,小明跑步速度为5米每秒,小芳跑步速度为3米每秒,操场一圈的长度为400米,两个人在起跑线同时出发,两个人再次相遇需要多长时间?教师可以让学生分组演示整个过程,学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列出式子:400÷(5-3)=200秒,这种计算方法需要将原有的公式进行变式,变为:时间=路程÷速度差,从而解决该应用题。

小学数学应用题教学是小学课程的重要部分,由于应用题的综合性较强,需要教师能够在教学过程中结合不同的教学方法,使学生能够在学习应用题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教师引导学生灵活应用相关公式,使小学数学应用题的学习过程变得更有趣味,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公式应用方法。

猜你喜欢

列式小明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组合应用题
有限制条件的排列应用题
数列应用题、创新题
小明照相
小明系列漫画小明篇
准确审题正确列式精确验证
每筐多装多少
做不到
让课堂焕发创造活力
二年级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单元自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