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谈试卷讲评课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

2021-11-22杨俊生

语数外学习·高中版上旬 2021年8期
关键词:草稿纸句式试卷

杨俊生

经过了高三一轮复习,试卷讲评课越来越多。但是,笔者发现高三语文试卷讲评课存在着以下问题:

1.一些教师拿到一份试卷,往往一“讲”到底,不分轻重和主次;

2.一些教师在讲评试卷时往往只看学生存在哪些问题,并未思考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

3.一些教师在讲评课上不会设置“链接点”,没有及时联系《考试说明》和高中语文教材;

4.一些教师没有举一反三的意识,只单纯讲一道题,而不是讲一类题。

要上好试卷讲评课,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努力:

第一,在上课之前,教师要有明确的讲评目标,要知道讲评的重点。拿到一张试卷,教师如果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往往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教师讲评试卷应该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有一道文学类文本阅读题展示了日本作家安部公房的《红茧》,要求考生阅读文章,并回答下面的问题:

1.梳理并简要概括小说的情节,要求不超过70字。

2.结合文中五个画横线的句子,简析“我”的形象。

3.分析文中五个画波浪线的句子的作用。

4.结合“红茧”意象探究小说的主题。

考试结束后,学生大都认为第2小题和第4小题最难。所以,在讲评试卷的时候,教师有必要把讲评的目标定为:引导学生了解“意识流文学”,并让他们以“红茧”这一意象为切入点,感受现代人的生存危机。讲评的重点就是引导学生解读这类文学作品。这样的讲评课就是贴近学生的“考情”的,能帮助他们查漏补缺、开阔眼界。

第二,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要关注学生在试卷作答情况上存在的问题,并思考这些问题出现的原因,透过现象看本质。虽然在高考的过程中,学生是不能将草稿纸带出考场的,但是在平时的考试中,教师还是可以浏览学生的草稿纸的。我们要从中了解他们的解题思路,知道他们是在哪一步出现了问题。这样,在讲评试卷的过程中,教师才能做到有的放矢。比如,试卷上的第16题一般都是默写题。仔细浏览学生的草稿纸,我们会发现他们并未将课文牢牢记住,有的即使写出了正确答案,也只是“碰运气”而已。因此,在讲评试卷上的默写题时,教师需引导他们再次回顾课文,从文本的内容出发,让他们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这样,他们就会明白一分耕耘,一分收获,靠投机取巧取得高分是不现实的。

第三,教师要将试卷与《考试说明》、高中语文教材联系起来。语文试卷中的第13题一般是文言文翻译题,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心中有考点,心中有教材。这样,他们在翻译句子的过程中才能“胸有成竹”。教育部考试中心发布的《考试说明》对翻译的7个采分点进行了说明,其中有一个采分点是“明晰特殊句式”。那么,学生在翻译的时候就一定要关注特殊句式。比如,题目要求学生翻译《旧唐书·李商隐传》中的这样一句话:“明年,令狐绹作相,商隐屡启陈情,绹不之省。”很多学生没有正确翻译出“绹不之省”。他们在考场上如果能迅速回忆起《寡人之于国也》中的“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这个句式,就能看出“绹不之省”中的代词“之”作宾语,为宾语前置句。

第四,在试卷讲评课上,教师要举一反三。在语文试卷中,“作用题”分布在詩歌鉴赏题、散文阅读题、小说阅读题之中。我们要注意引导学生关注同一类题目,让他们掌握解答此类题目的技巧。散文阅读题经常考查语段的作用,教师在分析试卷的时候就可以指导学生从内容、结构、表达效果等角度深入分析,规范作答。之后,我们还要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让学生联想小说类文本阅读题中的情节作用题,思考情节在主题表达、人物塑造、环境描写上的作用。教师还可以让他们联想诗歌鉴赏题中的诗句作用题或炼字题,掌握解答这一类题目的技巧。

一言以蔽之,在高三讲评课上,教师要认真备课,确定目标;关注学生存在的问题,注意透过现象看本质;适时联系高中语文教材和《考试说明》;举一反三,让他们触类旁通。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官林中学)

猜你喜欢

草稿纸句式试卷
满文简单句式之陈述句
培养小学生使用草稿纸的方法
Module5 A Trip Along the Three Gorges
Module5 Great People and Great Inventions of Ancient China
Module 4 Sandstorms in Asia
Module 1 Europe
草稿纸上致青春
特殊句式
关心健康状况的问答
半张草稿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