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智能化建设需结合实际 打好基础

2021-11-22董松元

劳动保护 2021年7期
关键词:机器设备智能化作业

文/董松元

本期话题

如何使智能化安全管理建设不走过场?

目前,智能化是安全管理的一大趋势,但有一些企业的智能化安全管理,就是简单地在生产现场装几个摄像头,建一个监控总控室,负责总控室的人员可能由于专业程度不够,并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有的甚至就是为了应付检查形同虚设。您认为,智能化安全管理建设都包括哪些方面的内容?有的中小企业资金不足,该如何实现智能化?如何让智能化安全管理与企业实际紧密联系起来,防止智能化安全管理建设走过场?

智能化是现代安全管理的一大趋势,智能化建设的最终目标,是要把从业人员从危险环境中解放出来。要避免智能化建设误入形式主义的歧途,笔者提出以下3点建议。

首先,智能化建设应当建立在安全风险辨识的基础上。企业应当全面查找本单位在生产作业过程中存在的危险有害因素,科学研判安全风险的类别和等级,精准绘制本单位的安全风险“四色图”(红橙黄蓝),并根据风险变化情况动态调整风险级别。按照“机械化换人、自动化减人、智能化无人”的工作要求,在本单位高风险区域科学开展智能化建设,将高风险区域内的作业人员尽可能解放出来,避免各类安全事故的发生。

其次,智能化建设应当结合企业的生产作业实际。不同类型企业,由于其所属行业类别、生产工艺特点、物料理化性能等均不相同,其存在的安全风险明显不一样。即使是同种类型的企业,由于生产布局、企业规模、员工素养、周边环境等差异较大,存在的安全风险也会大不一样。因此,企业是否需要开展智能化建设、如何开展智能化建设、在哪些部位开展智能化建设,这些问题需要企业结合自身生产作业实际,在充分辨识本单位存在的安全风险基础上认真研究后加以确定。智能化建设的目标只有一个,就是想办法将作业人员从高风险场所解放出来,确保员工的生命健康安全。

最后,智能化建设应当切实解决人的安危问题。企业开展智能化建设,应当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原则,围绕“从根本上消除事故隐患、从根本上解决问题”的目标,精心挑选与本单位生产工艺特点相适配的机器设备,用机器作业代替人工作业,将作业人员从危险区域置换出来。以危险化学品生产企业为例,在智能化建设中,企业应当事前将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浓度、流量等参数,全部输入机器设备管理模块,生产流程完全由机器设备来控制,一旦工艺参数达到预设异常工况阈值,其逻辑控制单元便发出预警信号。操作人员只需在操控室内远距离观察工艺参数的变化情况,对参数变化及时进行分析、研判,对异常工况及时作出应对、处置,确保全时段、全方位管控生产作业过程存在的安全风险。

需要强调的是,智能化设施一旦建成,企业应当让它切实发挥作用,千万别让智能化设施停摆。

猜你喜欢

机器设备智能化作业
智能化战争多维透视
印刷智能化,下一站……
机修钳工在设备保养中的工作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化站所初探
作业
“常生厂”及“泰来厂”——造币总厂开办与重建时的机器设备
用价格指数法评估进口机器设备的几点思考
我想要自由
三十六计第七计:无中生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