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健身瑜伽:新兴体育项目的中国化之路

2021-11-22邢淑英杨祥全

武术研究 2021年11期
关键词:瑜伽体育

邢淑英 杨祥全

1.天津体育学院社会体育与健康科学学院,天津 301617;

2.天津体育学院体育文化学院,天津 301617

1 我国瑜伽的传入与发展

瑜伽发源于印度,而风行于世界。印度河文明时期(约公元前2500年至公元前1700年),构成瑜伽文化的三要素(信仰、思辨和实践)已发展起来,且已认识到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存在着某种神秘的联系,但此时瑜伽概念并没有出现。自《梨俱吠陀》开始,“瑜伽”一词开始进入历史的舞台,特指人与神、人与自然之间的联结关系。至《鹧鸪氏奥义书》,开始对瑜伽系统进行阐释。之后,信仰、思辨和实践在瑜伽中逐步完成三位一体的统一。瑜伽开始用来指代使人获得与神、与自然之间联结关系的途径和方法。瑜伽的发展由此进入到经典时期。经典时期的瑜伽分为宗教性瑜伽、哲学性瑜伽和实践性瑜伽三个阶段。[1]其中,《薄伽梵歌》的出现标志着宗教性瑜伽体系的建立,构建了以业瑜伽、智瑜伽、信瑜伽为主要内容,以敬神为核心,将与神合一作为至高目标的瑜伽体系。哲学性的瑜伽体系是在《瑜伽经》的作用下发展起来的,是为“王瑜伽”。王瑜伽之后,许多实践性的内容被添加到瑜伽中。从而又形成了强调冥想、真言和手印的密教瑜伽和强调体式、呼吸和冥想的哈他瑜伽。1893年,辩喜在美国芝加哥召开的世界宗教大会上,介绍了印度瑜伽,引起与会者的极大兴趣。此后,辩喜便留在美国教授瑜伽,由此,瑜伽开始走向世界,[2]并形成了热瑜伽、桑拿瑜伽、球瑜伽、绳瑜伽、孕妇瑜伽、夫妻瑜伽、双人瑜伽、水下瑜伽、普拉提等新型瑜伽,丰富了瑜伽市场。瑜伽在中国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初始、复兴、兴盛发展三个阶段。瑜伽在中国的初始阶段:“瑜伽”一词是唐代高僧玄奘对“Yoga”的音译,专指佛教瑜伽。[3]玄奘西行取经时,印度一百多岁的戒贤大师专门为其传授了《瑜伽师地论》。发源于佛教的瑜伽行派传入中国后,演化为“禅”。可以这样说,“中国佛教中的瑜伽是通过‘禅’的概念体现出来的。同根的(印度)瑜伽与(中国)禅学可以说是一对‘孪生兄弟’”。[3]中国佛教天台宗的“六妙法门”、唯识宗的止观均与瑜伽静坐冥想有关。目前,流传于西藏的密宗金刚瑜伽母拳、流传于少林寺的少林易筋经以及天竺国按摩法、婆罗门导引法等均与瑜伽有关。瑜伽在中国的复兴阶段:1939年,克里希那玛查雅的杰出女弟子、“瑜伽第一夫人”黛维来上海传授瑜伽,这标志着现代瑜伽传入中国。但瑜伽在中国当时并没有形成气候。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文化热、气功热兴起。在这股热潮中,美籍华人张蕙兰开始于1985年在中央电视台播放她的瑜伽节目。由此,瑜伽重新走进国人的视野,练习瑜伽的人开始越来越多。瑜伽在中国的兴盛阶段:体育强,则中国强。国运兴,则体育兴。[4]进入新世纪,随着国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在欧、美瑜伽热的影响下,中国的瑜伽发展进入到一个新阶段。2014年10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中将全民健身上升为国家战略。瑜伽不但在我国得到了快速发展,而且还形成了健身瑜伽、太极瑜伽、舞韵瑜伽等富有中国特色的练习式样。2015年5月15日,李克强总理与印度总理莫迪共同出现在北京天坛举办的“太极瑜伽相会”中印文化交流活动。2015年6月13日,云南民族大学中印瑜伽学院宣告成立,所有这些均有力地促进了我国健身瑜伽运动的发展。

2 健身瑜伽的出现与完善

瑜伽在我国的全面发展,一方面促进了全民健身活动的顺利实施,另一方面也带来了许多负面的影响,片面追求塑身效果,导致伤害事故频发;他国民俗宗教、民间功法、催眠等一些不适合中国国情的内容渗入,误导习练者,不符合国家宗教管理的要求等等,[5]已严重影响到瑜伽行业的正常秩序,我国的瑜伽发展已到了不得不加强监管的时候了。

健身瑜伽以促进身心健康为目的,通过自身的体位训练、气息调控和心理调节等手段,改善体姿、增强身体活力、延缓机体衰老,是体育养生的重要组成部分。[6]有学者将之界定为:“以体位法和呼吸法的配合练习为基本手段、辅以冥想和放松,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体育项目”.[6]该概念第一次出现在2011年。当年,中国健美协会在北京体育大学举办的瑜伽项目座谈会上,大家就健身瑜伽问题进行了充分讨论。来自河南焦作的健身专家杜海涛认为:瑜伽在流传至欧美大陆时,当地的推广者及习练者经过长时间的磨合,繁衍出一些更适合当地风土人情的新流派,比较典型的有阿斯汤加、力量瑜伽、活力瑜伽等等。为了能让瑜伽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健身大众,我们要在尽可能全面深入地了解瑜伽、研究瑜伽的基础上结合中国文化,使其具有本土化的特质,制定出适合的健身瑜伽发展体系,将其为我们所用。时任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副主任的公冶民表示:《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的颁布,将全民健身事业发展到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健美运动项目作为全民健身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正迎来了发展的新契机。如果能将瑜伽注入本土元素,成为具有中国风土人情的健身项目,以健身瑜伽的形式出现在全民健身中,无疑将补充丰富全民健身方式,为健身爱好者提供又一个科学、健康的健身新选择。[7]

2012年10月,第二届全国绿色运动健身大会在安徽池州举办,健身瑜伽作为新增项目,以表演的形式首次出现在全国性健身活动中。此后,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的领导下,在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的大力推动下,健身瑜伽的技术体系逐渐成熟、竞赛规则逐渐完善、段位制度从无到有,健身瑜伽逐渐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健身方式。2015年9月,适应中国瑜伽快速发展的需要,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主导成立了全国健身瑜伽推广委员会(挂靠在中国健美协会)。随后,《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健身瑜伽技术等级评定标准》《健身瑜伽教练员管理办法》《健身瑜伽导师资格标准》《健身瑜伽竞赛规则裁判法》《健身瑜伽裁判员等级管理办法》《健身瑜伽培训工作管理办法》等七个文件相继推出,对健身瑜伽进行规范化管理。《健身瑜伽108式体位标准》,健身瑜伽体式按照“循序渐进、全面均衡、安全有效”的原则,由易到难将健身瑜伽体式归为前屈、后展、侧弯、扭转、倒置、平衡、中立伸展、坐姿及其它等八类五级,为健身瑜伽爱好者循级、分类练习提供了可能。此后,健身瑜伽有了自己的技术体系,这标志着健身瑜伽已成为一个独立的体育健身项目。《健身瑜伽竞赛规则裁判法》《健身瑜伽裁判员等级管理办法》《健身瑜伽教练员管理办法》《健身瑜伽技术等级评定标准》的发布,标志着健身瑜伽不但有了自己的评判晋极标准,而且形成了较为规范的裁判员、教练员管理办法。《健身瑜伽导师资格标准》《健身瑜伽培训工作管理办法》则对健身瑜伽的社会推广活动进行了规范。

中国健美协会与国家体育总局脱钩后,健身瑜伽留在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管理。2018年4月,中国瑜伽运动推广委员会更名为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在其组织下,健身瑜伽的技术体系、竞赛规则更趋完善。2018年4月23日,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颁发了我国第一批国家级健身瑜伽裁判员证书。2018年6月,《健身瑜伽体位标准(试行)》(2018)、《健身瑜伽竞赛规则裁判法》(2018)颁布实施。《健身瑜伽体位标准(试行)》(2018)与2016年的“体位标准”相比。该版体位标准将健身瑜伽体式由108个增加到180个,所涵盖的瑜伽体式更为全面。分级也有原来的五级调整为九级,并增加了预备级体式。这样,即照顾了健身瑜伽竞赛的需要,又充分考虑了健身瑜伽段位制的推广,健身瑜伽技术体系更为丰富和完善。《健身瑜伽竞赛规则裁判法》(2018)与2016年的“竞赛规则裁判法”相比,该版竞赛规则采取了切块打分的形式,分为动作规格分、演练水平分、动作难度分三部分,不同的裁判员打不同的分数,从而使健身瑜伽的竞赛评判更为合理,更易于操作。正是由于采用了切块打分的形式,健身瑜伽竞赛工作得以与电子计分系统链接在一起,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和比赛的公平公正。与健身瑜伽体位标准修订、竞赛规则完善同时还进行了健身瑜伽段位制的研制。截至目前,《中国健身瑜伽段位制》《<中国健身瑜伽段位制>套段办法》《<中国健身瑜伽段位制>管理办法》《<中国健身瑜伽段位制>技术考试办法》《<中国健身瑜伽段位制>高段位考评办法》等文件已制定完成。2019年11月11日,随着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印发《2019年健身瑜伽套段办法》,决定“一次性授予多年从事瑜伽运动并取得一定成绩者健身瑜伽段位称号,作为段位制推行的启动者”。2020年11月13日,中国健身瑜伽首批七段诞生,由此,健身瑜伽的社会推广进入到快速发展期。

3 进一步发展的建议

3.1 提高站位:研究印度文化的一把钥匙

“没有中印两个世界上人口最多国家的和睦和谐与共同发展,就不会有人们期待的亚洲世纪。亚洲未来看中印,中印的和与兴、两大市场的携手对接,是亚洲之幸、世界之福……中印共同前行,必将造福两国广大民众,也会为世界带来更多更好的机遇”。[8]在我国经济高歌猛进的同时,邻国印度也在迅速发展。2004年至2010年,印度经济平均增速超过8.5%,创造了世人瞩目的“南亚奇迹”。但遗憾的是,我们到现在为止对印度的了解还非常少,“相较于印度的文化地位、国际地位以及与我国的外交地位来说,目前国内不论是普通民众对印度的了解还是学者们对印度的研究都略显滞后”,[8]许多人还停留在二十世纪八十年对印度的印象之中,一说起印度,很多中国人往往透露出鄙视和轻视。“文化影响技术,技术反映文化”。体育运动是研究文化的一把秘密钥匙,通过它我们可以直观地了解其国家文化,研究其国的制度。瑜伽诞生于印度,富含印度文化之特点,是印度的一个标志性文化符号。正是在此意义上,传承瑜伽、加快健身瑜伽的普及,不仅有利于全民健身国家战略的顺利推进,更有利于了解和研究印度社会与文化。

3.2 前车之鉴:积极汲取历史经验

中国文化吸纳力强,这一点我们可以从佛教中国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中得到论证。如果说佛教进入中国,是东方文化内部的融汇与贯通的话,那么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则是中西文化之间的交流与融汇。无论是佛教中国化,还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它们的成功均得益于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其中,佛教中国化经历了义理上从格义走向自创、形式上从纯粹的学术走向大众、政治价值取向上从不敬王者到以王法匡佛法三大转变,[10]从而完成了一次成功的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后,与中国革命实践、建设时间紧密结合,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等理论成果,指导全国人民取得了一个又一个胜利。

3.3 凝练特色:坚守瑜伽个性,融入中国养生文化

健身瑜伽是瑜伽中国化的产物,是契合全民健身需要而产生的新兴体育项目。在发展过程中,我们需要进一步完善其技术体系、凝练项目特色,尽可能向中国传统养生学汲取思想资源。中西思想相比,中国文化更为强调生命,西方文化更为重视自然。所以,与西方培育了一棵“知识之树”不同,中国文化孕育出来的是一棵“生命之树”。在这棵生命之树上,中国文化的方方面面都与生命和养生有关。概括来讲,中国传统养生学的主体内容可概括为“五四三”。其中,“五”是指中国传统养生的五大流派,即强调“仁者寿”的儒家养生、强调“顺应自然”的道家养生、强调“戒定慧”三学的佛家养生、强调“治未病”“整体施养”的中医养生、强调“养生先虑祸”的武术养生。“四”是指中国传统养生的起居养生、饮食养生、导引养生和心理养生四大内容。“三”是指中国传统养生因人、因时、因地施养的三大特点。面对如此丰富多彩的中国传统养生系统,健身瑜伽应多向其学习。在理论阐释上,我国目前的健身瑜伽多借助于解剖学、生理学,建议下一步与中医学相结合,用中医的经络学来阐释健身瑜伽的健身功能和动作要点,这样也许会好得多。

3.4 顶层设计:调动一切可以调动的力量

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是健身瑜伽的具体管理单位,在顶层设计上一定要充分发挥全国健身瑜伽指导委员会的作用,调动各方积极性,制定发展规划,完善规章制度和加强技术体系、竞赛体系、培训体系建设,全面推动健身瑜伽的开展。健身瑜伽的开展有了规模后,要积极主动地向国外推广、贡献中国智慧,让越来越多的人了解健身瑜伽、受益健身瑜伽。在适当的时候,可考虑举办国际健身瑜伽邀请赛、国际健身瑜伽表演赛等,推动健身瑜伽的国际化发展。当然,除上述四个方面外,健身瑜伽的健康发展还应该加大引入力度,在翻译印度瑜伽经典方面做些工作。“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国目前所接触到的瑜伽大多转引自欧美各国,向印度直接学习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加强。在这方面,如何发挥高校、尤其是体育院校的作用,对健身瑜伽的关键环节进行研究等恐怕还有许多工作要做。

注释:

[1]巢魏.瑜伽文化小史·自序[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

[2]1851年,保罗出版了《瑜伽哲学概述》,这是目前所见西方人最早对瑜伽进行的现代学术研究著述。辩喜所教的主要是王瑜伽,另外还有一些智瑜伽的内容。1895年,根据其学生瓦尔多小姐记录的课堂笔记整理出版的《王瑜伽》受到美国知识分子的热捧.

[3]巢魏.瑜伽文化小史[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2017:175.

[4]2017年8月27日,习近平在天津出现全国群众体育“双先会”上的讲话。

[5]王丽君,孙曼曼.大众健身视域下我国“健身瑜伽”的发展[J].中国体育教练员,2017(2):58.

[6]国家体育总局社会体育指导中心:《健身瑜伽体位标准》(内部资料)。有学者将之界定为:“以体位法和呼吸法的配合练习为基本手段、辅以冥想和放松,以增强人的体质、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发展为目标的社会体育项目”(裘鹏.“健身瑜伽”概念的缘起及内涵解析[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6(10):140.)

[7]刘圆圆.健身瑜伽:探索本土化发展模式[N].人民政协报,2011-4-15(C02).

[8]李克强,语,见巣薇.越过喜马拉雅山的眺望——国人眼中的印度[J].南京政治学院学报,2016(1):110.

[9]黄向阳.佛教在中国的三大改变与佛教中国化的完成 [J].前沿 ,2010(9):96.

猜你喜欢

瑜伽体育
山羊瑜伽
Hello White瑜伽馆
迎接瑜伽日
练瑜伽
我为体育狂
禅逸瑜伽对瑜伽文化的创新
练瑜伽,悠着点
论清末体育热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