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甘肃陇东南文旅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探究

2021-11-22董珍慧

当代旅游 2021年14期
关键词:陇东文化产业生态

董珍慧

甘肃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甘肃天水 741000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各族人民的生活条件和水平都有了巨大的提高,文化和生活也日益丰富多彩,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生活需要也已经获得满足。人民对于文化的需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更加迫切地追求美好的文化和生活。随着乡村旅游已经成为一种崭新的时尚与一种全新的生活方式,传统、单一等旅游产业发展模式已经远远无法完全满足现代人们对于旅游文化的精神需求,亟待应用的是通过与旅游产业相互融合来改变发展模式,实现旅游产品的升级,为广大人民创造优质的旅游商品与文化服务。

文化资源旅游综合产业以发展传统旅游文化产业资源旅游为主要产业依托,以发展传统旅游文化产业的社会资本、创新及信息科技等多种手段驱动作为综合驱动,这也就是传统文化产业与传统旅游文化资源产业进行深度融合驱动发展的重要突破性产业优势[1]。

一 当前甘肃陇东南地区的文化旅游业发展现状

(一)新媒体宣传力度不够

陇东南市地处西北内陆,与全国发达地区相比较,无论是交通、科技、信息等方面都有一定的差距。从事乡村休闲旅游经营的大多是本地农民,其文化素质水平相对较低,宣传方式主要依赖于传统媒介电视、报纸、挂靠政府性的农业网站、旅游行业网站及发小广告等形式,其所涵盖的信息量少,涉及面小,宣传效果差。资源优势和品牌文化没有有效地融入到区域性品牌建设的过程中,因此其特色与亮点并不突出。这种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导致陇东南休闲农业知名度较小,市场相对狭小。因此特色和亮点不突出。这种信息传递的不对称,导致陇东南休闲农业知名度较小,市场相对狭小。

(二)缺乏创新性旅游产品

陇东南地区体闲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农家乐的发展数量最多,也最为普遍,多数乡村旅游地旅游产品多以农家餐饮、休闲观光、垂钓采摘等初级产品为主,旅游产品较为单一,缺乏对乡村休闲旅游产品的深度开发[2]。在产品开发过程中乡村旅游与休闲文化、游憩文化、乡村民俗文化、生态文化有机结合度低,对乡村旅游产品的知识普及性、参与体验性等方面重视不够,旅游资源有机融合度不高,没有深层次体现“乡村旅游”的特色,无法满足游客了解乡村文化、农业文化、传统工艺、民间习俗等的愿望,不能满足游客的多样化深层次的需求。

(三)经营模式滞后

陇东南部分地区的乡村旅游大都是由于家族人员进行经营,尽管吸纳了附近的空间和闲散劳动力,形成了以点带面的发展模式,但部分地区仍然存在着一哄而上,盲目再次重复建设及以低水平发展的情况。由于农家乐的运营管理模式已经被受到了农户本身的认知水平、资金投放、经营管理实践经验及市场创新意识等因素的限制,使其仅仅停留于小规模、无序化经营的业态。个体或小规模经营的新型生活服务模式导致重复建立的公共配套服务设施(包括停车场、公共浴室、垃圾处理),且还存在着设施简单、配套标准偏低等情况,给旅游者的乡村农家文化休闲服务体验造成了负面的效应。我国乡村农家乐旅游发展向相互关联的产业发展力度不足,对当地经济的引领和带动作用也比较薄弱,可持续发展的后劲也不够[3]。

(四)产业缺乏多元化

陇东南地区休闲农业的发展水平和质量不高,体闲农业内容单调,地域间的特色不明显,休闲农业有效的融合性差,没能充分发挥体闲农业的优势、文化优势、生态资源优势,致使大量的农家乐,渔家乐、农家饭、农家住等休闲旅游资源重复开发建设和提供低品质的服务,体闲农业未能有效的结合各类产业,发挥自身的应有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实现了多种行业的高度融合。

二 优化策略

(一)注重生态与文化产业的联系

如何发展一个文化旅游业,最大的价值就是要以自然为基础,以其生态所造成的历史文明为基础,最大责任就是要以其对自然生态的保护与文化传承,最大的发展潜力也要以其对自然环境的保护与文化再创造为基础。聚焦于生态文明工程的建设,实现对自然资源的持续利用,有助于为城市建设一个优美、舒适的生活和工作环境,能够有效地提高人民和群众生活的品位。历史事件证明,生态环境正在影响到文化的演进与变迁,文化旅游业在未来发展过程中,必须高度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修复建设和保护[4]。因此,在培育和发展生态文化旅游产业方面,应该要加快深入开展生态文明的顶层规划设计及其制度框架的建设,构筑一个促进生态文化旅游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把这种生态文明的理念渗透到生态文化旅游事业发展的每一个环节,让我们的自然空间天更蓝、山地更绿、水地更清、环境更优美。

(二)加大宣传力度

一个重点就是乡村旅游行业要集中优势的资源与力量开发独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充分利用当地现有的旅游资源与网络新媒体优势,借助于新闻热点、节庆等方式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吸引旅游者注意。借助新闻热点、节庆等手段全方位、立体化、多角度地吸引游客注意力。

(三)创新产业模式

一个目标就是通过引导游客去体验该地区独特的生态旅游自然和地理景观、田园风光及乡村文化,引导游客在追求乡村生态旅游自然与地理环境景观美同时提供一个更具地方特色的乡村旅游体验参加项目,满足游客对于多样性需求;二是突出陇东南地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坚持“绿水青山”引导游客在追求乡村自然和生态景观美的同时为游客提供更具特色的乡村体验参与项目,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三是突出陇东南地区生态旅游的优势,坚持“绿水青山”也正是“金山银山”的发展思想,深入研究挖掘城市和乡村各个地域的文化,营造良好的城市生态环境,推出了健康、绿色的产品,提升了游客在城市里的游玩和体会人文参与程度,拉近了游客和城市生态环境之间的距离[5]。

(四)创新产品

只有进行资源的整合,塑造好的文化旅游产品和服务,实现对文化资源的产品和服务转化,这些工具才是必须要做的。文化旅游产业被视为一个综合性强、延伸度高的新兴产业,它具有着完整的产业链,因此,应该必须立足地区性的文化资源,乃至“他资我用”,进行与其相关的资源整合,重点开发和推出其核心产品,以此来带动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和发展,形成良好的产业链[6]。文化产业与旅游等新兴产业的融合能够充分发挥其产业的优势,互通有无,互帮共赢,不论它们是对于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展,还是对于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经济效益的增长都将会起到一种促进作用。

三 结语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及知识经济、体验经济的促进下,文化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文化产业迅猛发展,为我国传统文化旅游业不断地注入了新的生命力和动能。文化产业与旅游服务产业进一步打破了传统、单一的发展方式,并走向了融合发展,形成了新的业态,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这也是我们国家文化和旅游服务产业发展的一种趋势,它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推动而产生和促进发展的结果,是由于文化产业和旅游服务产业的本质特征和属性决定的,是我们对于文化产业发展的规律影响和作用的一种必然结果。

猜你喜欢

陇东文化产业生态
春日 陇东花事
陇东唢呐在地方高校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秦药新生态之二 药好才是真的好
长抓政治生态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
生态公园,四季皆景
浅析陇东窑洞文化
陇东民歌在地方高校合唱教学实践探究
孟津县文化产业发展调查
中国民营文化产业商会:举办文化产业沙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