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形势下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研究

2021-11-22王利萍

中国管理信息化 2021年21期
关键词:绩效评价卫生资产

王利萍

(天津市医药科学研究所,天津 300131)

1 加强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意义

固定资产是卫生科研事业单位资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开展正常科研工作的重要物质保障。卫生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一般包括三大类:一是非科研专用的一般性固定资产,如办公用设备;二是科研用不动产,如科研大楼;三是科研专用设备,如实验室的专用设备。这些固定资产的特点是数量多、金额大,而且分散于各个科研科室和实验室。另外,随着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和国家综合国力的持续提升,国家财政对科研经费的投入日益增长,各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存量有了明显增加。作为开展科学技术研究的重要物质基础,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支出占科研经费支出的比重也在不断加大,因此,如何加强对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管理,充分发挥固定资产的最大效能,是卫生科研事业单位管理面临的重要研究课题。

2 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现状及存在问题分析

2.1 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卫生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办法》第二条明确规定:卫生事业单位,必须加强固定资产管理,设置管理机构,建立健全管理制度。各单位要有一位领导负责固定资产管理工作,实行统一领导,归口管理,分级负责,责任到人的管理责任制。在具体工作中,有的科研事业单位存在固定资产采购、领用、保管、报废、清查等程序不健全,手续不完备,出现固定资产管理责任不明、监督不力等问题,其主要原因还是单位人员责任意识不强,监督机制不健全。

2.1.1 固定资产的购置缺乏专业论证

科研事业单位的固定资产多是由课题组用科研经费购买,用于特定试验的精密仪器,技术性比较强,但是专业局限性也较强,同一类别的科研事业单位,因共同的科研领域,存在同类资产重复采购的现象,缺乏资产共享机制,导致资产使用效率低,增加单位管理成本,因此有必要加强是否确实需要购置的专业论证;对重复采购或者购买后使用效率不高的采购项目,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1.2 固定资产购置预算与审批缺乏科学性

上级主管部门不能够按照科研事业单位的资产需求情况审批预算;对于设备采购专项经费使用的限制较多,存在为了完成经费使用,突击采购非单位需要的设备;而对于单位急需的设备往往由于采购流程、资金完成时限、资金限额等因素的影响,只能放弃采购,这些都是造成资源无法合理配置的主要因素。

2.1.3 固定资产的处置、报废缺乏有效监管

有的单位在没有得到相关部门审批的情况下,就将单位的固定资产进行出租出借,造成国有资产的流失;有的单位对于已达到报废标准的固定资产没有及时向上级部门进行报备,没有按照相关程序处置,造成单位资产虚增,这些情况的出现均不利于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发展。

2.2 固定资产管理与绩效评价脱节,缺乏有效的问责机制

卫生科研事业单位为全额拨款、公益一类的事业单位,从事的各项经济活动均不以盈利为目的,单位的固定资产是国家所有,即使出现损耗,也不需要偿还;又因固定资产管理和单位管理人员的绩效考核不挂钩,固定资产绩效评价制度尚未完善,也未引起单位领导层的足够重视,管理主体责任缺失,评价体系功能较弱,没有明确相关工作人员的职责和奖惩机制。另外,有些科研单位即使有绩效评价考核机制,但是对于考核的结果往往也是不了了之,或者有些机制成了摆设,并没有得到有效的利用,使得现有的绩效评价机制没有发挥实质的作用。以天津市某科研院所为例,某年经某科室申请采购一台价值50 余万元的大生化分析仪,在使用过程中发现,由于该仪器的使用频率不高,其使用成本远远高于外检费用;又因为没有足够的科研项目经费支撑该设备的运转和维护,造成该设备长期闲置以至于多年后报废。由于该单位未建立有效的绩效评价考核机制,因此,无法对相关人员进行问责和惩戒。这种不完善的绩效评价机制就会导致盲目购置,加之管理不妥当,长此以往,科研单位的固定资产没有得到有效的循环利用,就会出现使用成本高、效率低,且大量资产闲置和流失的现象。

2.3 固定资产管理存在账实不符的风险,缺乏有效的沟通机制

目前,我国各省市卫健行业使用的资产管理系统大部分为指定专用资产管理系统,该系统尚不能对资产的采购、日常管理、维修、盘点、报废等全生命周期进行管理;在建工程转固、逾龄资产使用等资产信息不能在资产系统如期反映,造成账实不符。

2.3.1 有账无物

出现的主要原因:①事业单位固定资产均是国有资产,政府部门对其存在调拨调剂的权力,特别是办公用房,通常单位初建时期的房产在账面上有原始记录,但是随着城市规划、机构改革、事业发展等多种原因,出现房产被拆除或者调剂给其他单位使用,调剂手续通常不办或不齐,导致调出单位有账无物;②有些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不规范,几十年未做资产清查盘点,造成有些固定资产实物损坏、遗失但长期挂账的情况发生,账面资产总值失去了对实物资产的控制。

2.3.2 有物无账

出现的主要原因:①早期成立的科研院所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得到了世界卫生组织的援助,接受无偿捐赠的科研仪器设备现象比较常见,受当时财务管理专业水平的制约,许多科研事业单位对于这种资产只是做了备查登记,并未根据准则要求计入固定资产会计账。②一些科研项目的实施周期要求、项目经费拨付滞后性及设备采购流程的冗长,导致设备先赊购启用,资产部门没有办理资产入库手续,财务也没有立即入账,时间一长,人员变化极易导致资产游离账外;③基建项目验收和财务决算相分离,在资产转固环节,存在财务与业务部门沟通不顺畅,新增资产后立即投入使用,没有向财务部门提供验收凭据,导致财务无法计入固定资产会计账。④单位迁址办公,由上级主管部门统一采购无偿分配或由其他单位无偿调拨的如计算机、办公家具、专用设备等,按照财务制度规定应计入本单位固定资产明细账进行核算,但在现实工作中,由于手续不全等原因存在账面记录不完整的情况。⑤由于会计人员业务能力欠缺,对于单位购置的图书等单位价值未达到规定标准,但使用时间在1 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未按规定在固定资产账面反映,出现账实不符。

3 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的对策

3.1 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

科研事业单位的发展一般以高水平论文和科研成果转化为核心,对固定资产的管理很容易淡化,单位领导必须从思想上认识到资产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同时结合全面内控建设、廉政风险管控等要求,对资产预算、购置、处置、维修等各相关业务流程进行梳理完善,制定规范化资产管理流程和规章制度,将工作和责任细分到各个部门,有效提升资产管理工作的风险防范能力,加强对固定资产全生命周期管理流程中薄弱环节的控制,使风险管控更加有效,资产使用效能得到提高。

3.2 提高监督机制,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在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引入绩效评价体系,可以从根本上提高科研事业单位人员责任意识和绩效观念,发现并有效解决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极大地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绩效评价最重要的内容就是对固定资产的运行效率进行评价。可以通过设立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指标来反映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的利用率、闲置率、共享率、出租出借率、完好率等各项指标,详细了解单位的固定资产使用状况。对于固定资产的管理使用评价,应当与固定资产的管理人员、使用人员及财务人员的绩效考核相结合,培养相关工作人员的责任心和事业心,这样不仅可以保证安全,有效提高固定资产的使用效率,延长使用年限,降低固定资产的运行成本,同时还可以促进工作人员积极性和主动性的提高,从而不断提高事业单位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同时,对因管理不善,玩忽职守或违反操作规程,造成财产损失的,应视其具体情况给予批评教育、行政处分、经济赔偿或处罚。

3.3 加强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实现资产精细化管理

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辅助现代管理理念构建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信息系统管理,对固定资产从申请、论证、政府采购、资产验收入库、资产调配、资产维护、资产计提折旧及资产报废等整个过程实行资产全生命周期精细化管理。建立由“账户管理模块”“资产条码管理模块”“资产盘点管理模块”构成的固定资产信息化管理系统,实施对单位各部门账户管理;利用条形码技术对每件固定资产实行条码标签管理,使单位的财务部门、固定资产归口管理部门通过模块随时掌握单位各部门的资产总量、构成、分布、变动等信息,对每一件固定资产进行全过程的跟踪管理,避免账实不符、闲置资产、重复购置的现象发生,大大提高资产的使用效率和管理水平。

3.4 建立资产共享平台,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创新资产管理手段,运用计算机网络管理系统,开发相关的资产信息平台。各科研科室对需求和闲置的资产信息及时在平台上发布,以便及时、准确、高效地记录和反映科室资产及其变动状况,克服传统管理模式差错率高,信息闭塞,管理效率低等弊端。在有计划、有目标的购置基础上,充分利用现有的科研仪器设备资源,最大限度地发挥固定资产潜能,凡是大型贵重仪器设备都要实行专管共用并建立设备使用定期报告制度,定期反映设备状态、使用情况,实现资产动态管理及各部门、各单位之间的资产管理信息系统畅通,促进平台建设与科研项目的互动和共同提高,提高固定资产管理工作效率。

综上所述,为提升卫生科研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水平,实现资产全生命周期的管理,需要在实际工作中进一步提高管理意识、完善管理机制,规范管理流程,通过健全资产管理信息化建设和完善监管机制,加强固定资产全过程管控,提高资产使用效益。

猜你喜欢

绩效评价卫生资产
卫生与健康
轻资产型企业需自我提升
卫生歌
基于BSC的KPI绩效评价体系探析
非营利组织绩效评价体系的构建
关于资产减值会计问题的探讨
气象部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初探
办好卫生 让人民满意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
绩效评价及其政策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