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校园武术课与业余武术培训班的区别

2021-11-22代启羊谭圣洁云南大学

灌篮 2021年9期
关键词:业余体育项目武术

代启羊 谭圣洁 云南大学

近年来,随着西方文化的盛行,我国作为一个有着五千年历史的泱泱大国,有理由在校园,在国际上发扬民族精神,弘扬传统文化,开展好我们的传统民族体育,武术作为我国优秀的文化民族传统体育,体育工作者对于将武术与校园相融合一直苦苦探寻着,也提出了不少相关的理论,尽管我们一直努力着,但是比较与西方的体育项目,武术的影响能力还是有限,学生们对于武术的兴趣通常是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相对而言,在业余武术培训中,开展的较好,特别是近年来,在我们国家各个省市,甚至是区县都能见到武术的影子。针对以上情况,对比彼此的优缺点,促进相互改革,是我写本文的初心。

一、价值取向

因为同时属于武术教育层次,校园武术和业余武术培训按理说应该相同的价值取向,如通过学习,让学生增强体质,学会技能,拥有克服困难的勇气等。然而,生源是武术培训的根本,也是武术馆的生命,生源的数量决定了武术馆的兴旺,培训中我们主要的目的就变成了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盈利,因此,业余武术培训中,一定要满足两个需求,一个是家长,一个是学生。家长的需求是希望通过培训,是自己的孩子学到东西,能够看见孩子的成长,他们就可以认为这个钱花得值,托付给老师没有错。孩子的需求就是要满足他的兴趣,枯燥乏味体能训练,对于活泼好动的儿童少年无疑是一种折磨,他们想要的快乐,合理的游戏设置,丰富的情境教学都能满足他们的需求。对于学校武术而言,面向的是所有学生,“较之于其他的体育项目,武术最大的不同就是融设了民族传统文化,蕴含了多彩的民族传统精神[1]”,人们在谈到武术教学的时候,总是寄托着其他项目(特别是西方体育项目)教学所不能达到的情感—总而言之就是要突出民族特点。

二、内容设置

通过查阅文献,报名业余武校的人群及主要原因是以下几点:①业余武术培训指的是:主要在课余时间训练,一周2—3次的训练,每次的训练时长在1—3h,只是训练的时候在馆里面,其余时间回家,馆里不提供食宿。②训练主要人群:5—16周岁的孩子。主是小学,次要初中生,而高中和幼儿园相对较少,这因为初高中学习任务重,课余时间少,没有太多的时间来训练,相反孩子过小的话,不能正确地理解教练指令,身心发展不成熟,不适合训练,于是小学生成为主要的训练对象。③习武理由。1.热爱传统项目,对于武术感兴趣,或者是父母希望孩子能够有一技之长,从小锻炼孩子吃苦耐劳的精神。2.促进升学。近年来,我国家日益重视学生体质健康,很多地方中考必考体育,特别是今年出台的强基计划,部分知名高校将体育列入高考项目,吸引着不少的家长学生报名武术学习。3.增强体质。希望通过训练,能够促进灵敏协调,力量速度等素质方面的发展。4.改善不良性格。现如今很家长都担忧孩子的性格问题,如性格内向,弱懦胆小,不能克服困难,畏畏缩缩的孩子,或者整天沉溺于电视,网络游戏的孩子,习武是一种不错的选择[2]。

三、组织形式

如今的业余武术培训大多采取的还是班级授课制,部分采取的传统的“师徒制”,师徒制是由“师与徒双方聚合在一起,按照一定的规范要求和权利义务,以传习武术技艺为纽带而组成的一种社会活动方式[3]”,先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根据学习的进度、效果进行分小班教学,优点:传授方式多采用一对一,一对多[4],属于于精英式的上课方式,通过这种方式可以使武术精细的动作能够得以传承,从传统出发,武术师徒制传承代表的是一种文化,尊师重教历来是我国所尊崇的,而且还可以有效的照顾个体差异,利于因材施教。缺点与班级授课制相反,他的传播有限,而且容易滋生门第之见。

根据以上的对比分析,不难看出班级授课制和师徒制各有优缺点,且他们的优缺点呈现出明显的互补之势,因此,我们校园武术要想充满活力的继续开展下去,就不得不克服这些困难,找出一条适合我国国情的武术校园之路。

四、评价标准

在校园引进武术的时候,由于师资,教学环境等因素,导致武术套路的评价标准类似于体操的评价标准,很多老师在教学的时候,要求学生就像做广播体操一样,横平竖直,通畅流顺等,最终就练得稀里糊涂,牛头不对马嘴,练了这么久的武术,学生都不知道学的是什么。而对于武术的一招一式,攻防体系,人生哲理很多体育教师也将不出个所以然来。我们在业余武术培训中,考虑就需要更广泛一点,因为是进行的分了班的小班教学,老师对于每个学生都了解得较为清楚,对于学生成长就能看得比较清楚,除了对武术套路、技术技能的结果性评价外,还要充分考虑和考核学生在武术学习过程中的隐形成长,比如勤劳勇敢、团结友爱、易克服困难、善良、关系他人、刻苦学习等个性心理[5]。

五、理论依据

任何一个运动技术都有其相对应的理论,在不断的理论研究中,运动技术才能愈趋近于完善。现代体育起源于西方,且西方国家在运动理论的研究上也比较前列,运动生理学、运动训练学、学校体育学等等,武术项目虽然是我国的传统体育,但是是随着西方体育项目进入我国学校教育课程体系,受其影响,武术的教学理论研究也多呈西方理论化。与此同时,随着西方文化的潮流到来,国人对于体育项目方面越加坚信于科学化和理论化,对于武术而言,他的很多文化内涵是讲不清,说不明的,这就是只可意会不能言传,更不能简简单单,白纸黑字地写出来,因此部分不良人士,打着“道”“佛”的幌子,博人眼球,四处招摇撞骗,深深的抹黑武术,导致很多学者不敢轻易的对武术理论方面进行研究。

因此,对比上述的逻辑分析,加上近代以来的确西方发展的比较迅速,导致很多人都跟随这西方化的潮流,信任西方文化,而东方文化处于边缘地位,所以武术的很多科学理论研究还是以西方体育科学为主,传统理论只是一个补充的作用。所以,在体育项目的影响下,武术教学的方式也与其他体育项目大致相同,通过讲解或者师范,让学生学会套路就是目前的武术教学,但是却忘记了武术里面所蕴含的德育,教师的言传身教等等。武术的教学,不仅仅只是渐渐的套路训练,他的一招一式,都有其独特的意义,很多酷爱的武术的民间人士,十年如一日的练着同一个动作,做到精益求精,支持他们坚持下去的,就是他们能在每次一个训练中,都能感受到武术蕴含的精神,所谓的拳打百变,其义自见就是这个意思,如果没有这份蕴意的存在,那么武术和西方其他运动项目又有什么用区别呢?

六、结束语

从上述的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出,武术培训的目的虽然是为了盈利,然而正是在利益驱使之下,让培训机构对教练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一定的层次上来说,更能够促进武术的推广与传播。而在校园武术中,每一个体育老师面临的学生更多,学生的个体差异较大,而且我们校园的体育课不仅仅只上武术课,还有其他的项目,因此我们不能够照顾到每一个学生对于武术的兴趣,使学生对于武术课“希望而来失望而归”的根本现状还没有得到改变,这就需要我们教育工作者进行更多探索,找出一条适合校园武术发展的道路!

猜你喜欢

业余体育项目武术
中华武术
近十年武术产业的回顾与瞻望
论武术与军事的结合发展之路
老外学武术,疫情也拦不住
高职新兴体育项目教学对大众健身的影响分析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从机械训练到有机训练
——一个体育项目实训的研究
为业余棋手诊脉
遮荫有方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