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

2021-11-22李莎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灌篮 2021年9期
关键词:课程体系特色职业

李莎 河南轻工职业学院

高职学校的教学目标主要是培养专业性的技术人才,因此,有关学校的教学目标设置和教学规划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与时代的有关要求,通过良性的教育改革来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反映到高职学校体育教学当中,有关学校必须重视学生的体能素质建设,保障学生综合素质的不断提升。此外,高职体育教育还要注重培养学生的有关体育理论知识,让学生能够在体育学习当中不断提高自身的职业体能特色。

一、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教育的重要性

高职教学的课程内容必须与技术有效结合。具体来说,高职院校专业设置以满足社会需求为主,以企业实际需求为需求点,因此在当前课程改革的形势下,体育课程设置必须更好地体现高职体育的专业特色。在这一要求下,有关学校需要更好地将职业体育的理念融入体育课程改革的进程中。此外,在当前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形势下,对学生职业体育的发展提出了更高层面的要求,尤其是有些企业需要员工在艰苦的工作中能够有较好的抗压能力。因此,有必要将职业体育融入高职体育的发展之中,使高职院校的学生能够把职业体育作为核心教育任务来对待。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对公共体育课程进行了一定程度的改革。通过借鉴其他一些高校的教学模式,逐步构建基于职业体质特点的教育课程体系,使高职院校的体育教学特色得到更好的体现。

二、高职体育职业体能课程体系构建

(一)构建原则

职业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必须以一定的原则为基础,以基本原则指导具有职业体育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首先,要坚持全面发展的原则,把全面发展作为高等职业教育的核心理念,在职业教育改革过程中突出职业体育的特色,不能只追求职业体能而忽视教学的其他方面。总之,构建具有职业体育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必须实现学生的全面发展。这不仅要求专业体能的教学,而且要求对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学生进行教学。因为只有身体素质和专业知识并存才是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最终目标。其次,构建具有职业体育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应符合岗位需求原则。高职体育院校始终把培养就业需求作为教学的核心任务,在职业体育健身教学中,就业需求也应该是教学的导向,需要充分考虑学生体能体育素质在职业生涯中的重要作用。加强职业体育教育,弱化职业素质培养,将会得不偿失。最后,应将教育理论与技能知识相结合。目前,职业病现象普遍存在于工作中,归其原因是理论知识匮乏,技能素养不高,致使工作出现职业病,专业体育锻炼不仅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提高理论知识,还要求学生能够通过加强锻炼提高身体、心理等各方面的素质。对于高职体育中的职业体育教育,应注意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使学生能够真正理解职业体育学习对于自身的帮助,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二)职业体能课程构建思路

在构建职业体能特色的体育课程体系时,高职学校需要遵循一定的专业性原则,从实际情况和专业角度出发,最大程度上保障学生职业体能锻炼量的提升。具体来说,学校有关课程的规划要结合学生的专业和职业特点,保障学生能够对自身的职业体能认知到位,科学的对职业体能教学进行相关评价。而在进行职业体能课程设置时,学校也必须为不同职业特点的学生设置不同的教学内容。为了达到这一教学目标,有关教师必须具有良好的职业素养和业务能力,从而能够将时代特色和职业特色相结合,并且进一步地融入到体育课程构建当中。另外,学校还必须在体育教学的各个环节中融入职业体能教育过程,为高职学校体育课程发展注入新的思路和活力。

三、基于职业体能特色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途径

(一)强化网络课程的构建

在高职学校进行课程学习时,学生必须完成相应的实验、实习和实训环节。但是,对于学生来说,在较短的时间内完成数量较多的学习任务是不够现实的,即使可以在短期内完成相应任务,学习效果与质量也会大打折扣,同时还会给学生造成巨大的学习和工作压力,影响到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为此,高职学校有关教师必须通过网络课程教学等适当的教学方法的引用,帮助学生提高课程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教师可以将一些体育精品理论课程共享到校园网络平台当中,以此来强化体育理论教学和体育实践教学的融合过程,保障体育课程线下作业布置环节和线上理论考试环节的顺利完成。

(二)在体育选项课中加入体能素质课课练的环节

新时期,我国有关教育部门对高等学校的公共体育课程教学进行了明确规定,要求有关学校开展体育选项教学,结合自身学校的师资、场地等实际情况,以及学生对于不同运动项目的偏向性来灵活地设置体育教学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强化对学生的引导过程,避免学生出现随意选取、投机取巧等情况。通过对体育教学内容和体育考核标准的改革,保障学生体育学习公平性和有效性的最大化。当前,体育课程的部分内容和职业体能特色有许多共通之处,例如,运动中的耐力、力量、协调性和视觉中的视野观察力等都和职业劳动与专业技术的部分素质十分契合。因此,有关部门与学校在开展体育成绩评价时,可以在其中适当加入职业体能素质考核部分,保障学生体育核心素质的有效提升。

(三)开设职业体能基础项目建设

由于高职学校学生有着各自不同的职业,因此学校在开展体能项目基础建设时,必须结合学生的职业活动身体状况、工作姿势以及职业病防范要求等展开。具体来说,主要分为以下几个类别:移动类、伏案类、站立类项目教学。

移动类职业体能课程包括由测量专业、建筑工程专业、监理专业等课程,这些课程要求员工具有良好的身体条件和良好的身体平衡能力。为此,在开展此类专业的职业体能课程设计时,教师要注重将健身跑、技巧运动、定向运动等体育运动融入其中,以此来着重提升学生的身体平衡能力和身体协调能力,进而引导学生树立良好的学习信心。

伏案类职业体能课程包括文秘专业、计算机软件专业以及网络专业等课程,这要求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敏捷性和动作灵活性,同时要求学生具有稳重的性格和清醒的头脑。因此,在进行此类职业体能体育课程设置时,教师可以将保健气功、太极拳、棋类等运动项目作为重点的教学内容。

最后,站立类职业体能课程主要包括机电、数控机床等专业,这些专业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耐力和灵活性。为此,教师可以将健身体操、技巧、单双杠等课程作为该类职业体能教学的主要内容。

(四)加强课外体育教学俱乐部建设和开设体育保健课

课外体育活动是学校体育课程教学的重要补充,也是高职学校开展职业实用性体育教学的重要内容。为此,学校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开展有关工作:第一,成立与学生兴趣爱好有关的体育教学俱乐部,组织学生在课下时间开展早操、篮球和足球等体育竞赛活动,保障校园体育氛围的活跃。第二,开设体育保健课程。由于受到学生自身条件和学校课程设置的限制,大部分学生在义务教育阶段都没有接受过系统完整的体育理论知识教学。这种理论知识的缺乏,使得学生在步入社会之后很难拥有主动锻炼的意识,其身体素质也很难得到有效提升。因此,体育保健课程的设置能够为学生树立终身体育的意识做好保障。

四、结论

综上所述,高职学院是我国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而提升高职学校学生的综合素质也逐步受到业界人士的广泛关注。做好基于职业体能特色高职体育课程体系的构建工作,对于促进我国高职学校的持续发展,保障职业技术人才身体素质和综合能力的有效提升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猜你喜欢

课程体系特色职业
三维视角构建劳动教育课程体系
特色种植促增收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医学类普通高校创业教育课程体系构建研究
高职Java程序设计课程体系建设思考
“三位一体”课外阅读课程体系的实施策略
职业写作
我爱的职业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五花八门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