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带你走进体育老师的班级—融事三班

2021-11-22吴斌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灌篮 2021年9期
关键词:体魄班级精神

吴斌 常州西藏民族中学

为进一步提升学校德育管理内涵,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和班级个性发展,构建优质特色班集体,形成良好班风、学风和校风,我校在全校班级中开展班级文化建设活动。在班级文化构建过程中,让班级文化真正活起来,让学生在一间美好的教室里实现自我成长。笔者现将“融事三班”的班级文化构建过程,总结如下:

一、整体设计,师生共同制定方案

笔者根据学校班级文化建设活动方案的精神,根据学生特点与特长,结合班集体在日常管理或活动中形成的优势内容,召开班委会讨论确定,并在班会课上集体表决,制定创建目标与创建方案。确定了班名、班训、班徽、班级格言等。

(一)班名:融事三班

“胜事经非少,芳辰过亦多”,是白居易《闲游即事》中的一句。其中“胜事”“芳辰”皆为美好的事物或时光,也意味着我们正经历一个伟大的时代,更意味着我与学生们的相遇是最美好的。因此,取其中“胜”“事”“芳”“辰”四字,组成班级的班名。

“胜”字代表的班级,就是2017级2班,苏胜二班。作为笔者担任班主任所带的第二届学生,就取了其中的“事”字。

“融事”所表达出的,既有对融入班级、学校的期待,又有对融入社会、国家的担当,更有对未来融入万事万物的胸襟。

2020级3班,“融事三班”,就是这么得来。

(二)班训:野蛮体魄 文明精神

毛泽东同志1971年在《体育之研究》中提出的“文明其精神,野蛮其体魄”,大意是说,要让人们的精神变得文明,让他们的身体变得强健。长久以来,这句话都在体育界不断被传颂,它很好地浓缩了体育精神与身心发展的关系。

“野蛮体魄 文明精神”的班训旨在让每一位融事三班的同学,在精神与体魄得到全面锻炼,成长为体魄强健、人格健全、品学兼优、充满朝气的新时代接班人,在一代又一代接续奋斗中,努力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宏伟目标。

(三)班徽

班徽总体包含了班名和班训,藏族元素珠穆朗玛峰为主体,“融事”的首字母“RS”设计成一条登山的路,“3”设计成的运动人形,通过一步一个脚印的攀爬,最终登顶心中的那座珠穆朗玛峰。

(四)班级格言:世上无难事 只要肯登攀

同样出自毛泽东《水调歌头·重上井冈山》,这首词最早发表在1976年发表在《诗刊》上。这句话意思为:胜利属于不畏艰险,勇敢攀登的人。世界上什么事都是如此。“无限风光在险峰”,只要有毅力,有恒心,就一定能实现。

就像之前国庆档期上映的《攀登者》,更是让我们感受到在人类的生命中,最重要的是真的人心,真实的才是最好的。在山峰面前,人类是如此的渺小,历史却将铭记。世上最艰难的探险,不是登顶珠峰,而是坚持本心。

二、班级精神的物化,将文化写在脸上

班级核心价值观、班级愿景等精神层面的东西必须以物化的方式具体呈现,否则难以给人留下深刻印象。我们把班级精神的物化主要表现在班级名片和教室主题布置上。班级名片,是班级的第一张名片。它包括班名、班徽、班歌、班级口号等,我们的设计、征集活动都要围绕着班级精神内核而开展。班级主题布置,围绕“融事”文化的核心展开,由班委带领同学们,进行设计和布置,处处体现雅致和温馨。这个过程,让我们的教室面貌一新,环境好了,学生的卫生习惯也好了,干净得不忍丢弃一张废纸。

三、班级制度的构建,将文化刻在心里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班级管理中,我始终认为,班级事务的决定、处理,不是班主任的一言堂,而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面向全体学生,调动所有学生共同参与班级事务管理,把学生的教室还给学生。班主任在班级制度的建设中,起到引导、指导的作用。我们班级制度的基本形式是班级公约。班级公约相当于班级的宪法,是战略性、纲领性的文件,对班级风气有导向作用,它应注重精神的引领而非操作性。在班级公约统摄下,逐步建立健全班级的组织结构和各项规章制度,包括班级宿舍管理的规定、参与各种活动的纪律要求、班干部岗位职责、班级议事制度等。每项班级制度的制定分别指导着一类班级事务的处理方式。

各项制度的制定,始终坚持民主和公平正义的原则。这就要求一定要学生参与,而且是全体学生参与,通过民主、讨论的形式,来确定班规、表决通过班规,形成集体认同。对于奖惩的方式,也要体现公平,公平是一视同仁的对待,同时结合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心智水平,制度的制定和执行,要坚定而温柔。如我们成立了班级议事机构,由班委成员组成,不同的事务处理,都要邀请不同的非班委同学的参与。特别是在处理学生矛盾中,起到了很好的调解作用,促进了班级和谐。这样在当事学生的心中,便知道这件事情的处理,是符合班级集体价值观的,并不存在班主任偏向谁的问题。这样符合群体价值观的行为、正义的人和事,一定会得到认可与好评。不符合群体价值观的行为、歪风邪气,一定会受到谴责。班级制度的建立之初,只是形成在纸上的文件,通过长期坚定和温柔的执行,学生已经逐渐忘记了那些文件条款,它的精神价值已经融合在学生的一言一行中了。

四、班级特色活动的开展、将文化落实到学生的行动中

活动是最好的教育,也是发展班级文化的最佳途径。班级活动的开展紧密围绕班级发展理念而不是只图开心、热闹或表面上的轰轰烈烈。班级核心价值观可以通过各种班级活动体现,反过来说,班级组织的每一项活动都有发展学生、帮助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的意蕴。“融事三班”在团建活动中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影响。

(一)多彩班团活动,点亮美好时光

初一年级学生的年龄大多为十三四岁,尚处在一个半成熟半幼稚的状态,活泼好动也是他们共有的特性。于是笔者再结合自身体育教育专业的体育游戏课程,特地设计了一堂以“撤凳子”游戏为主题形式的,以团结就是力量为主题的班团活动课,意在让学生在乐中学、学中玩、玩中悟。

以体育游戏为主题形式的班团活动课,也成为了班级管理的转折。班级凝聚力的提升,班干部组织能力的加强,学生自觉自律性的提高,也使得班级展现一种正能量,形成一种新常态。此后的班团活动后,又陆续以“两人三足”“信任背摔”等为主题展开。像这样的创新型班团活动课,始终在不间断地坚持中。未来,更有待突破与创新!

(二)班级特色节日,留住高光时刻

一间教室应该有自己的日历,日子对每个人都一样,但总有一些日子,在一间教室里,会闪光,会值得我们隆重的标记和纪念。这些日子不仅仅是中秋、端午、清明这样的传统节日,更重要的是真正属于自己班级的日子。一个孩子的生日,同学会集体为他庆生;爽朗的秋日,我们一起走出教室,开展团建活动,赴一场秋日之约;每一个岁末,每个孩子会走上台讲述自己过去一年属于自己的小世界。这些日子都已经成为班级固定的节日,值得学生期待。

(三)打卡珠峰计划,实现自律成长

“珠峰计划”,连续跑步打卡,每天累计5000米,不规定时间,不要求速度。一方面,是使学生可以强健体魄、积极放松;另一方面,更是想让学生养成持之以恒的好习惯。

也许体育老师,来当班主任的三年。不能把学生个个都培养成运动员,也不能教给他们关于语数外的专业知识。但是能够通过自身去影响他们,使他们养成较好的健康认知、运动习惯和良好的心理状态、社会适应。这或许会成为他们多年后回想起初中时代,那个体育老师班主任教给了他们一些什么。

(四)微信公众号,故事在笔尖流淌

教育是从唤醒学生的心灵开始的。我创建了班级微信公众号,指导学生编辑维护,将其作为记录师生成长的物质载体。每学期我都会在微信公众号上给学生写信,有的是开学寄语,有的是假期生活指导,也有元旦新年献词。围绕爱国主义教育、职业适应规划、心理健康、道德品行、法制教育等多方面的活动也会记录在微信公众号。微信公众号,深化了学生和家长对班级文化的理解和认可。

五、结语

“融事三班”的班级文化构建,围绕核心建立机制,沿着物质文化、制度文化、行为文化三条线索,从内向外辐射,逐步建设,我们师生历经了创建、认同、形成的阶段,逐渐形成体系。相信,“融事三班”将成为我们共有的精神家园!

猜你喜欢

体魄班级精神
班级“无课日”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班级“四小怪”
十二生肖·牛
班级英雄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大学体育与德育智育的关系研究
班级FACE系列大放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