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体育教学中学生篮球意识的表现形式与培养策略研究

2021-11-22李金钟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灌篮 2021年9期
关键词:临场篮球运动篮球

李金钟 济源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篮球意识是学生篮球综合素质的有机组成部分,也对学生运动技能的发挥和篮球运动成绩产生直接的影响,它与学生的体能素质、运动技术共同影响着学生篮球运动水平的发展。篮球意识的培养不是短期的,需要在篮球运动实践中不断累积、不断强化,其表现形式也具有丰富性。然而,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不少教师教学理念陈旧,过于注重学生篮球运动技能、技术训练,对学生篮球意识培养关注不够,造成学生篮球运动过程中篮球意识弱化现象,制约了学生篮球运动素养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基于现状,结合篮球教学实践对篮球意识的表现形式进行分析,提出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策略,以强化学生篮球意识,提高高职院校篮球教学效率。

一、篮球意识的表现形式

篮球意识属于意识形态范畴,是学生在篮球运动中根据切身的感觉、观察和队友、对方运动状态而做出的临场判断,再根据自身判断做出临场应对的思维活动,它是学生篮球运动经验、运动生理和运动心理的总和,篮球意识主要包括以下几种表现形式:

(一)行动潜隐性与多变性

篮球意识的形成需要长期的实践积累,它建立在学生长期训练基础上,篮球技术取向成熟,能够灵活地运用战术,在篮球运动中能够与队友互相配合,保持高度的默契。学生在篮球运动过程中,能够根据临场形势作出判断并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并通过技术性、战术性配合,在短时间内容实现有效的攻防。可见,篮球意识首先表现在行动上,学生的行动具有潜隐性,不易觉察,并跟随运动形势做到灵活多变。

(二)临场预知性和判断性

篮球意识具有临场性,这是由篮球运动特点所决定的。篮球运动过程中,形势瞬息万变,运动过程中攻防处于极快的变化之中。学生在运动过程中,需要根据篮球运动的临场情况,包括对自身形势、队友与对方等进行临场进行预知,再做出快速的判断,进而通过自身的努力以及与队友的默契配合,以更好地掌握篮球运动过程中稍纵即逝的战机。因此,篮球意识又表现为临场的预知性和判断性,不可在运动前做出预设。

(三)融合规则性与技术性

篮球运动作为一项团体运动,运动成绩的取得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学生个体因素、队友因素、配合因素、教练员因素和替补队员因素等。篮球运动的团体性特点决定了篮球运动的系统性,为了提高整个运动系统的有效性,需要规则加以约束、协调,从而使队员的技术发挥到最佳状态,队员之间实现有机的配合。运动过程中,篮球意识将促使学生根据达成的规则,将个人技术与战术配合有机结合起来。因此,篮球意识又有机地融合运动规则与技术,从而确保团队取得最佳的运动水平。

(四)目的明确性和驱动性

篮球运动中,根据篮球运动的分工,不同的队员在运动系统中发挥应有的价值,具有明确的运动目的性,根据篮球运动技术发挥的需要和战术配合的需要,不同的队员在运动过程中保持着清晰的运动定位,并基于运动目的做出及时的临场反应。因此,篮球意识在运动目的方面具有明确性,明确的运动目的又体现出很强的驱动性,促使学生在运动中做出快速的临场预知和判断,以更好地达成运动目的。

二、篮球意识的培养策略

目前,高职院校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现状不乐观,训练方法相对滞后,理论和实践不对称,篮球意识培养认知有待提升。教师应积极转变篮球教学理念,在篮球教学实践中探索学生篮球意识培养的有效策略。

(一)篮球知识与实践并重

篮球意识与学生篮球素养有关,教师在实施篮球教学时应改变只重技能训练、淡化篮球理论教学的做法,将篮球理论教学和实践有机结合起来,在理论知识和实践并重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理论教学应不断创新教学方法,改变传统说教式篮球理论教学的做法,借助生动的案例,给学生创造自主建构理论知识的机会,这样才能促进学生篮球知识消化与吸收,能够更好地指导篮球运动实践,让学生篮球运动意识获得理论和实践支持,帮助学生形成篮球意识。

(二)篮球运动与竞争并重

篮球教学中,教师应基于篮球运动的对抗性特点,帮助学生改变篮球运动理念,使学生形成篮球运动与竞争并重的观念。一方面,培养学生运动意识。教师在篮球运动中应基于学生主体性,不断优化篮球训练方式,例如采用趣味化的训练形式,让学生感受到篮球运动的乐趣,热爱篮球运动;另一方面,培养学生竞争意识。篮球运动的竞技性特点,又决定了篮球运动离不开竞争,在日常训练中,教师应重视培养学生竞争意识,通过模拟赛、对抗训练等,在激烈的竞争中培养学生篮球意识。

(三)篮球技能与心理并重

高职院校篮球训练中,教师要重视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技能训练,帮助学生不断提高身体素质,掌握精湛的篮球运动技术,奠定篮球意识培育的基础。除了篮球技能训练外,教师还应认识到学生运动心理对篮球意识产生的深远影响,对学生进行篮球运动心理训练,通过心理训练,帮助学生克服篮球运动过程中的紧张心理,在运动过程中能够积极地应对比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尤其是提高学生篮球运动过程中的抗挫折心理素质。只有保持健康的运动心理,篮球意识才能得到较好的发展。

(四)篮球技术与战术并重

篮球意识具有综合性,其中技术和战术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高职院校篮球训练过程中,教师应重视将篮球技术和战术训练有机结合起来。技术和战术训练,需要加强对学生观察能力训练,以帮助学生在运动过程中抓住战术时机,根据篮球运动实际及时地调整战术配合;同时,应对学生进行应对能力训练,通过应对能力训练,帮助学生更好地采取措施,使篮球运动技术得到有效的发挥,最大程度上发挥战术配合效果,在战术训练和技术训练过程中促进学生篮球意识发展。

(五)教学艺术和科学并重

篮球是一项运动,这就需要教师尊重篮球运动特点,选择科学的训练方法,循序渐进地培养学生篮球意识,以达到最佳训练效果。同时,篮球教学作为一项教学活动,又与篮球教学的生态有关,教师应基于篮球教学生态,充分发挥教师主动性作用,根据篮球运动特点,深入解读学情特点,不断优化篮球训练内容,将篮球意识作为一个重要内容,并基于篮球意识培养的需要,不断优化篮球训练方式,让篮球教学艺术和科学有机结合起来,全面提高篮球意识培育质效。

三、结语

总之,高职院校篮球教学中,学生篮球意识培养意义深远,它对学生篮球运动水平发展起着重要的影响。教师应积极转变教学理念,提高篮球意识培育意识,并基于学生篮球意识培育的需要,对高职院校篮球教学进行转变,拓展篮球教学视野,在提高学生篮球意识过程中,全面提高学生篮球运动素养,引领学生更好地享受篮球运动乐趣,并在篮球运动过程中促进学生运动品质发展,培育学生积极健康的运动观念。

猜你喜欢

临场篮球运动篮球
论篮球运动的本质、特征及规律
青少年篮球运动推广与发展路径研究
幼儿篮球运动
短道速滑裁判员的临场执裁能力及其培养路径
快乐篮球进山乡
鞍山市第五中学篮球运动开展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研究
教练员临场指挥研究综述
篮球36计之瞒天过海
篮球“三人制”裁判法执裁原则与临场应变的探讨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