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现状与改革路径①

2021-11-21雍桂军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3期
关键词: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雍桂军

(桂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体育教学部 广西桂林 541199)

体育教育不同于文化教育,其不能片面的以学习成绩来断定学生学习成果的好坏,体育教育更加综合地实现学生的人生和职业规划的发展目标。从中学教育环境角度来看,体育教育还未得到学校及广大教育者的重视,体育教育文化还未在职业技术学校被发掘和传播。体育教育作为素质教育的主要体现形式,通过动态的教育模式平衡静态的学习方式,利用多元化的运动项目,丰富学生的课堂内容,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和实践能力。对此,为了更好地实现素质教育的改革目标,必须加快深化改革高校体育教育模式的脚步。

1 明确民族传统体育的特点,科学设立民族体育教育模式

随着时代的进步与发展,各种综合性的体育项目充斥在高校的体育教学活动中,而具有民族特色、地域特色的传统体育项目,在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频率逐渐减少。从“抢花炮、跳竹竿”等体育项目来看,我国的传统体育项目与我国的历史文化一样源远流长,在时代的变化中,不断积累更新,创新符合时代特色的新型民族传统体育项目。从相关的数据可以看出,我国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已经有上千种,在历史的长河中,这些体育项目不仅发挥着强身健体的主要功能,更是传统文化的传承。目前,在高校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建设过程中,许多传统的体育项目没有受到教育者的关注与重视,例如,许多高校开办了太极拳、武术等传统体育社团,但没有更专业的体育课程,让学生对传统体育项目有一个更深刻的认识。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是高校学生存在十分明显的个体差异,个人兴趣爱好也有较大的不同,限制了传统体育项目课程的有效开展,使得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难以掌握学生的普遍学习水平与学习心理,从而难以确定教学方式与教学内容。其二,教师在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课程的设计中,只注重体育项目的外在表现形式,对体育教育的深远意义还不够重视,因过于重视体育教育过程中的安全问题,导致许多体育项目被搁置[1]。

从学生方面来说,体育教育仅被作为普通的课外活动参加,没有从体育精神方面正确地认识体育教育对个人发展的重要意义。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高校应积极改革创新,利用太极拳、武术、毽球等传统体育项目中所蕴含的体育精神,不断激励和引导学生的思维方式。对此,教师在进行民族传统体育教学设计时,需以培养学生体育精神为教学目标,明确不同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内涵,了解学生的体能差异情况,科学设立教育模式,充分运用不同民族体育项目的专业性,全方面体现学生的素质发展情况。体育文化包含了精神文明、物质文明两个方面,学生对体育文化还没有系统的学习和理解,对此,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加深对学生的文化引导,让学生不仅能掌握到体育技能,还能深刻地理解体育文化,建立系统的民族传统体育教育知识体系。

2 建立民族体育教学理论体系,强化教师的综合能力

无论是我国民族传统的体育类项目,还是西方竞技类体育项目,都需要秉持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以提高学生的参与性与积极性为主要目标。从目前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学现状来看,整个教学理论体系还不够完善。在目前开展体育项中,没能对学生进行理论教学的铺垫,导致学生对各种拳体与剑术的动作要义不够了解,因此学习过程较为枯燥吃力,不利于传统体育教学项目的开展。其次,教师团队是决定教学质量的重要方面,若教师对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文化内涵、理论知识与技能要求没有深刻的认识,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准确传达各体育项目的动作要领,会给学生进行错误示范,学生在积极性不高的状态下,接受到错误的指示,会导致学习成果与学习目标有较大的差异,学生仅以“形体表演”为主,不能达到真正的体育教学目标[2]。

对此,在开展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过程中,需要构建健全的体育理论体系,在符合学校现状与学生心理的前提下,选择有代表性的民族传统体育项目,对其内容进行教材编撰,给高校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教育奠定基础。学校在进行体育教学计划时,合理考量现阶段的体育教师团队,不断引进民族传统体育项目的专业教师,并在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定期开展教师理论与技巧的培训考核活动,提高教师自身的专业能力,强化高校内部的体育师资力量。

3 转变教学观念,突出学生体育专业技能

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中,高校主要以成绩培训为主,忽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能力培养。身体是革命的本钱,只有拥有强健的体魄,才能拥有更加活跃的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才能实现更加深远的发展目标[3]。但高校学生在经历高考后,踏入另一个陌生的教学环境时,容易因为教学内容的不同、未来发展规划的不同等而产生懈怠的学习心理,不仅会厌倦文化课程,更加不会重视民族体育教育的学习目标。在社会活动发展过程中,体育教育除了对个人的发展有重要意义,对国家的发展也有深远的影响,是国家相互交流的重要载体,体育竞赛是国家进步的体现,体育技能是体育教育的主要培训目标。

为实现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应积极转变思想观念,设立更多有趣的民族体育教学项目,使用科学的教学管理方式,引发学生对民族体育项目的学习激情,以培养学生的民族体育专业技能为教学目标,不让民族体育教育流于形式。例如,在进行击剑这一体育项目时,学生有五花八门的击剑动作,也没有专业的防御技巧,没有体现体育项目的专业技能。除此之外,击剑体育项目还十分注重脚步的灵活运动。教师在击剑的教学中,可通过比赛和游戏的教学方式,指导学生的动作、力量、姿势等方面的技巧,让学生通过自我的参与和竞赛,体会传统体育技能的学习方式,提高掌握程度。

4 设立评比制度,引导学生的体育竞赛意识

体育是人类在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活动,主要依据人类社会生产、生活生产中的各种活动演变而来。在祖国高速发展的今天,体育也在各行各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与社会、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有密切的联系。体育运动高速发展的过程中,衍生了与之相关的文化,也是体育工作的指导核心,尽管体育在国家有了很高的社会地位,但民族传统体育教育依旧还处于发展初期,学生在传统体育教育中懒散的精神面貌,违背了体育精神的重要宗旨[4]。民族传统体育教育,还没有科学的评比制度,学生在完成体育教育目标的过程中,容易出现插科打诨的现象,不能保质保量完成教学任务,就达不到教学要求,完成体育教学目标。对此,教师应在传统体育教育过程中,设立不同的学习小组,以小组为单位进行体育竞赛活动,并通过学生互评、学生自评、教师考核等多种评比方式,实现体育教育的完整教学活动。例如,学生进行武术、太极拳等多人参与的传统体育教育时,教师依据学生的不同技能水平,公平、公正地进行分组竞赛,观察学生在体育活动中的不同表现,指正学生的错误学习方式,这样的竞赛方式,不仅能提升学生的体育竞赛意识,还能培养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只有实现小团体的凝聚力,才能实现国家的强大发展。

5 结语

少年强,则中国强,在祖国未来的发展道路上,人才是最重要的发展资源,青少年更是国家发展的中坚力量。为此,在今后民族传统体育发展的过程中,需设立更多的教学模式,以培养学生的传统体育技能为主要目标,建立完善的考评机制,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修养。通过对高校传统体育教育现状和改革方向的探讨,不仅能实现传统体育教育的高速发展,还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体育竞技等文化精神。

猜你喜欢

体育项目民族传统
MINORITY REPORT
郑国明 立足传统 再造传统
成语魔方
农村中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农村小学如何开展传统体育项目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
学生穿汉服展示传统体育项目
民族万花筒
清明节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