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分析与改革趋势探讨①

2021-11-21曾永忠

当代体育科技 2021年14期
关键词:身体素质岗位身体

曾永忠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体育部 广东深圳 518055)

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性是高职教育的重要特征。实践操作性可以理解为动手能力,学生的动手能力与其身体素质密切相关。高职教育职业岗位的实践操作性这一基本特征,为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指明了方向,体育课程改革可以围绕高职教育“岗位操作实践性”对学生身体的要求展开。体育课程是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重要途经,体育教学的内容丰富多样,完全具备发展学生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的条件。

1 高职院校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相关体育课程改革研究现状

研究人员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进行了大量研究。有学者研究认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应结合高职院校独有的特点,依据不同专业对身体素质的需求设定体育课程目标和课程内容,探讨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的模式和措施[1]。有研究以高职教育目标为切入点,提出体育教学模式应切合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构建自主探究式体育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运动素质[2]。

目前,高职院校体育教学的内容没有跳出传统运动项目的禁锢和制约,没有与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需求相结合,应构建高职特色与岗位身体素质需求密切联系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3]。有研究着重于分析在岗职员的职业相关身体素质需求,探讨不同类型岗位的基本身体素质能力和身体形态适应性要求,提出高职院校体育课程改革的方向和应表现的特征[4]。

有研究阐述了高职职业实用性体育课程整体设计的理论依据,探寻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的内容模块化设计方法和体育课程整体结构设计建议,依据不同职业岗位的身体素质需求改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模块,选择运动项目。根据岗位应具备的身体素质特点,设计“技能+素质”的体育课程教学模式[5-6]。构建针对不同职业岗位类型的指向性体育课程内容体系,突出职业实用性[7]。

有研究从高职教育特点出发,以将来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为导向,分析目前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体系,设计高职特色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8]。探索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相关体育课程的教学内容比重、教学顺序、教学形式,设计专门的符合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的体育课程内容体系[9]。

黄晓乐研究认为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相关的体育课程教育形式可以表现为自然环境和设计环境,设计环境包括针对锻炼、拓展锻炼和职业实用相关运动项目锻炼[10]。朱富强从高职院校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角度,探索高职体育课程教学目标、教学计划、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方法的改革,并试图构建与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密切相关的评价体系[11]。

倪莉、胡摇华等人研究认为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要以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基础,以发展学生职业岗位身体技能为特色,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要做到发展学生身体素质的健身性、实用性、补偿性[12-13]。

纵观已有的高职体育课程改革文献,许多研究都涉及到了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对高职体育课程改革的指引,并试图区分职业岗位身体素质的类别,以此为基础选择体育课程教学内容。其中,有部分研究还涉及到职业病的预防保健。但这些研究大多停留在理论构想阶段,缺乏实践证明研究的支持。对于体育课程引入岗位身体素质锻炼的理论依据研究不充分,对于体育课程全面发展身体训练的本质属性和兼顾发展职业岗位特殊身体技能训练的属性的关系缺乏有说服力的研究。

2 职业岗位身体素质导向的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依据

2.1 高职教育特色的本质要求

高职教育学生培养目标为实用型高技能人才,让学生获得职业岗位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14]。高等职业教育强调技能培训和技术应用是区别于以文化学习和理论研究为代表的学科型普通高等教育的基本点。高职教育让学生学习适量的基础理论知识,突出培养学生的岗位技能。岗位技能表现为实践操作性,动手能力的强弱决定了动手操作能力的高低。而动手能力却取决于相关身体素质的状况,身体素质的提高要经由相关的运动锻炼获得。体育课程是发展学生素质的重要途经,体育教学内容的多样性为发展学生的岗位实践动手能力提供了条件,依据岗位特点,选取合适的体育教学内容,可以协助提升学生的岗位技能。

2.2 运动技能迁移规律的应用

运动技能迁移是指个体在进行相似的身体动作运动时,这些相似的动作间会产生某种联系和影响,个体在学习新的动作技能时,原有已获得的动作技能会影响相似新动作技能的学习。如果对新的动作技能学习产生促进作用,称为正迁移现象;如果对新的动作技能学生产生阻碍作用,称为负迁移现象。

高职体育课程中应充分运用动作迁移的规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科学安排教学顺序,让学生能快速掌握某些动作技能,对岗位技能起到正迁移的作用。教学内容的合理选择是促进正迁移的首要关注点。由于体育技能的多样性,其中某些技能可能对特定专业群学生的岗位操作技能的获得存在阻碍。这要求高职体育教师在实施教学过程中应根据学生的职业岗位特点,选取发展相似动作技能的运动项目进行教学。通过提高相似运动技能的熟练程度,提高岗位操作技能的抗干扰性。

运动技能迁移是普遍存在的规律。高职体育课程教学过程中,应了解和遵循迁移的规律,合理选择教学内容,提高动作技能的熟练度,充分考虑迁移的影响因素,有效促进学生职业岗位相似动作技能的发展。

《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稿指出,高职体育课程要协助提高学生未来的职业岗位技能,要利用体育锻炼和学习的手段,让学生学习和掌握发展职业岗位身体技能的知识及方法,提高学生的职业岗位需求的身体技能。从高职体育课程实施的现状来看,与普通高校的体育课程实施没有表现出差异性,基本沿用普通高校体育课程教学的模式,包括教学内容、教学手段、考试评价等。符合高职教育特点的高职体育课程体系还没有形成,忽视了学生职业岗位身体素质发展的需求。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生产一线兼具理论与实践的高级应用型人才,实践操作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发展职业能力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发展符合学生职业岗位的身体技能显然是高职体育课程的主要任务之一。高职体育课程具备提升学生职业岗位所需身体技能的条件,协助提升学生的职业岗位身体技能是高职体育课程的基本特色。

3 职业岗位身体素质导向的高职特色体育课程改革探讨

3.1 以高职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为立足点

传授体育知识、学习体育技能、全面发展学生身体素质是体育课程的基本目标和任务,高职体育课程也必须遵循这一基本规律。《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稿第二条指出高职体育课程要“发展学生体能,提高健康状况,提升运动技能,养成运动锻炼习惯,培养参与运动的健康生活方式”。体育教学首先要发展学生的体能,提高健康水平,这是体育课程的根本任务。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充分体现体育课程这一基本要求。

3.2 以高职学生的职业岗位身体素质需求为切入点

1995年,教育主管部门指出,“高等职业教育把培养生产第一线高层次人才作为培养目标。高职毕业生要掌握成熟的技术和管理规范,并在工作中灵活运用”。1999年,我国进一步明确高职教育应“培养一大批具有必要的理论知识和较强实践能力的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和农材急需人才”,“学生在掌握必需的文化知识的同时,具有熟练的职业技能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力”。兼具一定的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实践技能是高职教育的鲜明特色[15]。

获得职业岗位实践操作技能是高职教育的主要特征。职业岗位实践操作技能外显为动作技能,本质上是一系列协调连贯的身体运动技能。体育课程教学的主要形式表现为身体活动,教学过程即为身体运动技能的学习和发展过程。这一过程中的身体活动是学生运动技能学习和发展的最主要来源。体育课是高职课程体系的一部分,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必须体现高职教育职业岗位实践操作这一基本特征。

3.3 契合职业岗位身体技能高职体育课程设置改革

科学分配高职体育课程的课时数,处理好普通体育课和职业相关体育课的关系。《全国高等职业(专科)院校体育课程教学指导纲要》试行稿第六条对高职院校体育课程的课时数做了具体要求,但对普通体育课教学和职业相关体育课教学的时数分配没有具体限制。但提出各院校需依据高职教育的特点,合理安排教学时数。这使得各学院在进行普通体育课教学和职业相关体育课程教学的课时分配设置时有了较大自由度,同时也带来了体育课程全面发展身体训练的本质属性和兼顾发展职业岗位特殊身体技能训练教学课时分配的难题。从已有的相关研究成果看,大一进行普通体育课,大二按专业类群限定选择职业相关体育课的课程设置方法为比较合理的解决办法。

3.4 契合职业岗位身体技能高职体育课程内容选取

科学归类职业技能相近专业,合理选择职业相关体育课教学训练内容。职业岗位身体技能训练是指“以体育运动为手段和基本途经,合理选取教学内容,对职业岗位所必需的身体技能进行相似性锻炼,提高个体职业劳动能力”[16]。由于岗位身体技能多种多样,为便于体育课程教学活动的开展,各学校首先要对所开设各专业的岗位身体技能进行归类,把职业岗位需求的相似动作技能、相近工作环境或相同身体形态类专业进行归集,指定必修选定的教学内容体育课程。职业实用身体训练的手段主要有:第一,职业相似身体运动技能练习;第二,预防职业活动对身体形态和姿势不良影响的职业实用性体操和运动项目练习;第三,职业相近环境的适应性练习。

相关研究认为,职业岗位身体技能教学内容的选择应从普遍开展的运动项目中选取,根据职业岗位身体技能的专业分类,选取各自开展教学的运动项目内容。例如,可以把专业技能类群区分为电脑操作类、精细操作类、办公服务类、户外活动类、人际交往类,再依据各类型职业岗位身体技能的要求选择各自的体育课程教学内容。电脑操作类可以选择乒乓球、羽毛球、网球等小球类项目教学;精细操作类可以选择器械体操、乒乓球、保龄球等项目教学;办公服务类可以选择羽毛球、网球、拓展训练、下肢力量训练、集体项目练习等项目教学;户外活动类可以选择野外生存、野营、游泳、攀岩、军事体能训练、体操技巧运动等项目教学;人际交往类可以选择形体训练、艺术体操、体育舞蹈、健美操、瑜珈、时尚体育项等项目教学。

4 结语

高职体育的课程改革应密切结合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以协助发展学生的职业岗位身体技能为切入点。处理好学生身体素质全面发展与职业岗位身体技能发展的关系,合理分配体育课程的教学时数,科学地分类职业岗位身体技能并匹配相应的教学内容。高职体育课程的改革既要满足体育与健康课程的本质要求,又要兼顾到高职教育职业岗位身体技能需求的特点。

猜你喜欢

身体素质岗位身体
2022年将农村公路管护领域就业岗位稳定在80万左右
青春,在为国奋斗的岗位上闪光
针对性身体素质训练在标准舞技术中的应用
人为什么会打哈欠
森林消防通信岗位上的“蓝凤凰”
锻炼
新发现
我de身体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我们的身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