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于“虎爸”的“神操作”, 你怎么看

2021-11-21

作文中学版 2021年2期
关键词:性格内向外向内向

孩子性格不同但各有千秋,家长要学会接受孩子的独特,接纳和顺应孩子的天性。作为孩子最信赖的人,对于孩子的性格家长应给予适当肯定,不能总想着去颠覆和改变;要倾听和理解孩子,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让他更加自信;告诉孩子,内向不是缺陷,内向的人同样可以光芒万丈。静待花开,是家长唯一能做的事!

(王秋阳)

这个父亲的做法,实为不妥。一个成年人独自待在陌生的场所,尚且会不由自主地紧张恐惧,更何况一个年仅9 岁、从未单独出过门的孩子。再说,火车站人流密集,有好人也有坏人,把孩子扔在那里非常不安全。

另外,我觉得这个孩子性格内向并不是问题。爱因斯坦就是一个性格内向的怪人,但他有自己的独立思想,内心沉静,不墨守成规,观念不受外界影响,提出了著名的相对论。性格内向也没什么不好。

(李坤清)

(以上两个片段均来自江苏省句容市第二中学,由苏成才老师组稿)

美国社会学家弗洛姆说:“人们生而平等,但又生来个性各有千秋。”性格没有好坏之分,只是不同性格的人获取能量的方式不同。内向的人需要通过独处来获取能量,而外向的人需要通过社交来获取能量。在这个快节奏的社会中,外向型孩子会更容易适应,而内向型孩子相对适应得比较慢。 所以,内向型孩子需要父母给矛更多的爱和理解,而不是像那个“虎爸”那样,将孩子扔到人员密集的火车站,借此来“练胆”。

(张雨菡)

我特意去搜索了一下相关视频。孩子被丢弃后,一个人站在原地一动不动,后来被民警发现后,纵然民警温柔地询问,他也一声不吭,想必心里满是恐惧、不安、慌张。十几分钟后,男孩儿才畏畏缩缩地报出妈妈的手机号码。看来这件事对他造成了深深的伤害。这个父亲的做法我实在不敢恭维!若想让孩子变得外向,应该平时多鼓励孩子表达自己内心的想法,多让孩子和同龄人一起玩耍,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会实践活动,让孩子慢慢变得自信,而不是逼迫、吓唬孩子。

(王 悦)

(以上两个片段均来自河南省信阳市第七中学,由董志崇老师组稿)

教育需要循序渐进,断然不可速成。只因认为自己的孩子“内向不合群”,就把他独自一人留在火车站,这样的教育方式无疑是错误的,甚至会给孩子的心灵造成伤害。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本就充满荆棘,父母给予孩子的不应是伤害,父母应该教会孩子如何通过这些荆棘。正如柏拉图所说:“一个人从小受的教育把他往哪里引导,能决定他后来往哪里走。”每一位父母都应该明白,孩子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以爱为名的“速成”教育,而是耐心的引导。

(涂思淇)

我认为这个父亲的做法不妥。首先,教育不是要改变人的本质。正如林清玄所说:“教育,是在使一棵红豆杉长成好的红豆杉,尽其所用;也在使一棵榕树成长为好榕树,不负其质。”这个孩子性格内向,父亲应该帮助他成长为他本应成为的样子,而不是强行要求他变得外向,过度矫正孩子的成长方向。其次,父亲若想培养孩子的人际交往能力,应唤起孩子与他人沟通交流的渴望;将其扔到车站“练胆”,孩子会因被抛弃而心生恐惧,失去对外界的信任,在人际交往中变得更加胆怯。

(蔡家玥)

(以上两个片段均来自福建省漳州市厦门大学附属实验中学,由邬双老师组稿)

结语:

这期来稿很多,大家针对这个父亲的做法、性格的好坏、父母对孩子的教育问题等几个方面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仁者见仁,智者见智,非常精彩!正如大家所说,人生来个性各有千秋,没有好坏优劣之分,作为家长要做的就是接纳、肯定孩子的个性,倾听、理解孩子,耐心引导孩子发挥其个性的光彩,让孩子健康快乐地成长,而不是非要按照自己的意愿,采取过激的方式,对孩子的个性进行颠覆和改变。

猜你喜欢

性格内向外向内向
对内向人的8个误解
内向的人,也能拥有高配的人生
做最好的内向者
你回避社交,真不是因为内向
浅析如何给性格内向学生上好一对一汉语课
你的性格是内向还是外向
提高性格内向幼儿社会交往能力的策略探究
从“三个关注”入手引导性格内向的幼儿
阅读理解填词训练
敲门与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