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内在张力

2021-11-21

当代旅游 2021年17期
关键词:相关者研学导师

符 倩

郑州旅游职业学院,河南郑州 451464

引言

研学旅行已经在我国得到了迅猛发展,成为了当下教育改革与文旅融合的重要研究内容。但是,现阶段,由于受到多种因素影响,研学旅行行业存在诸多问题,人才培养方案不完善、行业标准缺乏、同行竞争激烈、课程存在重游轻学、专业指导老师缺失等问题,严重影响到了研学旅行行业的发展。而想要有效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对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内在张力进行深入分析,并制定科学合理的手段,进而有效实现实践育人目标,促使研学旅行行业可持续发展。

一 利益相关者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与诉求

(一)教师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与诉求

在学校教育中,一线教师属于主要设计者和组织者,但是现阶段在研学旅行策划和执行中教师的参与度相对较低。学校教师大多是基于育人层面对研学旅行课程进行考虑,关注侧重点是研学旅行中的安全性、活动趣味性、学生的学习收获、学生的接受程度[1]。大部分教师觉得校外机构开展的研学旅行,在课程组织形式、课程设计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研学旅行缺乏知识性与趣味性,在课程设计中没有对学校专题课程特色、学科教学内容进行融入,也没有对学生可接受度进行考虑,缺乏具有操作性、体验性的活动。因此,学校和企业在设计课程时需要进行更加密切的交流。此外,校外机构研学导师专业知识和教学能力相对较差,若可以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可以有效提升研学旅行效果。从中也可以看出,第三方力量可以缓解教师组织和执行工作压力。

(二)学生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与诉求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是参与主体,但是在该过程中学生大多是在被动的状态中。学生希望可以在研学旅行中获取知识,与此同时也排斥具有较大限制的组织形式和排斥仅仅以研学导师灌输知识的学习形式[2]。研学导师普遍存在专业素质较低的问题,以至于在研学旅行中无法有效贯彻落实研究性学习,具体有几种表现:在研学旅行中没有专业讲解实验操作原理、在解说相关人文知识时仅仅停留在表面,没有对背后历史源流进行深入挖掘;研学导师基本上都是导游兼任,普遍不够了解高职教育规律,且缺乏自然专业知识、人文专业知识积累,学生的需求无法得到满足。

(三)家长对研学旅行的理解与诉求

家长们对于高质量研学旅行的需求较为强烈,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研学旅行的趣味性、个性化需求、教育意义。在家长的眼中,研学旅行是改进传统学校教育的尝试。家长的经济能力差异性会导致其产生教育不公平的担忧。在推行研学旅行中具有区域差异。经济较为发达、家庭收入水平相对较高的,支付高品质研学旅行的能力相对较强;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研学旅行费用有可能会成为家庭的经济负担。

二 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的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内在张力

(一)课程设计,教育取向和娱乐取向之间的矛盾

很多人认为旅行意味着休闲和娱乐,是用来逃离生活的途径,针对于学生来讲是逃离具有规制与压力的学校生活,学和玩是对立方。因此,在对研学旅行内容设计时,大多存在注重娱乐或者是注重教育的情况[3]。如果研学旅行注重教育取向,在设计内容时会更加注重旅行中的研究性学习,注重知识的获取和转化,这样的研学旅行具有较强的目标性,研究性学习效果较为明显。但是现阶段学校专业教师和优质研学导师较为缺乏,研学旅行规模较为庞大,探究式学习无法得到有效落实。因此,在旅行过程中常常都是以听讲解、记笔记、完成实验、做手抄报、做思维导图为主,且非常注重纪律管理,学生在该过程中通常会受到诸多约束,趣味性降低,学生的心中有可能会出现落差。

该矛盾的出现反映出研学旅行设计者的设计导向较为混乱,参与者没有明确研学旅行的目标。在未来发展中,各利益主体在研学旅行目标和课程设计取向方面需要进行深入磨合和交流,避免研学旅行成为机械的课堂和旅行。

(二)活动组织,规模化取向和个性化取向的冲突

现阶段,在研学旅行中,规模化组织是最为主要的一种形式,学校结合国家政策要求,以班级为单位,开展全年级学生集体出行。这样的组织形式具有较高的效率,学校也方便协调日常教学安排。但是,这样的组织形式在对研学导师人才供给、研学基地容量等方面的要求相对较高[4]。研学旅行常常都是全年级上千名学生一起进行活动,研究机构根据1∶20比例配比导师,需要大约55名左右的研学导师,服务难度较高,学生学习体验相对较差。并且,经济发达区域的学生家长,对于个性化研学旅行安排具有强烈的需求,认为人数控制可以实现更好的学习效果;学校教师也觉得大规模形式无法保障研学效果,容易出现场馆容量不足、专业教师数量不足等情况。在这样的情况下,部分研学机构为了适应市场需求,除了提供规模化研学旅行产品,也提供了个性化小规模研学课程。但是,个性化研学旅行组织形式管理难度较大,还没有推广到大部分学校中。此外,个性化研学课程研发成本较高、执行成本也相对较高,收费也就较高;而规模化研学有助于成本控制,缓解家长的经济负担[5]。总而言之,规模化形式和个性化形式的矛盾,突出的是利益主体对于高品质的研学旅行需求,也突出了执行人才供给不足和研学基地容量有限的情况。想要对研学旅行规模化、个性化进行平衡,需要根据政策导向和教育公平性等进行全面考虑。

(三)人才支撑,研学专业人才需求和供给的缺口

在研学旅行课程中,研学导师是主要执行者,对研学旅行实施是否成功有着直接的影响。优秀的研学导师需要对主题确定、框定内容、设计课程、总结等环节进行参与,需要具有专业学科知识、指引学生探索的能力。身为旅游和教育结合的复合型人才,研学导师需要具备教育相关知识的同时,还需要具备管理旅游团队的实际操作能力。现阶段,社会非常需要高质量研学导师,这和人才供给严重不足存在较大的矛盾[6]。第一,在数量方面研学导师有较大缺口,因为研学旅行被加入到高职课程体系中,以至于研学导师需求量不断增加;第二,研学导师质量有待提升,因为研学导师行业缺乏明确准入标准,缺乏硬性考核指标。现阶段,学校教师很少有直接担任研学导师的,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的人员来担任研学导师,第一是旅游类专业的大学生,第二是教育类专业的大学生,第三是导游兼任。这些人员大多缺乏专业性,不是缺乏专业知识,就是缺乏管理旅游团队的能力,并且,在人才培养方面,市场中很少有专门的培训,大多是短期培训,培训内容缺乏专业性、系统性。想要解决该矛盾,不仅需要相关院校旅游教育、师范教育加大对旅游+教育的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通过设置专科和本科专业,对人才培养体系进行规范。

三 结语

总而言之,在新时代背景下,基于利益相关者视角,进行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内在张力研究是非常重要的,不仅能够有效实现实践育人目标,还可以有效促进研学旅行行业可持续发展。现如今,研学旅行行业发展中还存在诸多问题,究其原因,不够了解利益相关者的需求,导致研学旅行效果受到影响,阻碍了研学旅行行业发展。因此,在实际工作中,需要从利益相关者视角入手,也就是从教师、学生、家长,注重对各个利益主体对于研学旅行的理解和诉求进行了解,从中对利益主体之间的矛盾分歧和互相妥协及制约机制进行理清,进而有效解决研学旅行行业发展问题,促使其可以获得长期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相关者研学导师
校园篮球利益相关者的分类研究*
The Visit to Youth Science and Education Center研学是最美的相遇
快乐研学之旅
中南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基于研学旅行的地理综合思维培养例析
紧绕目标定位 开发研学课程
导师的猫
商业模式设计:从共生体出发
和谐秘诀
真正的爱是使人自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