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菏泽全域旅游现状与发展策略

2021-11-21宋文君

当代旅游 2021年17期
关键词:菏泽市菏泽全域

宋文君

菏泽市旅游信息中心,山东菏泽 274000

引言

“全域旅游”概念提出后,菏泽市积极响应,先后召开了全域旅游发展大会,出台了支持全域旅游发展相关意见,高起点编制了全域旅游规划,探索出一套以重点县域为标杆的全域旅游发展模式。2020年12月24日,菏泽市单县成功创建成为第二批山东省全域旅游示范区。本文从地市级层面,对菏泽市全域旅游发展思路、存在的问题和政策建议等角度进行了分析研究[1]。

一 全域旅游发展思路

菏泽市委、市政府重视,由菏泽市文化和旅游系统牵头,以促进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为目标,不断加强顶层设计,强化要素整合,推进产业融合,优化公共服务。

(一)科学优化顶层设计

稳步推进菏泽市全域旅游规划、文化和旅游融合规划编制。为了适应文化旅游融合和全域旅游发展趋势,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切入点,更好整合全域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编制《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2021—2030年)》。《规划》分为一个总体规划和文化旅游资源分类与评价、牡丹、祖源、红色、黄河、乡村旅游六个专项规划,初步构建了相对完善的全域旅游发展规划体系。加强组织领导的力量。成立市级旅游发展促进委员会,将相关政府部门纳入促进委员会,共同商定旅游业发展、全域旅游发展等相关事宜。以重点县域为突破,重点支持单县、郓城县全域旅游示范县创建工作。同时,菏泽市政协也将全域旅游发展列为重要调研课题,全力支持全域旅游发展。

(二)培育产业发展新态势

第一,以《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为导向,明确了菏泽的牡丹、红色、黄河、祖源、水浒、非遗六大资源,充分挖掘菏泽特色文化旅游资源,深挖文化旅游全域发展潜力,塑造菏泽的独特优势;第二,培育精品文旅业态。定陶“鲁西南记忆温泉康养基地”“郓城水浒好汉城武术基地”、巨野“国花酒庄”分别获评山东省首批康养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首批体育旅游示范基地、山东省第三批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巨野县前王庄村进入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并与成武县刘庄一起,获评山东省乡村旅游重点村(精品旅游特色村);第三,完善菏泽市文化旅游品牌。菏泽市初步确定了“1+9+N”的品牌体系[2]。“1”就是菏泽市形象的总品牌,即中国牡丹之都;“9”为9县区(不含开发区和高新区)形象品牌,“N”就是名人、美食、文创等系列专项品牌。扩大了菏泽市品牌知名度、覆盖面和美誉度。以线上线下结合的形式举办的第29届菏泽国际牡丹文化旅游节,通过网络直播、话题互动、云游菏泽等活动被海量报道,有力提升了菏泽形象和美誉度。

(三)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随着机场、高铁、高速公路等重大基础设施密集实施,菏泽市旅游基础设施的短板也在逐步补齐,可进入性进一步增强。智慧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菏泽市市级重点景区客流监测与指挥调度平台建设完成,后期,将以景区客流监测平台为依托,升级为文化和旅游重点区域监测平台,将重点文博场馆纳入视频监控及客流监测范围。整合文化和旅游资源,利用新技术、新手段,积极打造菏泽智慧文旅平台[3]。旅游品牌创建做出有益探索,菏泽市创建了“中国牡丹之都品牌旅行社”,并且在此基础上,将开展旅游景区、星级饭店等品牌创建活动,打造精品旅游标准化体系。在文明旅游的宣传、教育、引导方面,菏泽市组织开展了文明旅游志愿服务活动,推进了文明旅游工作常态化、规范化发展。

二 菏泽市全域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规划体系有待完善

菏泽市现有的文化和旅游方面的规划较为陈旧,主要突出的是景点景区建设,偏重“点”的打造,忽视“域”的建设,全域导向不明显。没能立足全域旅游,缺乏对公共服务、营销推广、市场治理、资源开发等方面进行整体的规划。

(二)供给体系有待优化

菏泽市A级旅游景区仅有27家,景区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低,与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还有不小的差距。菏泽市高铁、机场等文化和旅游服务设施不健全,菏泽市大交通网络建设不完善;缺少市级旅游集散中心、游客服务中心、旅游信息化水平不高;全市范围内旅游景区、饭店、游乐场所、停车场数量少,规模小,档次不高,无法适应全域旅游发展的要求。

(三)产业融合不够深入

在传统文化资源开发利用方面,文化资源没有与旅游产业进行深度融合,既不利于提升全域旅游文化含量,也不利于保护文化资源。文化旅游业与农业、康养、体育、电商、工业等领域融合不充分,旅游业关联带动作用发挥不够。文化旅游业与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的融合不充分,产业间的融合发展程度较低,特别是工业与文化旅游产业的结合度较低。产业间的文化旅游内涵需要深入挖掘,不断丰富[4]。

(四)文化旅游资源挖掘和整合度欠缺

菏泽市各类文化旅游资源有着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和地方特色,但资源的挖掘、传承、发扬和旅游的融合还不够深入,缺乏参与性、互动性、体验式的文化旅游项目。尽管已形成“牡丹之都 好汉之乡”旅游品牌,但策划、传播、提升、运营体系发展不成熟,涵盖范围不全面,带动能力弱。

(五)品牌培育不够突出

菏泽市牡丹资源可谓得天独厚,很多品种甚至是当地独有,黄河、水浒、武术戏曲、革命旧地等其他自然人文资源也十分丰厚,但在知名度培育方面存在不足。虽然近年来牡丹品牌也在逐渐打响,但持久度、辐射度仍存不足,文化内涵挖掘、周边产品开发等方面力度不足,没有充分发挥对其他产业的带动作用。

三 菏泽市全域旅游发展对策

(一)完善发展规划编制

发挥《菏泽市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规划》的龙头引领作用,以文化旅游融合为切入点,更好整合全域资源,推进全域旅游发展。文化旅游资源丰富、发展较好的地区也应编制《全域旅游规划》,以规划引领全域旅游科学健康发展[5]。

(二)加快供给体系建设

对照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验收标准,补短板,强弱项,丰富旅游产品供给[5]。一是加快菏泽市重点、特色文化旅游项目建设。要深度挖掘整合牡丹、祖源、红色、水浒、黄河、非遗等文化旅游资源,规划一批文化旅游项目,加大旅游招商引资力度,着力引进优质的涉旅企业和民间资本参与景区的开发建设,推动文旅项目尽快落地并建成收益;二是加快菏泽市旅游景区的提档升级。高A级旅游景区方面,比如曹州牡丹园的园区整体改造、郓城水浒好汉城智慧旅游建设、单县浮龙湖景区环湖堤坝改造等,都在不断完善景区的旅游服务水平。低A级旅游景区方面,要加快升级改造,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增加A级景区的数量,提高景区档次;三是将菏泽市作为整体、系统的旅游目的地,进一步完善旅游要素,健全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市场监管,优化旅游环境,开发适应游客需求的旅游新产品新业态,提高吸引力和体验性,把游客留下来,进一步提升旅游业的附加值。

(三)加大宣传营销力度

树立整体营销和全面营销观念,塑造菏泽市“牡丹之都,好汉之乡”的鲜明形象,对外统一宣传旅游口号,打造主题鲜明的旅游品牌,开发牡丹文化、水浒文化的周边文创产品。创新全域旅游推介营销形式,加大在新媒体上的宣传力度,组织好策划团队,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发布短而精的内涵视频,提高全域旅游宣传推介营销的精准度、现代感和亲和力。认真策划牡丹文化节、水浒文化节等有影响力的大型节庆活动,不断创新活动内容,优化市民体验,提升全民参与度,拓展宣传思路[6]。

四 结语

实施“文化旅游+”工程,推动旅游与其他行业的全面融合,拉长文化旅游产业链,扩大文化旅游产业面,着力构建大旅游、大市场、大产业格局。打造文旅融合精品项目,持续增强全域旅游发展原动力,做大做强传统文化、非遗传承产业。以文化旅游重大项目作为菏泽市发展全域旅游的重要载体,用重大项目布局好全域旅游发展的支撑点,完善文化旅游产品体系,推动全域旅游发展。

猜你喜欢

菏泽市菏泽全域
“一碗面经济”是怎么“擀”成的?——县域经济应当精于全域“链条”
“万副春联送万家”活动 菏泽市关工委开展
乡村振兴的“菏泽路径”
菏泽市举办中小学创客大赛
全域旅游视角下的“草原+”
菏泽牡丹,花开全新产业链——第27届菏泽牡丹文化旅游节盛大开幕
《2017全域旅游发展报告》发布
全域旅游嘉年华我在黔南等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