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文明超越: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理想与追求

2021-11-20李占才

邓小平研究 2021年3期
关键词: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社会主义

〔摘要〕文明内涵丰富。从社会形态文明视角看,新文明形态必将超越旧的文明形态。历史上民族振兴和大国崛起往往伴随着文明超越。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救国图强,从学习西方文明为我所用到逐步认识其弊端、萌生超越西方文明的意识,这一认识论自觉发韌于孙中山,完善于中国共产党人。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构建以人民为中心,以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为核心,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类崭新文明,并在推进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方面取得巨大成就,看到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光明前景。

〔关键词〕文明超越;社会主义;近代中国;资本主义文明;民族复兴

〔中图分类号〕D619〔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0921(2021)03—0071—07

〔基金项目〕上海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三大系列课题”“中国共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一近代以来的理想、奋斗与辉煌”(2017BHC019)

〔作者〕李占才,同济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上海200092

从社会形态文明视角分析人类社会发展史,一种阻碍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社会形态必然会被一种新的社会形态所取代。随着历史演进和时代发展,新的社会形态文明的弊端靠自身的体制机制无法解决,迟早会被另一种新文明取代。人类社会形态文明在不同民族、国家或地區不是同步演进的,也不是完全循序渐进的,会有跨越式发展,实现文明超越。

中国进入近代历史,封建文明形态与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形态“同台竞技”,封建文明形态的中国处于下风,屡屡挨打受侵,中国仁人志士逐渐意识到:落后就要挨打,崛起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从师夷之技以制夷,到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再到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在古老的中国大地开花结果,中国人从跟着学习西方到追求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实践成效卓著,展现出光明前景。

一、关于文明

什么是文明(civilization)?这个概念本身就众说纷纭。《牛津词典》对文明的定义是指社会高度发达、有组织的一种状态。但是,怎样的社会状态才算得上“发达”“有组织”呢?这又有不同理解和不同观点。有人说,文明是人类特有的,动物世界没有文明。文明与野蛮,是正反义词,文明是相对野蛮而言的,二者有着截然相反的价值取向和社会后果。文明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产物,是人类社会不断发展进步的体现。不少人将文明混同于文化,其实文化是人类对自然的加工、改造,即用劳动创造出来的物质或精神方面的各种表现;而文明是泛指人类社会的总特征及其发展史的概念。“现代汉语中的文明既对应作为政治共同体的人类物质、精神领域的创造性实践与成果,也包含着对于此种实践与成果呈现为无限美好光明情形的期待。”文明高于文化,文明以文化为载体,文化是文明形态的典型表现。

那么,文明到底是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理解。对文明的“感念认识”有自觉和非自觉之分。文明大到无边无际,又可以小到细微琐屑*对宇宙空间、世间万物的认识,对人的认识和对人的社会规范,以及国际组织、国家政体、制度样态、社会形态、生产关系、生产方式、上层建筑、文化范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财富分配等,此外还有器物、工具、艺术、建筑、战争、和平、人际交往、发型服饰等,无不是文明“载体”。

中国古代文明的原意为经天纬地谓之文(纹),日月照临谓之明。从历史发展进化论视角也可以这样解读:人类脱离蒙昧,进入文明。人类前行留下来的足迹、印记,社会发展轨迹,光彩称之为文明,晦暗阴影称之为野蛮。

文明一词使用十分广泛,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制度文明、宗教文明、意识文明、行为文明、婚姻文明、礼仪文明、服饰文明、建筑文明、艺术文明等,不胜枚举。不同时代有不同时代的文明,不同地区有不同地区的文明,不同民族有不同民族的文明。

从民族自决层面分析,同一时代的每一个民族都有选择文明样态的权利,各个民族不能以自我为中心评判自己民族的文明就是先进文明,别的民族的文明就是落后文明,居高临下地指责别的民族的文明,甚至试图征服或改造别的民族的文明,这本身就是“非文明”。但是,我们也不能因此就混淆是非,世间依然有真、善、美和假、恶、丑之分。历史进化论者依据社会形态的演化,认为一个社会形态进化到一个新的社会形态,是历史的进步。旧社会形态进化到新社会形态,是新的、先进的社会形态文明超越旧的、落后的社会形态文明。马克思主义认为,这种进化和超越是历史发展的必然。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我们所秉持的。

二、关于文明超越

所谓文明超越,即从社会形态演化视角分析,新文明超越旧文明是文明发展史的基本理路。旧文明的弊端严重阻碍了生产力发展,阻碍了人类进步,必然会有一种新文明产生。新的社会形态是新文明吸纳旧文明的文明成果,摒弃其弊端,产生新的范式,促进生产力发展,推动社会进步"但同时新文明也存在弊端,靠新文明形态本身不能解决自身存在的问题,随着历史发展,其阻碍作用越来越严重,于是,又一种新文明形态产生,取代它,超越它……这就是人类过往历史的发展轨迹。

社会形态文明超越有历史逻辑可循吗?从前社会主义的四种社会形态文明超越看,由原始社会文明形态进入奴隶社会文明形态、封建社会文明形态,再进入资本主义社会文明形态,世界各民族、国家、地区并不是同步进行的,也不是循序渐进的,有些国家民族的社会形态文明发展是跨越性的,而且类似社会形态文明样态也是各式各样、各有特色、形态各异的。世界上最早确立一种崭新的社会形态的国家或地区,也未必是上一个社会形态最发达、最完善的国家或地区。例如,资本主义形态最早出现在英国,而英国不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国家,也不是封建文明最发达、最辉煌的国家。相比较而言,封建文明最发达的国家(如中国)其封建形态更具有张力,资本主义萌芽晚且发展缓慢。

既然人类社会文明形态演进不是同步的,进入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也不是同时进入的,有的国家和地区直到现在还停留在前资本主义文明形态。那么,我们是否可以认为,由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进入社会主义文明形态也不可能是同时的,如果要等到所有国家和地区都发展到发达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等到全世界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的弊端充分暴露之后再进入社会主义文明形态,则一定遥遥无期。因此,从人类社会形态文明演化轨迹来看,社会主义形态诞生于一国、几国,诞生,于与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相比较不发达甚至落后的国家,哪怕是跨越式发展,应该视为人类历史发展的常态,符合人类文明超越的历史发展逻辑。

三、关于超越资本主义文明

总体而言,人类社会形态由低级逐渐走向高级,后一个社会形态相对于前一个社会形态称之为新文明的诞生。但是否定之否定,新文明自身的缺陷和弊端又会使之走向没落,被另一种新的、进步的文明所代替。封建社会取代奴隶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取代封建社会,无一不是一种新文明取代旧文明,这是历史发展的规律。无疑,资本主义文明相对于封建文明是巨大的进步。但是,资本主义文明自身存在不可调和的矛盾,由此带来的弊端孕育着新文明——人类最灿烂的文明即共产主义文明,共产主义社会取代资本主义社会就将成为必然。揭示这一规律的马克思主义为人们描绘了光辉愿景,并为人们实现这一共同理想创造了思想武器。然而,思想武器必须经由实践才能产生效用,才能验证思想的真谛,彰显思想的威力。中国历史发展的走向决定了中国人民选择了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指导中国人民的卓越实践验证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建立共产主义(包括其初级阶段社会主义)文明的必然性和可能性。

将人类社会形态演化视为人类文明形态的发展,资本主义文明形态相对于封建文明形态富有先进性。资本主义文明的“光彩”之处是人类文明发展成果,但资本主义形态中的“晦暗”则是由资本主义形态自身的缺陷所致,依靠自身无法根本解决。人类文明向前发展,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是必然趋势。

什么叫超越资主义文明?即利用资本主义文明的“光明面”,克服资本主义文明的“黑暗面”,建立崭新的、以全民共享为价值取向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人的内心和谐的社会形态为标志的新文明。这一文明的主线是摆脱人生存发展的“枷锁”,改变人沦为“物”的奴隶的样态,追求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当然,具体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可以不经过资本主义文明发展阶段而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但是,必须是站在资本主义文明的台阶上.,才可能真正超越资本主义文明。

所谓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绝不是将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全部抛弃,而是利用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吸纳资本主义文明中的积极因素,摒弃资本主义形态的弊端,创造出符合人的本质要求和人类文明发展趋向的新文明——共产主义文明。“弯道超车”不是后面的车走弯路超越前面走直线的车,而是不走前车的弯路而取直线超车,不走资本主义文明走过的弯路而超车。比如,生产力发展是人类社会前进的动力,是人类前进追求的目标,也是社会形态文明超越的基础。资本主义文明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发展。要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不仅要利用资本主义文明已经积累的社会生产力和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文明方式,还要比资本主义文明更能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这是超越的经济基础。失去经济基础,超越必将陷入空想。有了雄厚坚实的基础,摒弃资本主义文明中“物”(资本)对生态、对社会关系、对人本身的“异化”,实现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等各文明协调均衡发展、社会公平公正、人与人和谐相处、人全面自由发展的新的社会形态文明。当然,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更不是仅仅盯住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比较生产力发展、物质文明发展程度,更不能只比较GDP和人均GDP,而是规避资本主义形态(国家)的主要弊端,创造出更加符合人的发展本质要求的文明形态。

进入阶级社会后,有了剥削和压迫,一些有情怀的文化人崇尚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老吾老以及他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他人之幼,憧憬着天下大同见14世纪开始,地中海沿岸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随之也就产生了宣扬“资本至上”(资本主义)和“社会至上”(社会主义)的两大思潮。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代表作《关于最完美的国家制度——乌托邦新岛的既有益又有趣的金书》(简称《乌托邦》)发表。但是,社会主义思潮未能付诸实践,1640年英国却率先完成资产阶级革命,建立了资本主义制度。资本主义文明产生后,一面彰显其超越封建文明的优越性,一面日益暴露出其自身弊端,为社会主义思潮的发展提供了现实依据。马克思、恩格斯把社会主义从空想发展到科学,列宁领导的俄国革命将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付诸实践,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带动东欧和亚洲出现一批包括中国在内的社会主义国家。到了20世纪末,东欧剧变、苏联解体,如果中国的社会主义也终结了的话,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在一个看得见的时间内也将被世人认为是空想。但中国继续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使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成功实践,证明了20世纪社会主义救了中国,21世纪中国坚持并发展了社会主义。

四、近代以来中国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实践

中国是文明古国,但相对于资本主义文明而言,当中国还困于封建文明之中时,西方已经进入资本主义文明时代。两种文明发生了强烈碰撞,资本主义文明强行敲开中国闭关锁国的大门,西学东渐,迫使中国有识之士张开眼睛看世界,呼吁國人奋起直追已经大大发展了的时代。学习效法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成为中国仁人志士的选择与追求。但是,西方资本主义文明已经有了200多年历程,其弊端已经暴露和彰显,西方的社会主义思潮又方兴未艾,这就使善以习人之长避人之短为思维模式的中国先进分子在鼓吹效法西方文明成果的同时,主张规避其弊,产生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理想,并前赴后继、孜孜追求。

诚然,中国现代化进程起步晚于西方,学习、汲取西方资本主义文明成果和进步养分的同时,排斥其落后的东西,是使中国迎头赶上时代并后来居上的最佳选择。近代以来,中国先进分子、中国共产党人对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认识逐步深入,实践探索逐步深化。

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帝国主义用坚船利炮敲开了中国封闭的大门。为了寻找救国救民的道路,中国进步人士先后进行了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西方宗教、西方的君主立宪制和民主共和制的尝试,结果都以失败而告终。但在这一历程中,中国主流进步思潮一步一步向前迈进,由师夷之长技以制夷,到物竞天择、优胜劣汰,到变法图存,到革命救国,政治革命与社会革命毕其功于一役,贯穿的一条主线越来越清晰,即中国不能甘于沉沦,要奋起向西方学习,重新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学习西方之长,避免西方之短,超越西方文明,再造中华灿烂文明。但是,苦于对西方文明本质认识的局限性,难免陷入抓住西方文明的某一层面或效法、或抨击、或想追赶而找不到路径的困境。然而,这些探索的积极意义非常明显,它为中国有识之士实现认识和思想的飞跃积淀了基础。

马克思主义传入中国之后,中国进步分子的思想受到极大启迪,对西方资本主义文明的认识越来越清晰,对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理想信念越来越坚定。尤其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以后,中国共产党以实现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而坚定不移地推进革命、建设、改革,带领人民为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进行了艰苦卓绝的奋斗,取得历史性成就。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央领导集体对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的认识逐步深入,成功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党和国家事业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崭新境界、迎来新的辉煌。

五、中国超越资本主义文明的现实成绩与光明前景

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文明超越。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仅仅是经济发展赶上发达国家,或者是人均GDP赶上发达国家,在资本主义文明仍然在世界上居于主导地位的样态下,没有文明的超越,只能跟在人家的后面,不可能实现真正的民族复兴。

再者,马克思、恩格斯讲的是,当资本主义文明阻碍社会文明形态发展的时候,无产阶级起来用暴力革命的手段结束资本主义文明形态。而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成了时代主题,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无产阶级虽然通过各种“合法斗爭”获得一些“权益”,但却仍然没有获得彻底解放,他们暂时也没有进行无产阶级社会主义革命的意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中国以及其他少数社会主义国家也不会搞“输出革命”,那么马克思、恩格斯构想的共产主义文明还会在世界范围内变成现实吗?答案是肯定的。因为文明有极大的张力,如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真正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必将对世界各国文明发展产生巨大的影响力、感召力、塑造力。

我们一再强调,中国追求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不是跟哪一个发达国家进行机械类比。在生产力发展方面,不是比GDP总量,更不是比人均GDP数量,也不是比人均国民收入和纯收入,而是一定要在人民当家作主方面,在人民共享发展、共同富裕方面,在推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方面,在整体推进文明建设和促进人类和平共处方面,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不是共同贫穷的平均主义,是消灭贫困的、共同过上小康生活的共同富裕;不是以追求物质利益、“物”的获取为唯一目标,而是以全面进步的美好生活为依归,导向人的彻底解放、全面发展为趋向。保障这两大发展趋向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政治文明和意识形态必须始终如一地坚持人民性。

在生产关系和基本经济制度方面,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既注重效率又注重公平,充分发挥生产要素积极性,资本得到很好利用,又绝不会异化劳动、生态和社会。劳动得到充分尊重。健全社会保障机制,实现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在上层建筑层面,不会照抄资本主义文明,我们的政治体制一定能够更好地代表人民利益,表达人民意愿,既降低决策成本、提高决策效率,又保障决策的科学性。促进文化繁荣,人人文化生活丰富多彩,精神健康向上、品格高尚、从善如流、诚实守信、友爱善良。在生态文明建设方面,取得长足进步,青山绿水,蓝天白云,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中国方案最具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世界意义的是两个方面:一是通过共享发展,走向共同富裕;二是摆脱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在保障基本生存条件的基础上,人的发展不再以物质获得为追求目标,而以更加美好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目标。

人类文明的发展是统一性与多样性的统一。所谓的统一性,是人类文明在纵向上是由低级到高级渐进的过程;所谓的多样性,是从共时性的角度看,不同类型文明共存于同一时代。人类社会文明的进程正是不同文明碰撞、交流、交融的进程,人类文明也正是在文明的碰撞、交流、交融中不断前行的。统一性和多样性是辩证统一的,统一是在承认和尊重世界多样性前提下的统一。纵观人类文明发展史,一个民族的振兴、一个大国的崛起,往往伴随着文明的进步和升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超越资本主义文明,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开辟与发展为中华民族复兴、为中国超越资本主义文明开启了光明前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既吸纳西方有益的文明成果,又立足于中华文明深厚的根基。其文明特征主要包括:第一,从文明发展的宗旨属性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明发展的宗旨意识明确,即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强调和体现人民的主体性。第二,从文明发展的价值取向分析,造福全体人民,避免两极分化,最终消灭剥削,通过共享发展,实现共同富裕。第三,从文明发展的终极目的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终追求的是人人获得自由全面的发展。第四,从文明结构体系分析,物质文明(经济建设)、政治文明(政治建设)、精神文明(文化建设)、社会文明(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全方位推进。第五,从文明辐射和世界交往分析,坚持和平与发展。早期走向资本主义文明强国之路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国家大都有过对外殖民的历史,通过对外殖民大大促进本国资本原始积累和工商业发展,而中国在实现现代化的道路上没有侵略过其他国家,没有掠夺和奴役任何民族。中国的发展立足于自力更生,又坚持对外开放道路,开展和平外交,与他国平等交往、正常贸易,反对丛林法则,鄙视单边主义,反对霸权,推进全球化,主张共同发展共同进步,致力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科学思想指导实践,实践提升认识。超越资本主义文明,以人民为中心,建构以共享发展、共同富裕为核心的以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取向的人类崭新的文明,必将成为“中国共识",成为中国道路的核心意蕴,成为凝聚中国力量、畅通中国未来发展道路的原动力,并越来越彰显其世界意义。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道路所展现的文明样态不仅重塑了社会主义在世界人民心目中的形象,也为发展中国家走向现代化和现代文明提供了可资借鉴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责任编辑 肖雪莲)

猜你喜欢

近代中国民族复兴社会主义
近代中国孔子形象的变异及其原因分析
西方民族概念引入近代中国源流考
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特”在何处
做好青少年人生扣子的“五道题”
传统射箭复兴中的民族主义
结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创建新时期高中思想政治课堂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推进学生社团建设
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主义的和谐思想融合
阿甫夏洛穆夫对中国近代音乐发展所作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