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例斑点叉尾鮰爱德华菌病的治疗

2021-11-20陈道军祭仲石王中清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沙星败血症致病菌

○陈道军 祭仲石 王中清 韦 艳

斑点叉尾鮰简称鮰鱼,其肉质鲜美、无肌间刺,深受消费者喜爱,国内鮰鱼消费市场稳步上升,养殖面积和产量逐年提高。而鮰鱼养殖密度不断提高,加上鮰鱼种质资源退化,近年来鮰鱼养殖病害爆发严重。由鮰爱德华菌引起的鮰鱼肠道败血症,其发病时间长,难以治疗,是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一种高致死类病害,给斑点叉尾鮰养殖带来业造成重大损失。鮰鱼肠道败血症主要有两个表现型,急性肠道败血症表现为病鱼腹部膨大,体表可见明显点状溃疡、眼球突出,解剖可见腹腔积水、肝脾肾肿大、肠套叠等症状;慢性道败血症最明显的特征是头部发红、溃烂,俗称裂头病。

2021年8 月,江苏大丰某鮰鱼养殖塘口鮰鱼出现鮰鱼死亡,前往塘口查看详情,判断为鮰鱼鮰爱德华菌病,取样进行病原菌的分离和药敏实验,指导养殖户用药,得到良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本文,以期为当地斑点叉尾鮰养殖过程中的肠道败血症治疗提供一定的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发病鮰鱼2021年8月底取自大丰某鮰鱼鱼种养殖场,发病鱼200g左右;实验用药敏纸片采购自杭州微生物试剂有限公司;实验用培养基采购自OXOID。

1.2 致病菌的分离

在超净工作台中,用酒精灯灼烧接种环后从鮰鱼的肝、肾处取样,在BHI培养基上划线分离。30℃培养24小时。挑选优势菌落接种于斜面培养基,30℃培养24小时,4℃冰箱保存备用。从斜面培养基上挑取菌落,接种到BHI液体培养基中,30℃培养24小时。

1.3 药敏试验

采用纸片扩散法,在超净工作台中,将分离到的致病菌用生理盐水制备成浓度约107-108cfu/mL细菌悬浊液,然后取100μL涂布于BHI平板,等待15分钟,将不同的药敏纸片均匀的贴在BHI平板上,30℃培养24小时后,观察结果,量取抑菌圈直径,确定致病菌对各药物的敏感性。

2 结果

2.1 斑点叉尾鮰肠道败血症的发病情况

发病塘口位于江苏大丰,塘口面积22亩,南北朝向,南北方向水泥护坡,东西方向土坡,水深1.8-2m,进排水配套设施完善。2021年8月23日,开始有零星死鱼,并快速增长,呈爆发趋势,8月25日取样,病死鱼见图1,病死鱼体表有明显的点状溃疡、肛门红肿,解剖可见明显腹水、肠套叠等症状,根据现场病鱼表现的症状,初步判断该发病塘口为急性鮰鱼肠道败血症。

图1 患病鮰鱼症状

2.2 致病菌的药敏分析

使用水产上常用的恩诺沙星、氟苯尼考、强力霉素、硫酸新霉素、氨苄青霉素、红霉素、复方新诺明和复方磺胺嘧啶等8种抗生素对分离的致病菌进行药敏实验,药敏实验结果见表1,结果表明,分离的致病菌对恩诺沙星最敏感、抑菌圈达到28mm,氟苯尼考次之,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和复方新诺明表现为耐药、几乎无抑菌圈。

表1 各抗生素药敏结果

2.3 治疗效果

根据药敏结果,指导养殖户使用恩诺沙星进行治疗。8月27日开始使用恩诺沙星拌料治疗,同时配合外用二氧化氯消毒,治疗期间损鱼数量见表2,通过几天的治疗,该塘口病情得到好转,于投喂恩诺沙星后第3天达到高峰,一天损鱼量260尾左右,然后开始大幅下降,经过6天的抗生素治疗,塘口没有发现病死鱼。

表2 治疗期间损鱼统计

3 讨论

随着鮰鱼养殖规模越来越大,而鮰鱼种质资源的不断退化,导致鮰鱼从刚开始无病害到现在病害爆发严重。我国水产从业者习惯大剂量使用抗生素,导致上市的水产品频繁发生食品安全问题,同时还带来了致病菌耐药性增加的问题。鮰爱德华菌是多种鱼类的致病菌,尤其对无鳞鱼危害较大,可以引起鮰鱼肠道败血症和黄颡鱼的裂头等病害,目前,治疗该类细菌性疾病,主要还是通过投喂抗生素,但如何选择正确的抗生素成为治疗成败的关键因素。使用不对症的杨武进行治疗,往往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造成不必要的损失。本文结果表明,分离的鮰爱德华菌对红霉素、氨苄青霉素等多种抗生素有较高的耐药性,对恩诺沙星和氟苯尼考较为敏感。

我们在治疗鱼类细菌性疾病时,需要科学的选择抗生素,通过药敏实验,可以挑选出致病菌最敏感的抗生素,对症下药,可以有效避免盲目用药导致疾病无法控制的局面,减少病害带来的损失。本文发病塘口在药敏实验后,确认恩诺沙星为最敏感药物,选择恩诺沙星进行拌料治疗,添加20mg/kg鱼体重的恩诺沙星,并配合二氧化氯进行水体消毒,治疗6天后,该鱼塘病情得到有效控制,从每天死亡两百多尾逐渐降低,直到没有死鱼。通过本文结果,希望可以给当地鮰鱼细菌性病害的防控提供一定的参考,让水产从业者用科学的理念指导养殖用药,真正做到科学用药,减缓致病菌耐药性的产生。

(通联:224151,上海市海丰水产养殖有限公司,17306253169)

猜你喜欢

沙星败血症致病菌
低分子肝素在新生儿败血症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探讨降钙素原及超敏C-反应蛋白在早产儿医院感染败血症早期诊断意义
警惕:全球每五名死亡者中就有一人死于败血症
替米考星与喹诺酮类药物联合用药技术探讨
急性盆腔炎的致病菌分析及治疗
基因芯片快速检验细菌的临床应用
恩诺沙星在鸡体内的生物利用度试验
小儿社区获得性肺炎的致病菌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加替沙星致继发糖尿病高渗性昏迷2例临床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并发痈疽合脓毒败血症验案2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