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用养鳗尾水养鱼试验

2021-11-20江秀春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20期
关键词:鳊鱼尾水茭白

○江秀春

近年来,随着我国深入持久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规范淡水养殖,严格入河排污管理;推进地下水污染防治。为控制养鳗尾水直接外排对环境的影响,采取“鱼-水生植物(茭白)-藻类”综合种养,生物处理尾水的方法。既处理了养鳗尾水达标排放问题又为种养业提供了场地,不仅使耕地得到充分利用,种养(菜、鱼)业得到发展,而且尾水生物净化塘得到另外收入。本文就我县2019-2020年利用养鳗尾水生物净化塘“鱼-水生植物(茭白)-藻类”健康养鱼试验,取得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进行总结。

一、试验材料与方法

1.养鳗尾水生物净化塘面积23亩,水源充足常流水,光照条件好,通电通路。尾水进入第一口为养鱼净化塘,面积6亩,水深2m;养鱼塘流入第二口为种茭白净化塘,面积6亩,水深1m;流入第三口为藻类净化塘,面积8亩水深0.6m;流入第四口为沉淀净化,水质达标向外排水塘,面积3亩,水深2m。

图1 养鳗尾水“鱼-水生植物(茭白)-藻类”处理系统工艺流程图

2.定期放苗,分批捕捞,捕大留小。

3.叶轮式增氧机1台,微孔增氧机1套18个曝气盘,定置吊网一张。

4.尾水生物净化处理塘杀菌、消毒与养鳗池杀菌、消毒同步进行。

5.放鱼种前尾水生物净化塘先清淤曝晒,然后用75kg/亩的生石灰进行全塘干洒,不留死角,以杀灭病原、寄生虫和野杂鱼类等敌害生物。

6.第一口净化塘12月投放规格为50g的鲤鱼苗种240尾,规格为25g的湘云鲫苗种180尾,规格为25g的鳊鱼苗种120尾,规格为125克的鳙鱼苗种60尾,规格为125g的鲢鱼苗种30尾(见表1)。

表1 冬片苗种放养表

第二口种茭白净化塘套养鱼,在6月份放养夏花鲤鱼240尾、鲫鱼180尾、鳊鱼60尾、草鱼60尾(见表2)。

表2 夏花鱼种放养表

7.第一口净化池合理使用增氧机:有利于养殖的鱼对尾水中鳗鱼饲料的充分利用,使鱼摄食量增加,加快鱼的生长速度;有利于防止塘底缺氧导致的水质的恶化,塘底使用微孔增氧,增加塘底底部溶氧,加快对塘低底部氨氮、亚硝酸盐、硫化氢的氧化分解,抑制有害微生物的生长。安装增氧设备,既能增加池水溶氧,提高了鱼的养殖成活率、生长速度、规格和产量;又能使池水流形成旋转和上下流动,将底部有害气体带出水面,可改善池塘的水质条件,分解TP(总磷),TN(总氮),NH3-N(铵氮),使养鳗尾水经过多级净化达标外排。

8.鱼病防治:遵循“无病先防,防重于治”的原则。

合理使用生石灰:定期使用少量生石灰溶解后全池泼洒,可取到水质和底质调节和病害防治作用,鱼池每半月泼洒15g~22.5g/m3生石灰水。

9.分批捕捞:6月份开始看鱼的大小生长情况,用定置网分批捕大留小,均衡上市,同时降低了鱼塘鱼的密度、减少了鱼的病虫害,又提高鱼塘鱼的生长速度。

二、试验结果

经过1年的试养,第一口塘6亩共产成鱼312kg,平均亩产52kg,其中鲤鱼96kg,鲫鱼68.4kg,鳊鱼 57.6kg,鳙鱼 60kg,鲢鱼 30kg(见表3)。

表3 第一口净化塘收获表

第二口种茭白套养鱼净化塘6亩共产鲜鱼(鱼种)81kg,平均亩产 13.5kg,其中鲤鱼 36kg,鲫鱼22.5kg,鳊鱼 7.5kg,草鱼 15kg(见表4)。

表4 第二口净化塘收获表

两口尾水净化塘总产值393kg×20元/kg=7860元-成本2000元=净产值6860元。

经济效益:利用养鳗尾水处理的净化塘(第一口、第二口),养鱼附加净收入6860元。

三、小结与讨论

1.在尾水外排达标的可控情况下,第一口净化塘今后在第一次试验的基础上,增加一些鱼种的投放量,充分利用养鳗尾水中的残饵来养殖鲤、鲫、鳊、鲢、鳙等鱼,既净化了水质又提高尾水处理池单位面积鱼产量还增加了养鱼附加收入。第二口种茭白净化塘今后适当投放些草鱼苗种,利用净化水质的茭白叶、藻类、杂草来投喂草鱼,可提高净化池单位面积鱼产量。

2.今后,在不影响鳗场正常生产和尾水外排达标下,设置尾水生物净化塘休闲垂钓台,供钓鱼爱好者有偿休闲垂钓,增加尾水净化塘的垂钓收入。

(通联:354400,福建省泰宁县农业农村局电话:17706983028)

猜你喜欢

鳊鱼尾水茭白
淡水池塘养殖尾水减污达标排放技术措施探讨
太湖茭白
大通湖流域稻虾种养尾水分析与治理对策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单环刺螠在海水养殖尾水池塘中的应用
难以忘怀的江南味
“黑心”茭白
长了黑点的茭白就不能食用?
聪明的鳊鱼
聪明的鳊鱼